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轿子跟前,轿帘儿一下子掀开了,奶奶从轿子里款款地走了出来,笑吟吟地说:“小萍,你咋才来,奶奶等你一阵了,晚一步咱娘俩就见不上面儿了。”明华娘穿得整整齐齐,头上戴着紫微微的抹额,脑后绾了一个又大又结实的繤儿,别着根明晃晃的簪子,上身一件宝蓝色的大襟褂子,领口袖口绣着红艳艳的芍药,大襟上拴着一条水红的手绢儿,下边一条靛青裤子,裤腿上扎着深青的柳叶带子,脚下是一双青底儿绣花鞋。
小萍好奇地问:“奶奶,您上哪儿去?”明华娘说:“小萍,你爷爷想我了,发过一顶轿子来,轿夫在路上等着呢。”明华娘白了学田霍老三一眼,说:“也不知你爷爷咋想的,使唤这么一对人来,瞎子赶瘸驴,省得不是一对儿。”小萍使劲儿攥着奶奶的手,哭着说:“奶奶,我还没跟您亲够呢,您不管我了。”明华娘说:“好孩子,奶奶在那边等着你,啥时候想奶奶了,你就过来。”
学田站起来,心烦地说:“明华娘,别磨蹭了,有啥话儿,嘱咐嘱咐小萍,该起轿了。”奶奶哼了一声,说:“学田,你急着投胎去啊!”学田吧唧着嘴巴,嘎嘎地笑着说:“你算说对了,老车啊仗义,给咱打听了一家好人家,说是大干部呢,回去咱就投胎去。奶奶,上辈子当了一辈子牲口,这辈子活出个人样子来。”奶奶白了学田一眼,进了轿子,学田和霍老三起了轿杆,悠悠荡荡地走了。
小萍起来坐了一阵儿,身上起了一层虚汗,奶奶真的不好了?想起奶奶待她的好处,不由肝肠寸断。小萍悄悄下了床,二大爷他们睡了,高楼上的灯光映过来,照得客厅里亮堂堂的,偎靠在沙发上想了一阵儿,下定了决心,明儿一定走,赶回去见奶奶一面。
回到卧室,把自己的东西打点好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小背包,给小龙买的文具盒儿,给婆婆买的发卡顶针儿,给秀桃嫂子买了个绣花绷儿,小姑没啥好买的,买了一把不锈钢剪刀。
二大娘给她买的紫色的外套,和一卷儿花布,在床头上搁着,不拿了吧?反正也不穿,放在这儿,兴许二大娘自己穿了,或者送个人,又怕伤了二大娘的心,这件外套三百多块呢,拿拿放放,拿不定主意。叹息了一声包起来,放在床头上。
猛地想起二大娘的坎肩儿,不知干了没?要是干了,赶紧把坎肩儿做起来。想到这里,小萍轻移着脚步儿,摸到阳台上,二大娘的卧室门口,正对着阳台,她伏在门上听了听,里面传来又细又匀的呼吸声。
抬手攥了攥,坎肩儿里表干透了,抱在怀里进了卧室,不敢开大灯,扭开了床头上的壁灯,灯光麻亮,好在活儿熟,又是凑着油灯做惯了活儿的,眼睛倒也不觉得吃力。
把袄里铺在床上,上一回棉花絮的细密结实,穿了几年,也没变形,很快就絮起来了。领弯里有点儿瘦,腋窝里有点儿浅,剪子轻轻一剜,开了一指的样儿,在身上比划了一下,二大娘比以前有些发福,这回兴许行了吧?
前襟上破了一个指顶大的小洞,跟前没布头儿,干脆对准了线,在窟窿上绣了一支梅花,把窟窿补了个严严实实。凑着灯光看了看,多好啊,红红的花瓣儿,黄黄的花心儿,绿莹莹的杆儿,煞是好看。
棉袄做起来,身子跟着不行了,好像每一根骨头都脱了节,好似肚子里煮了一锅开水,没一处不疼。躺了一阵儿,想起包里的药,借着嘴里的津液,生生把药丸儿吞下去。几点了?火车站有早班火车,离火车站还有老远的路呢,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不了主,还是早一点走。
小萍使劲欠起身子,趴在窗台上,她想看看牛郎星,这季节,牛郎星在当顶,少说四更天了。到处都是灯火,把满天星光遮住了。不管它,反正睡不着,走吧,走一步,近一步。她下定了决心,摁了摁肚子,捂上头巾,背起包要出门儿。
想了想,把包放下,咋说也跟大娘说一声,明儿找不着她了,还不要了二大娘的命?她不想惊动二大娘,跟二大娘一说,她就走不成了。在书桌上找了一片儿纸,一支钢笔,攥着钢笔,把自己难住了,她识几个字啊!眼泪刷刷地落下来。
不会写就画吧,她画了一座火车站,两条悠远的钢轨,一个火车头,远处是一个村落。她想,二大爷会看明白的,小萍走了,媳妇儿走了,永远地走了。画完了,她的心里出奇的平静,轻轻开了门,在客厅又站住了,朝着二大爷的卧房,慢慢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走了。
小萍好奇地问:“奶奶,您上哪儿去?”明华娘说:“小萍,你爷爷想我了,发过一顶轿子来,轿夫在路上等着呢。”明华娘白了学田霍老三一眼,说:“也不知你爷爷咋想的,使唤这么一对人来,瞎子赶瘸驴,省得不是一对儿。”小萍使劲儿攥着奶奶的手,哭着说:“奶奶,我还没跟您亲够呢,您不管我了。”明华娘说:“好孩子,奶奶在那边等着你,啥时候想奶奶了,你就过来。”
学田站起来,心烦地说:“明华娘,别磨蹭了,有啥话儿,嘱咐嘱咐小萍,该起轿了。”奶奶哼了一声,说:“学田,你急着投胎去啊!”学田吧唧着嘴巴,嘎嘎地笑着说:“你算说对了,老车啊仗义,给咱打听了一家好人家,说是大干部呢,回去咱就投胎去。奶奶,上辈子当了一辈子牲口,这辈子活出个人样子来。”奶奶白了学田一眼,进了轿子,学田和霍老三起了轿杆,悠悠荡荡地走了。
小萍起来坐了一阵儿,身上起了一层虚汗,奶奶真的不好了?想起奶奶待她的好处,不由肝肠寸断。小萍悄悄下了床,二大爷他们睡了,高楼上的灯光映过来,照得客厅里亮堂堂的,偎靠在沙发上想了一阵儿,下定了决心,明儿一定走,赶回去见奶奶一面。
回到卧室,把自己的东西打点好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小背包,给小龙买的文具盒儿,给婆婆买的发卡顶针儿,给秀桃嫂子买了个绣花绷儿,小姑没啥好买的,买了一把不锈钢剪刀。
二大娘给她买的紫色的外套,和一卷儿花布,在床头上搁着,不拿了吧?反正也不穿,放在这儿,兴许二大娘自己穿了,或者送个人,又怕伤了二大娘的心,这件外套三百多块呢,拿拿放放,拿不定主意。叹息了一声包起来,放在床头上。
猛地想起二大娘的坎肩儿,不知干了没?要是干了,赶紧把坎肩儿做起来。想到这里,小萍轻移着脚步儿,摸到阳台上,二大娘的卧室门口,正对着阳台,她伏在门上听了听,里面传来又细又匀的呼吸声。
抬手攥了攥,坎肩儿里表干透了,抱在怀里进了卧室,不敢开大灯,扭开了床头上的壁灯,灯光麻亮,好在活儿熟,又是凑着油灯做惯了活儿的,眼睛倒也不觉得吃力。
把袄里铺在床上,上一回棉花絮的细密结实,穿了几年,也没变形,很快就絮起来了。领弯里有点儿瘦,腋窝里有点儿浅,剪子轻轻一剜,开了一指的样儿,在身上比划了一下,二大娘比以前有些发福,这回兴许行了吧?
前襟上破了一个指顶大的小洞,跟前没布头儿,干脆对准了线,在窟窿上绣了一支梅花,把窟窿补了个严严实实。凑着灯光看了看,多好啊,红红的花瓣儿,黄黄的花心儿,绿莹莹的杆儿,煞是好看。
棉袄做起来,身子跟着不行了,好像每一根骨头都脱了节,好似肚子里煮了一锅开水,没一处不疼。躺了一阵儿,想起包里的药,借着嘴里的津液,生生把药丸儿吞下去。几点了?火车站有早班火车,离火车站还有老远的路呢,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不了主,还是早一点走。
小萍使劲欠起身子,趴在窗台上,她想看看牛郎星,这季节,牛郎星在当顶,少说四更天了。到处都是灯火,把满天星光遮住了。不管它,反正睡不着,走吧,走一步,近一步。她下定了决心,摁了摁肚子,捂上头巾,背起包要出门儿。
想了想,把包放下,咋说也跟大娘说一声,明儿找不着她了,还不要了二大娘的命?她不想惊动二大娘,跟二大娘一说,她就走不成了。在书桌上找了一片儿纸,一支钢笔,攥着钢笔,把自己难住了,她识几个字啊!眼泪刷刷地落下来。
不会写就画吧,她画了一座火车站,两条悠远的钢轨,一个火车头,远处是一个村落。她想,二大爷会看明白的,小萍走了,媳妇儿走了,永远地走了。画完了,她的心里出奇的平静,轻轻开了门,在客厅又站住了,朝着二大爷的卧房,慢慢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