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都市言情 苍茫 正文 第一三五章(03)

正文 第一三五章(03)

小说:苍茫| 作者:愚三| 类别:都市言情

    三官点点头。蒯记者好奇地问:“怎么起这么个名字?”三官一笑,说:“爹娘没文化,下生的时候,炕头上贴着张天官老爷,我在家里行三,就叫三官了。”三官按上一锅烟,蒯刚说:“我这儿有,你的烟解渴不解瘾。”

    两人点了一根烟,蒯刚问:“老魏,干了多少年了,有年头了吧?”三官长叹了一声,说:“从四六年开始,你自己算。”蒯刚感叹地说:“你们这代人,啥事儿也经历过了。农村政策一直不稳定,三五年一变,老百姓不买账,这农村啊,一头儿挑着社员的生活,一头呢挑着国家政策,干部不好当。”三官没吱声,老蒯懂农村,懂庄稼人,心头**辣的,蒯刚说:“不容易啊,一辈子!”

    三官抬头的时候,眼角有颗泪,圆圆的像个月亮,啪地掉地上了,碎了。“我六岁没了爹娘,天下闹荒灾,没娘的孩子跟人逃荒,别提多难了,一直逃到河北,再往前走一步就进河套地界了。第二年,荒灾过去了,逃荒的陆续回来了,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往回走,没一分钱的盘缠,真难啊。有一天街上过队伍,灰不拉叽的衣裳。当官的说,小兄弟,你给我牵马吧,一天俩窝头,管吃不管睡。我牵着马尾巴,从河北一直走到老家,千儿八百里地呢。后来听人家说,是咱们八纵的队伍。”

    三官摇摇头,眼里泪汪汪的,“不说了,不说了,没意思儿,老辈子的事了。四五年春天,范立田从紫镇过来工作,住在八里洼。”蒯刚问道:“省委范书记?”三官点头说:“四六年开始土改运动,成立八里洼党支部,我是第一任支部书记。土改、复查、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清、文化大革命,啥运动也赶上了,没落下一遭儿。”

    蒯刚说:“咱们走了不少弯路。”三官沉重地说:“老蒯,咱们老百姓最经不起折腾,一场运动蔫了,一场运动活了,像块抹布儿,谁上台谁搓一把。”夜风慢慢凉了,半圆的月亮挂在天空,村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狗也睡沉了。三官给羔子拉了拉衣裳,羔子打了一个激灵,猛丁醒了,惺忪着眼问:“鸡叫了吧?三官,你们有多少话儿!”

    第二天一早,三官刚下炕,何松年进了大门,三官媳妇问道:“松年,今儿不割谷了?”松年说:“跟你帮一天忙。三官还没下炕?”三官媳妇洗了把脸,扎煞着手说:“起来了。小萍割的咋样了?”松年蹲在地上包了一根烟,说:“昨儿明智回来了,今儿一天兴许割完了。”三官出了门,水缸跟前三根木棍支了个脸盆儿,抄水洗了一把脸。

    何松年问:“三哥,听说上边来了个大记者,啥来头?”三官说:“在志远家住下了,搞调查呢,没别的说处。”松年说:“嘁,屁大的事儿,还惊动了记者?”三官说:“记者不是为咱们的事儿来的,和田没这么大的能耐。松年,组里的谷子,你看了没有,明儿开镰,省得撑他们的眼珠子。”松年说:“我刚转了一圈儿,还有不少黄粒儿呢,过两个晌午不迟。场院里没空闲,咱是谷种儿,场院不干净,打出种子来不纯。”

    正说着话,蒯刚进来了,头上扣了一顶烂草帽,腋下夹着一把镰刀。蒯刚说:“老魏,今儿跟你割谷子。”何松年愣了愣,三官说:“松年,这位是从省里过来的大记者,老蒯。”两人见了面儿,老蒯很朴实,松年觉得蒯刚很亲切,心里的那层戒心放下了。三官说:“蒯记者,早上时辰短,不割了。咱出去转转,你参观参观咱们的农业基地。”蒯刚说:“老魏,你说到我心里去了。”

    三人出了村,蒯刚说:“我听了不少话,主要是贫富不均的问题。”松年有些紧张,三官嘴角笑了笑,说:“老蒯,不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蒯刚说:“话是这么说,距离不能拉得太大,不要忘了,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何松年不高兴地说:“咱们想给大伙儿做个样儿,没贪没占。”蒯刚温和地说:“我不是给你们扣帽子,你们富了,可你们占用了村集体的生产资料。村里的土地,你们承包了,别人就失去了承包土地的机会。”

    何松年心里不服,说:“当初让谁包谁不包,承包前,村里专门张贴了皇榜,没几个人报名,后来吧,怕错过了农时,咱们几个人一合计干起来了。”蒯刚说:“社员对土地对政策缺少认识,农民嘛,对新事物总有一个认识过程。你设想一下,如果现在重新发包,他们包不包?”何松年随口说:“那是肯定的,见到好处了呗。”蒯刚说:“这就对了,你们的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嘛!”

    到了地头上,棉花地里好像有人动,站起来又伏下去,花铃儿还没咧嘴,不担心谁偷。三官朝地里大声喊道:“明仁!过来吸根烟。”果然是明仁,顺着棉垄儿过来了。蒯刚的眼睛发亮,说:“这就是你们说的基地吧?”三官说:“是呢。这一片儿是棉花,咱们自己培育的新棉种,白云113,懒棉花。不抹边心,不打耳子,随着它长。省里专家说是无限型的。”

    蒯记者很高兴,说:“没见过这么好的棉花!你们真有本事儿,很值得推广。种子咋卖,多少钱一斤?”何松年说:“原先跟省农科所合作,合同期满了,他们撤回去了。种子由他们代销,咱们管种,人家管卖。”蒯刚点头说:“这个办法很好,有点新型农业的意思儿。”明仁过来了,三官介绍说:“蒯记者。”明仁点点头,蒯刚要跟明仁握手,明仁把手缩回去了,笑着说:“一手绿虫子,不握了吧。”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