李秘书说:“去年吧,参加公务员考试,差两分没过线。我们这代人,没多大出息,输在哪儿呢,输在没文化上。”小黄说:“你没输啊,你有理想,有理想就不会输。”李秘书有点喜欢上小黄了,“小黄,你们这一代人没理想?”小黄说:“我们吧,太实际了,人太实际了,眼光就变短了。”李秘书说:“可能吧,你不一样儿。”
老吕坐在太阳地里,半眯着眼儿睡觉。听见院子里车子响,老吕睁了睁眼,感叹着说:“月娥没了,比我还小两岁呢。人就是一口气,看看,一闭眼没了。”李秘书在院子里支了自行车,一笑说:“月娥没不没跟你没关系!老吕,冯乡长在哪儿?”
老吕瞪了李秘书一眼,说:“月娥没过几天好日子,你说这人,有口气喘着,谁也往你脸上抹把鼻涕,不喘气了,还不如只死狗,死狗吧,好赖有个肚子暖和着,人死了,一把儿黄土。”老吕的话,谁也听不明白,李秘书又问了一句,老吕翻着眼皮说:“自己找去!我犯不上跟你说。”
出了大队部,街面上纷纷攘攘,李秘书奔着说话声过去了。月娥家门口,撑着两个花圈,在寒风里抖索。田明和刘木匠在门口支了张桌子,抱着袄袖子吸烟,零零散散的人,过来上奠仪。
田明说:“月娥娘家人咋没来?”刘木匠摇头说:“娘家早没人了,来也是明仁来。”魏田明说:“棺材从你那里抬的?”刘木匠说:“社会要三寸板儿,稀罕!我不能拿纸糊一个吧。”田明说:“干你这营生,还怕要厚的?”
刘木匠说:“林业局在路上拦着呢,公安半道上设了卡子,木料过不来。”田明问:“咋回事儿?”刘木匠说:“说是防止乱杀乱砍。上边说没有采伐证,谁也不能动。”两人不说话了。
毛头娘过来上奠仪,手里攥着一把钢蹦儿,往桌上一扔,噼里啪啦落了一桌。田明挑了毛头娘一眼,拿起毛笔,含了一管儿墨,问刘木匠:“多少?”刘木匠仔细数了一遍,以为自己数错了,又数了一遍,疑惑地说:“两块六。毛头娘,咋还有零头儿?”
毛头娘说:“俺儿子结婚,月娥上了两块二。她带了个双,俺带了个六,叫月娥顺当当地走。”田明摇头一笑,这两个娘们,一个针鼻子算出铁来,一个荞麦皮里榨出油来,好在老天爷造她俩的时候,没偷工减料。刘木匠摇着头说:“毛头娘,多少年的事了,你孙子上高中了。”毛头娘没好气地说:“少说风凉话,多少年粮食还是那个价钱!”
李秘书和小黄过来,田明忙站起来说话,“李秘书,您找明华书记吧?”刘木匠没吭声,咔吧一声锁了钱匣子,进了月娥家门儿。月娥家里呜呜咽咽,起了一阵哭声。李秘书问:“今儿出殡?”田明摇着头说:“当天死了,当天走,规矩越改越没样儿了。以前那叫七天大丧,主家受多少罪儿!后来是五天,再后来三天。”
李秘书掏出十元钱,放在奠仪桌上,说:“别嫌少,是个意思儿。”田明拿起钱往李秘书口袋里装,说:“你们公家人,别掺和老百姓的俗礼了。老百姓的事儿没个完。”李秘书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说:“在社会家吃过好几遭儿饭呢,见了面儿好说话。”
明华出来,顺手把头上的青布抹下来,愣愣地看着李秘书。李秘书说:“董书记,有个事儿,跟您说说。”走了几步,李秘书看着明华手里的孝布问:“你们两家有亲戚儿?”明华红着眼圈儿说:“从娘家那边,我叫她小姑。说走就走了。”李秘书安慰说:“别难过了。年纪不小了吧?”明华说:“过了年平七十,比我大一岁。平常没病没灾,一个跟头不说话了。”
黄秋生尖声尖气咳嗽了一声,李秘书伸手把小黄拉过来,说:“董书记,乡里新分来的大学生,黄秋生。小黄,八里洼董书记。”黄秋生忙叫了声董书记,明华打量了黄秋生一眼,这孩子不差,话不多,有个稳重样儿。
明华问:“你,有事儿?”李秘书说:“明天八点召开乡党委会议,党委成员都参加。部署换届的事儿。”明华点着头,李秘书说:“明后天市里来人。”明华站住问:“谁来?”
李秘书说:“组织部下派的考察班子。董书记,您替陈书记说句话儿,这几年陈书记不容易。”明华故意说:“李秘书,没想法吧?”李秘书笑着说:“我能有啥想法,有想法也是空的。董书记,没见冯乡长在哪儿?”明华说:“跟德厚叔在大棚里呢。”李秘书说:“我跟冯乡长打个招呼去。”拉了黄秋生一把,错开道儿走了。
冯乡长叫冯春水,挂职干部,原先在市文化馆,写得一手好文章。乡镇干部一个萝卜一个坑,庆西走了,冯春水下来了。冯春水和他的名字一样,白净,秀气,略带点瘦弱,一架眼镜支在鼻梁上,说话的时候,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老百姓喜欢文化人,冯春水一来,老百姓品评了个够,说:“还是文化人好,知道尊重人,见了谁也笑嘻嘻的。老车是文化人吧,明义是文化人吧,白云是文化人吧,文化人浑身带着清爽劲儿,不像刘庆西,一脸横肉,土匪似的。刘庆西是上了狗尿的独头蒜,又辣又臊,没半点人味儿。”
老吕坐在太阳地里,半眯着眼儿睡觉。听见院子里车子响,老吕睁了睁眼,感叹着说:“月娥没了,比我还小两岁呢。人就是一口气,看看,一闭眼没了。”李秘书在院子里支了自行车,一笑说:“月娥没不没跟你没关系!老吕,冯乡长在哪儿?”
老吕瞪了李秘书一眼,说:“月娥没过几天好日子,你说这人,有口气喘着,谁也往你脸上抹把鼻涕,不喘气了,还不如只死狗,死狗吧,好赖有个肚子暖和着,人死了,一把儿黄土。”老吕的话,谁也听不明白,李秘书又问了一句,老吕翻着眼皮说:“自己找去!我犯不上跟你说。”
出了大队部,街面上纷纷攘攘,李秘书奔着说话声过去了。月娥家门口,撑着两个花圈,在寒风里抖索。田明和刘木匠在门口支了张桌子,抱着袄袖子吸烟,零零散散的人,过来上奠仪。
田明说:“月娥娘家人咋没来?”刘木匠摇头说:“娘家早没人了,来也是明仁来。”魏田明说:“棺材从你那里抬的?”刘木匠说:“社会要三寸板儿,稀罕!我不能拿纸糊一个吧。”田明说:“干你这营生,还怕要厚的?”
刘木匠说:“林业局在路上拦着呢,公安半道上设了卡子,木料过不来。”田明问:“咋回事儿?”刘木匠说:“说是防止乱杀乱砍。上边说没有采伐证,谁也不能动。”两人不说话了。
毛头娘过来上奠仪,手里攥着一把钢蹦儿,往桌上一扔,噼里啪啦落了一桌。田明挑了毛头娘一眼,拿起毛笔,含了一管儿墨,问刘木匠:“多少?”刘木匠仔细数了一遍,以为自己数错了,又数了一遍,疑惑地说:“两块六。毛头娘,咋还有零头儿?”
毛头娘说:“俺儿子结婚,月娥上了两块二。她带了个双,俺带了个六,叫月娥顺当当地走。”田明摇头一笑,这两个娘们,一个针鼻子算出铁来,一个荞麦皮里榨出油来,好在老天爷造她俩的时候,没偷工减料。刘木匠摇着头说:“毛头娘,多少年的事了,你孙子上高中了。”毛头娘没好气地说:“少说风凉话,多少年粮食还是那个价钱!”
李秘书和小黄过来,田明忙站起来说话,“李秘书,您找明华书记吧?”刘木匠没吭声,咔吧一声锁了钱匣子,进了月娥家门儿。月娥家里呜呜咽咽,起了一阵哭声。李秘书问:“今儿出殡?”田明摇着头说:“当天死了,当天走,规矩越改越没样儿了。以前那叫七天大丧,主家受多少罪儿!后来是五天,再后来三天。”
李秘书掏出十元钱,放在奠仪桌上,说:“别嫌少,是个意思儿。”田明拿起钱往李秘书口袋里装,说:“你们公家人,别掺和老百姓的俗礼了。老百姓的事儿没个完。”李秘书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说:“在社会家吃过好几遭儿饭呢,见了面儿好说话。”
明华出来,顺手把头上的青布抹下来,愣愣地看着李秘书。李秘书说:“董书记,有个事儿,跟您说说。”走了几步,李秘书看着明华手里的孝布问:“你们两家有亲戚儿?”明华红着眼圈儿说:“从娘家那边,我叫她小姑。说走就走了。”李秘书安慰说:“别难过了。年纪不小了吧?”明华说:“过了年平七十,比我大一岁。平常没病没灾,一个跟头不说话了。”
黄秋生尖声尖气咳嗽了一声,李秘书伸手把小黄拉过来,说:“董书记,乡里新分来的大学生,黄秋生。小黄,八里洼董书记。”黄秋生忙叫了声董书记,明华打量了黄秋生一眼,这孩子不差,话不多,有个稳重样儿。
明华问:“你,有事儿?”李秘书说:“明天八点召开乡党委会议,党委成员都参加。部署换届的事儿。”明华点着头,李秘书说:“明后天市里来人。”明华站住问:“谁来?”
李秘书说:“组织部下派的考察班子。董书记,您替陈书记说句话儿,这几年陈书记不容易。”明华故意说:“李秘书,没想法吧?”李秘书笑着说:“我能有啥想法,有想法也是空的。董书记,没见冯乡长在哪儿?”明华说:“跟德厚叔在大棚里呢。”李秘书说:“我跟冯乡长打个招呼去。”拉了黄秋生一把,错开道儿走了。
冯乡长叫冯春水,挂职干部,原先在市文化馆,写得一手好文章。乡镇干部一个萝卜一个坑,庆西走了,冯春水下来了。冯春水和他的名字一样,白净,秀气,略带点瘦弱,一架眼镜支在鼻梁上,说话的时候,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老百姓喜欢文化人,冯春水一来,老百姓品评了个够,说:“还是文化人好,知道尊重人,见了谁也笑嘻嘻的。老车是文化人吧,明义是文化人吧,白云是文化人吧,文化人浑身带着清爽劲儿,不像刘庆西,一脸横肉,土匪似的。刘庆西是上了狗尿的独头蒜,又辣又臊,没半点人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