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牵着明华的手,小萍跟明华亲得了不得,有日子不见二姑了,这些年二姑没少疼她。 小萍又瘦又干,脸上没半点血色儿,明华心疼地说:“小萍,你是咋了,身上不熨帖?”小萍苦笑着说:“没咋,饭不少吃,就是不上肉,二姑啊,您嫌我不给董家长脸吧。”
明华笑骂了一声,“小白眼儿狼,你咋不顾惜自己,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婆婆不疼你呢!萍儿,兴许身上不得劲儿呢,听姑的话,找大夫瞧瞧去,年纪轻轻的,别不当事儿。”小萍眼里泪汪汪的,心里多少话,想跟二姑说说,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咧嘴笑着说:“姑,我没事儿,好好的,您别放在心上。”
一路说着话,不觉到了家里,天井里凭空起了一片火焰,熊熊地燃烧,玉兰吓了一跳,正要舀水灭火,明华娘颤颤巍巍抱出两刀纸,一边往火里送,一边大声念叨着说:“老头子,你大人大量,别跟老车使性子,车书记判了咱成分不假,老车没亏待咱一指头,多念着车书记的好处,大小事儿替老车行个方便,你听见了没?”
明华小声问道:“小萍,车书记没了,你跟奶奶说了?”小萍一脸惶惑地摇着头说:“没呢。奶奶糊涂了,往常跟奶奶说一百遍,一句话也听不清,谁知今儿这么明白。”玉兰说:“兴许想咱爹了,一天念叨一遍,说咱爹在那边种了好几垧地呢。”
明华眼窝里发酸,一转眼,爹走了两年了。玉兰帮婆婆烧完了纸,明华把娘搀起来,疑惑地问:“娘,不年不节,您给谁烧的纸钱?”明华娘抬起头,满脸是泪,定定地看着明华的脸,说:“还能有谁啊?老车!我跟你爹言语一声,叫他好生看顾着老车。你爹心眼儿小,不定跟人家老车记仇呢。”
明华问:“娘,您听谁说的?”明华娘眼泪婆娑地说:“今夜里你爹来了。你爹说,老车过去了,到处找马克思,姓马的在外国呢,哪儿找去!老车也是,空着两手拜阎王爷,阎王老子不待见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犯了不少难。”玉兰叹了一口气,说:“二姐,咱娘没糊涂,比咱还清楚呢。”
到了下午,何山把车书记的棺木碑石拉回来,老袁也跟着车过来,明仁三官跟老袁见过面儿,老袁帮了不少忙,都说老袁厚道扎实。老袁下了车,跑进灵棚,眼含热泪,行了三跪九拜大礼。三官明仁陪着掉了几滴泪,唏嘘了一阵儿,老袁说:“车先生是我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年,一直没敢忘了车先生。车先生到三番几次,每回都很匆忙,我一个小百姓,见不上面儿,没尽一回孝心。”
喝了一会儿茶,三官说:“老袁,礼数上的事儿,你比我们懂。有心请你过来帮忙,还怕请不动你。”老袁说:“我一准来,送车先生一程,我要不来拜拜,枉为车先生的学生。你们不知道,做衣冠冢不同往常,一旦遗漏了,亏了礼节,车先生灵魂不安。”
时辰不早,老袁说:“别错过了时辰,给车先生入殓吧。”听老袁一说,几个人不知咋做了,原本想棺材里放一身衣物,请下神牌一块儿入殓就行了,没成想里边还有这么多道道。
老袁从车斗里抱下一大块青灰汉砖,方砖磨得平平展展,光滑如镜,四周刻着寿字纹,中间是车耀先的字号,背面写着车耀先的生卒年月。老袁从腰里抽出一块大红绸子,铺在桌面儿上,老袁说:“请车先生吧。”话音一落,几个人冲着车耀先的神牌儿,作揖磕头,行完了大礼,老袁红着眼圈说:“车先生,您老人家归位儿吧,明年今天,是您老人家的周年。”说完,把车先生的神牌儿,放在方砖上,拿红绸儿包好,贴了封签。老袁说:“请棺椁。”
明华笑骂了一声,“小白眼儿狼,你咋不顾惜自己,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婆婆不疼你呢!萍儿,兴许身上不得劲儿呢,听姑的话,找大夫瞧瞧去,年纪轻轻的,别不当事儿。”小萍眼里泪汪汪的,心里多少话,想跟二姑说说,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咧嘴笑着说:“姑,我没事儿,好好的,您别放在心上。”
一路说着话,不觉到了家里,天井里凭空起了一片火焰,熊熊地燃烧,玉兰吓了一跳,正要舀水灭火,明华娘颤颤巍巍抱出两刀纸,一边往火里送,一边大声念叨着说:“老头子,你大人大量,别跟老车使性子,车书记判了咱成分不假,老车没亏待咱一指头,多念着车书记的好处,大小事儿替老车行个方便,你听见了没?”
明华小声问道:“小萍,车书记没了,你跟奶奶说了?”小萍一脸惶惑地摇着头说:“没呢。奶奶糊涂了,往常跟奶奶说一百遍,一句话也听不清,谁知今儿这么明白。”玉兰说:“兴许想咱爹了,一天念叨一遍,说咱爹在那边种了好几垧地呢。”
明华眼窝里发酸,一转眼,爹走了两年了。玉兰帮婆婆烧完了纸,明华把娘搀起来,疑惑地问:“娘,不年不节,您给谁烧的纸钱?”明华娘抬起头,满脸是泪,定定地看着明华的脸,说:“还能有谁啊?老车!我跟你爹言语一声,叫他好生看顾着老车。你爹心眼儿小,不定跟人家老车记仇呢。”
明华问:“娘,您听谁说的?”明华娘眼泪婆娑地说:“今夜里你爹来了。你爹说,老车过去了,到处找马克思,姓马的在外国呢,哪儿找去!老车也是,空着两手拜阎王爷,阎王老子不待见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犯了不少难。”玉兰叹了一口气,说:“二姐,咱娘没糊涂,比咱还清楚呢。”
到了下午,何山把车书记的棺木碑石拉回来,老袁也跟着车过来,明仁三官跟老袁见过面儿,老袁帮了不少忙,都说老袁厚道扎实。老袁下了车,跑进灵棚,眼含热泪,行了三跪九拜大礼。三官明仁陪着掉了几滴泪,唏嘘了一阵儿,老袁说:“车先生是我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年,一直没敢忘了车先生。车先生到三番几次,每回都很匆忙,我一个小百姓,见不上面儿,没尽一回孝心。”
喝了一会儿茶,三官说:“老袁,礼数上的事儿,你比我们懂。有心请你过来帮忙,还怕请不动你。”老袁说:“我一准来,送车先生一程,我要不来拜拜,枉为车先生的学生。你们不知道,做衣冠冢不同往常,一旦遗漏了,亏了礼节,车先生灵魂不安。”
时辰不早,老袁说:“别错过了时辰,给车先生入殓吧。”听老袁一说,几个人不知咋做了,原本想棺材里放一身衣物,请下神牌一块儿入殓就行了,没成想里边还有这么多道道。
老袁从车斗里抱下一大块青灰汉砖,方砖磨得平平展展,光滑如镜,四周刻着寿字纹,中间是车耀先的字号,背面写着车耀先的生卒年月。老袁从腰里抽出一块大红绸子,铺在桌面儿上,老袁说:“请车先生吧。”话音一落,几个人冲着车耀先的神牌儿,作揖磕头,行完了大礼,老袁红着眼圈说:“车先生,您老人家归位儿吧,明年今天,是您老人家的周年。”说完,把车先生的神牌儿,放在方砖上,拿红绸儿包好,贴了封签。老袁说:“请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