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都市言情 苍茫 正文 第一二六章(05)

正文 第一二六章(05)

小说:苍茫| 作者:愚三| 类别:都市言情

    大伙儿神情愣愣的,三官说的没差,五八年、五九年收成多好啊!收成好了,谁也不珍惜,祸害了多少粮食!还记得吧,五八年秋上收地瓜,收了地瓜不切不晒,说是冬藏,啥叫冬藏?地里随便剜一个坑,黄土一埋,刘东民说,别埋深了,啥时候吃啥时候扒。没过冬至,下了一场冻雨,地里上了大冻,一场雪一场冻,等开了春,扒出来一堆烂泥,几万斤地瓜啊,奶奶!

    三官说:“庄稼人靠啥吃饭?靠国家政策。土地没少一分,社员没少下力,还是吃不饱,你说为啥?谁的心里也明白,地靠人养,人不养地,地不养人。入社前,地是啥?地是咱庄稼人的祖宗。大伙儿把地当爹娘供着,当孩子养着,踩一棵庄稼,心头疼得一哆嗦,出去走个亲戚,回来把一泡尿撒到自己的地头上,再浅薄的地也养肥了,再不听话的牲口也养熟了。进了农业社,一人揣着一个心眼儿,能少干一霎,不多出一身汗,偷奸磨滑,装傻卖呆,糊弄土地,你玩它,它也玩你,玩来玩去,玩得是咱自己啊,最后,还是糊弄自己的肚皮。”

    党员们低着头,心里沉甸甸的,上边刮啥风,下边行啥雨,庄稼人生来就是顺风草,来一个政策,剥一层皮,骨头茬子也露出来了。先是农业十七条,说好了三十年不变,咱还没回过脖子来呢,人家又变了,后来是农业六十条,实行了几天?

    三官说大伙儿自己玩自己,瞎子操葫芦,上边玩我们,把咱庄稼人当猴耍,今天是北风,明天成了南风,吃食堂吃了一年,把锅底玩掉了,炼钢铁也是年巴儿,锅砸了,门鼻子抠了,牲口的蹄掌儿化成了铁水,造腾穷!

    六二年说土地下放,开放市场,行动早的地分了,行动晚的,政策又变了。六七年搞文化大革命,批判封资修,庄稼人不种地了,到处串联,煽阴风点鬼火,闹得鸡犬不宁。也不知上面咋想的,当农民有罪过了?把庄稼人搁在搓板上,谁下来也揉一把。

    跃进看了三官一眼。三官说:“书归正传,还是说分地的事儿吧。文件上说的很清楚,可以联产到组,也可以联产到户,咱干脆到户吧,到户实靠。我先说说我的意见,咱们六个生产队,每个队里的人员不一样多,地也不一样多,除了村集体预留一部分地,重打锣鼓另开戏,打总儿分了。”

    跃进说:“三爷,文件上让留一部分土地,全部分了,不合乎政策,添人进口咋办?”何松年说:“分了算了,留下个茬口谁管理?”韩大水说:“就是,分的干干净净,省的鸡叫猫咬。”跃进说:“听文件的,按文件精神办!”

    三官说:“预留土地的事儿,我想过了,按六百亩留,为啥六百亩?我手里有本账,经济不能挂空头,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这一宗儿不少,粮食,钱款,从这里边出。谁家娶了媳妇,谁家生了小孩,只要户口一落下,地少不了人家的。上边来个人,村里有点事务,从哪里开支?将来我们还要搞建设呢,道路,水利,学校,花钱的地方多,留少了怕是不顶用。大伙儿有没意见?”

    大伙儿点头,韩大水问:“人死了咋办,还收回去?”三官说:“人死了种一季儿庄稼,换茬的时候,把地退出来。”何松年说:“村里预留的地谁种?总不能敞着茬儿吧?”三官说:“包下去。和联产的不一样,联产的除了公粮提留,都归个人。村里的土地,谁承包谁交粮,每亩地按四百斤收粮食。”

    大伙儿没啥意见,这一条通过了。三官接着说:“咱们总共三千六百七十三亩土地,除去六百亩,剩下的人均分下去,每人合二亩半地。”大伙掰了一阵手指头,算着自己的地亩。何松年问:“地分了,牲口都在队里,咋办?还有种子、肥料、犁耙、耩子,分了地,赤手空拳,还是个干瞪眼。”

    三官看跃进,这一条他倒没想出法儿来。跃进翻了一会文件,说:“除了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都可以分。”三官说:“村里两台拖拉机,一座水坝子,村里队里库房,还是村里所有。牲口、犁具、种子一总儿分下去。”

    这一条难办,牲口不像场院碌碡,牲口有好有赖,牙口有大有小,脾气活路差别大着呢,是按户分还是按人口分?这一条把三官难住了。明仁说:“种子肥料按人口,牲口按户分吧。没别的法儿,都按人口,人口多的分几匹牲口,人口少的,牲口毛也分不着。”

    何松年正犯愁,他一个人分二亩半地,牲口呢,肯定没他的份儿,明仁一说,怕别人插话,忙应和着说:“我赞成明仁大哥的意见,不是我一个人才说这样的话,越是人口少,越是老弱残疾,种不了地,就是困难户,困难还是推给村里。”

    韩大水人口多,他算计着能分两匹牲口呢,要是按户头分,他分一匹,吃老鼻子亏了,他说:“地是按人口分的,牲口也该按人口,分几十亩地,一口牲口使唤不开。父子分家的咋办,顶两个户头儿?顶两个户头,明儿我把儿子分出去。”话在这里搁住了,三官说:“大伙儿冷静冷静,抽根烟,烧烧嘴巴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