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说:“还记得开三级干部会吧,玉芬鼓住了一泡尿,一帮子贼眼兮兮的大男人,您让玉芬咋办?这一路,路边连根草也没有,夹不住了,尿了一裤子。”何山说完,又笑,何松年也笑了两声,摇着头说:“何山,这不丢人,不做贼不养汉,有啥见不得人的。”
何山脸儿一红,说:“大爷,跟俺爹说说,给侄子托个媒人儿。”何松年哧地一笑,说:“不嫌人家尿一裤子?何山,现在不是兴谈恋爱嘛,你自个儿跟人家说去。”何山说:“玉芬嫌我的舌头长。我就一把儿臭嘴,到了正事儿上,就现了原形了。”何松年说:“就是,年纪轻轻,说话跟老鸹似的。”
到了八里堡,何山把拖拉机停在刘木匠家门口,何松年进了刘木匠家门。这几年政策宽松了,刘木匠偷偷摸摸扣一两口棺木,平原地儿木料稀缺,没钱没势力谁也置办不起,活儿越来越不好做。
刘木匠媳妇泡了一壶茶,何松年坐不住,急着要走。刘木匠说:“松年,三天丧呢,慌不着。”松年说:“老黄还等着穿衣裳呢。”刘木匠唏嘘了一阵儿,说:“董三叔也走得这么早,咋走的?”松年说:“今儿分地,说到地头上看看,不吭不哈,一个跟头走了。你说这庄稼人,属蛴螬的,生在土里,活在土里,死在土里。”
刘木匠摇头说:“挣扎一辈子,多少跟头等着你,临了,一把黄土把脸一盖,这一辈子呀,了结了。”松年问:“听说给三叔扣棺材呢,没跟你说?”刘木匠说:“水成过来说了一声,徒弟们过去了,等解开了料,我过去放线。这活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松年点点头,说:“老刘,这回你该放心了吧,想种地种地,不想种地,把地一撇,放开手脚,干你的木匠活儿。”刘木匠摇着脑袋说:“老何,话不能这么说,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撇了手艺也不能撇了地,地是庄稼人的根本。”说了一会儿话,松年说:“我等着装棺材呢,放哪儿了?”刘木匠摆摆手,两人出来了。
门口有一堆很大的柴禾垛,刘木匠找了一把木杈,把柴草挑了,露出一口乌亮的棺木。刘木匠媳妇把棺木扫了一遍,漆胎光亮无比,棺盖上画着云纹,棺头上写着斗大的寿字,何松年眼前一亮,多好的寿材!刘木匠敲敲棺木板儿,棺材嗵嗵作响,不舍地说:“老黄有福气!有福之人,就是有福之人。”
松年围着棺材转了一圈,嘴里不停的啧啧着说:“老刘,放了有年岁了吧?”刘木匠摸着棺材说:“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从三番收的,大户人家的东西。有钱置办,没福消受。”何松年捏了捏兜里的钱,不好意思地问:“多少钱?老刘,我没装几个钱。”
刘木匠长叹一声,说:“说不到钱上,不是老黄占,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卖。老何,我啥价钱收来的,啥价钱出手。”刘木匠媳妇哼了一声,说:“何松年,这棺材不卖,我留下了。”刘木匠瞪了媳妇一眼,说:“咱俩都是吃草的,这东西不是凡物消受的,没个富贵身子,谁敢占?”刘木匠媳妇又哼了一声,扔下笤帚走了。
到了傍晚,何松年把棺材拉回去,大家感叹了一阵,都说老黄有福。灵棚早已搭好,点了长明灯,挂了招魂幡,众人七手八脚给老黄穿衣,老黄身子重,好不容易脱了衣裳,一股臭味儿差点把大伙薰倒。
老黄的身子,也不知几辈子没洗,一个黑乎乎的大肚皮,像一口薰了八辈子的铁锅。韩大水说:“先给老黄遮盖遮盖,烧锅水,给他净净身子,到了阎王那边,老天爷不收留,退回来咋办?”大家笑了几声,松年说:“玉帝跟前还缺少个脏仙,老黄正好顶这个差。”
很快温了一锅水,几个老党员轮流上阵,忙活了小半天,老黄的身子才显出原色来。收拾停当,三官说:“我说说守灵的事儿。刚过寒食节,夜里风凉刺骨,预备一堆柴火,夜里点起来,弄几碗儿酒菜,大伙儿喝一盅,压压寒气,不许多喝,喝多了误事。老黄是老干部,守灵入殓都是咱们党员的事儿。分两班儿吧。”
大家商量了一阵,松年说:“我头一班儿。一早上趟陈庄买菜,明儿赴丧去,预备一桌儿神食。”松年一说,三官大水都和董家有亲戚,大水也说:“仲森是玉兰的公公,送送亲家去,我也去赴丧。”三官说:“大水,上孩子们去吧,你在这边照应。我和松年是晚辈儿,不去行礼,三叔怪罪。”韩大水点头应了。
三天后,仲森和老黄平平静静入了土,两座新坟,隔着短短的一段路,老黄的坟前矗立着一通白灿灿的石碑,仲森的坟前,也不孤单,栽了几棵桑几棵柏。
月白风清的晚上,有人从路边走,听见老黄的坟地里有说话声,叽叽喳喳,起初声音很小,嗓门儿越来越大,还有一阵阵的咳嗽声。嚼舌的兴许瞎编,谁也没当真事儿,往后就没动静了。
何山脸儿一红,说:“大爷,跟俺爹说说,给侄子托个媒人儿。”何松年哧地一笑,说:“不嫌人家尿一裤子?何山,现在不是兴谈恋爱嘛,你自个儿跟人家说去。”何山说:“玉芬嫌我的舌头长。我就一把儿臭嘴,到了正事儿上,就现了原形了。”何松年说:“就是,年纪轻轻,说话跟老鸹似的。”
到了八里堡,何山把拖拉机停在刘木匠家门口,何松年进了刘木匠家门。这几年政策宽松了,刘木匠偷偷摸摸扣一两口棺木,平原地儿木料稀缺,没钱没势力谁也置办不起,活儿越来越不好做。
刘木匠媳妇泡了一壶茶,何松年坐不住,急着要走。刘木匠说:“松年,三天丧呢,慌不着。”松年说:“老黄还等着穿衣裳呢。”刘木匠唏嘘了一阵儿,说:“董三叔也走得这么早,咋走的?”松年说:“今儿分地,说到地头上看看,不吭不哈,一个跟头走了。你说这庄稼人,属蛴螬的,生在土里,活在土里,死在土里。”
刘木匠摇头说:“挣扎一辈子,多少跟头等着你,临了,一把黄土把脸一盖,这一辈子呀,了结了。”松年问:“听说给三叔扣棺材呢,没跟你说?”刘木匠说:“水成过来说了一声,徒弟们过去了,等解开了料,我过去放线。这活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松年点点头,说:“老刘,这回你该放心了吧,想种地种地,不想种地,把地一撇,放开手脚,干你的木匠活儿。”刘木匠摇着脑袋说:“老何,话不能这么说,祖祖辈辈都是庄稼人,撇了手艺也不能撇了地,地是庄稼人的根本。”说了一会儿话,松年说:“我等着装棺材呢,放哪儿了?”刘木匠摆摆手,两人出来了。
门口有一堆很大的柴禾垛,刘木匠找了一把木杈,把柴草挑了,露出一口乌亮的棺木。刘木匠媳妇把棺木扫了一遍,漆胎光亮无比,棺盖上画着云纹,棺头上写着斗大的寿字,何松年眼前一亮,多好的寿材!刘木匠敲敲棺木板儿,棺材嗵嗵作响,不舍地说:“老黄有福气!有福之人,就是有福之人。”
松年围着棺材转了一圈,嘴里不停的啧啧着说:“老刘,放了有年岁了吧?”刘木匠摸着棺材说:“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我从三番收的,大户人家的东西。有钱置办,没福消受。”何松年捏了捏兜里的钱,不好意思地问:“多少钱?老刘,我没装几个钱。”
刘木匠长叹一声,说:“说不到钱上,不是老黄占,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卖。老何,我啥价钱收来的,啥价钱出手。”刘木匠媳妇哼了一声,说:“何松年,这棺材不卖,我留下了。”刘木匠瞪了媳妇一眼,说:“咱俩都是吃草的,这东西不是凡物消受的,没个富贵身子,谁敢占?”刘木匠媳妇又哼了一声,扔下笤帚走了。
到了傍晚,何松年把棺材拉回去,大家感叹了一阵,都说老黄有福。灵棚早已搭好,点了长明灯,挂了招魂幡,众人七手八脚给老黄穿衣,老黄身子重,好不容易脱了衣裳,一股臭味儿差点把大伙薰倒。
老黄的身子,也不知几辈子没洗,一个黑乎乎的大肚皮,像一口薰了八辈子的铁锅。韩大水说:“先给老黄遮盖遮盖,烧锅水,给他净净身子,到了阎王那边,老天爷不收留,退回来咋办?”大家笑了几声,松年说:“玉帝跟前还缺少个脏仙,老黄正好顶这个差。”
很快温了一锅水,几个老党员轮流上阵,忙活了小半天,老黄的身子才显出原色来。收拾停当,三官说:“我说说守灵的事儿。刚过寒食节,夜里风凉刺骨,预备一堆柴火,夜里点起来,弄几碗儿酒菜,大伙儿喝一盅,压压寒气,不许多喝,喝多了误事。老黄是老干部,守灵入殓都是咱们党员的事儿。分两班儿吧。”
大家商量了一阵,松年说:“我头一班儿。一早上趟陈庄买菜,明儿赴丧去,预备一桌儿神食。”松年一说,三官大水都和董家有亲戚,大水也说:“仲森是玉兰的公公,送送亲家去,我也去赴丧。”三官说:“大水,上孩子们去吧,你在这边照应。我和松年是晚辈儿,不去行礼,三叔怪罪。”韩大水点头应了。
三天后,仲森和老黄平平静静入了土,两座新坟,隔着短短的一段路,老黄的坟前矗立着一通白灿灿的石碑,仲森的坟前,也不孤单,栽了几棵桑几棵柏。
月白风清的晚上,有人从路边走,听见老黄的坟地里有说话声,叽叽喳喳,起初声音很小,嗓门儿越来越大,还有一阵阵的咳嗽声。嚼舌的兴许瞎编,谁也没当真事儿,往后就没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