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都市言情 心魔传奇 正文 第9章(辩论大赛)(3)

正文 第9章(辩论大赛)(3)

小说:心魔传奇| 作者:狂野流星| 类别:都市言情

    就在元峰说完这句的时候,曲敬国打断了辩论双方,“对不起,打断一下你们,今天我看到了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赛,我感到很高兴,辩论是无休止,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今天第一场赛题辩论到此为止,我们有请省x大学法律系吴江教授进行讲评,大家欢迎!”

    吴江笑着接过了话筒,然后说道:“今天的确让我感到很意外,原本在我看来,两所中学举行的辩论赛应该不会有如此激烈的程度,但事实证明,今天的辩论赛是激烈的,精彩的,”他的话让台下的师生热烈的鼓起了掌。// .kyxsw. 快眼小说网//

    吴江又笑着说道:“从刚才正反双方的辩论情况来看,正方同学能够抓住人性本善的立论点,积极而有效的进行辩论,这已经具备了专业辩论的雏形,尤其是后面上来的这位曲灵凤同学,言辞尖锐,直击要害,表现尤为突出。”他的话立刻让x大附中的同学再度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吴江又微笑着说道:“再说反方同学,开始时能够按照辩论赛的程序进行,一辩刘琳同学的回答的确很精彩,很有专业性,但我想后面上来的这位元峰同学表现更为突出一些,元峰同学的立论很独特,而且言辞幽默风趣,又不失本方观点,引征旁博,妙语连珠,给人一种信服感,所以我认为在这场比赛之中,市重点实验中学获胜!”他的话一落几乎让这小礼堂快塌了,那是因为站在主场的师生们掀起了一股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董其明一听吴江的话,整个脸上都笑开了花,虽然他还是第一次认识元峰,但对自己的学生能够有如此表现,这足以让他脸上增色不少了,所以他的掌声更为响亮一些。

    曲敬国也微笑着鼓着掌,一会儿之后便说道:“下面进行第二场赛题的辩论,第二场的正方为市重点实验中学,他们的观点为知难行易,而反方为x大附中,他们的观点为知易行难,下面辩论开始!”

    “首先由正方二辩进行发言,大家欢迎”

    黎姿玫听完便站了起来,“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纬编三绝。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引进。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路明灯,是行动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总而言之,知行相比,知难行易。谢谢各位!”

    黎姿玫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识渊博,她的一番立论独辟溪径,获得了众位评委和老师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下面由反方二辩发言,大家欢迎”

    x大附中的王超越站了起来,“各位评委,大家好!题目把知、行两个东西分开来,就是要我们讨论其中的难易程度。如果把纯粹的认知与行动弄得混淆不清,那么难易从何产生?对方辩友所犯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把知包含在行的过程。这是还要讨论行的必要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知行的配合,但不同的时代则需要知行学说。大体而言,知只有两种,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良知,一方面是科学经验的所谓知识。接下来让我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知’和‘行’之间的关系.第一,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却是日益堕落。所谓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社会不安的秩序才是我们所应当面临的问题。这时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难道问题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的仁义礼智?我们难道不知道所谓一般的公民道德吗?传统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下下。’孟子不也说。‘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吗?王阳明先生更告诉我们,今天所谓的良知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生而有之的。因此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道理,对于所谓一般的佛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良知更是我们本心所拥用的。这难道不是很清楚很简单的吗?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实践方面。由于人心的懈怠,由于外在环境种种的限制以及变数,所以说行难更甚于知难啊!从第二个方面——科学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通病是什么?一般的通病就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方才要在这里解析什么是知难行易。什么是知易行难。唯有认清知易行难的情况,才能够认清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愿意去做。所以知不单只是知,行也不单知行知行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明白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对症下药,希望能够药到病除!谢谢大家!”

    进入自由辩论开始之后,一番唇枪舌剑又展开了,这次曲灵凤的攻击目标仍然是元峰。

    刘琳说道:这求知的过程当然也是知了。我们说知就是求知、得知嘛!行才是行动之义。对方同学说知很容易,那么请您告诉扎伊尔的人民如何去防治那个可怕的埃博拉病毒,那可是比艾滋病还要可怕啊!

    冯礼河回驳道:对方辩友说得好。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把知的过程也界定成知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今天基本上知是无所不在。然而不是!今天,我去求知是一个行为,如果像对方辩友所说有任何困难的话,那就是——求知的行为难,而不是知识本身难哪,对方辩友!他的话获得了一片掌声。

    元峰笑道:我们讲知行相比,当然(是)就知、行两个过程相比喽,对方同学把知压缩成一个结果,而把行扩展为一个过程。那么一个结果一个过程如何比较难易呢?他的话也立刻获得了师生们的一片掌声。

    曲灵凤回驳道:如果按照对方所说的知难行易,原则出现后那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很简单的。那么,两千年前柏拉图告诉我们一个“理想国”的境界到今天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元峰笑道:对方辩友,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达到理想国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还是知之不深呀!对方辩友刚刚又说,知识很容易学,那么我们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世上有没有外星人呢?我们怎么样和外星人做交流去做朋友呢?

    曲铭凤也回驳道:对方说(实现)“理想国”是没有方法,那马克思早就说过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行步骤,为什么仍然需要、先生的致力改革?中国为什么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行”难道不比“知”还要难吗?她的话也获得了一片掌声。

    元峰笑道:对方辩友,难道您没有看到吗?在我们提出改革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后,中国的改革可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哇!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喝了那么多参汤补药,也治不好她的肺病,可是今天痨病能治,绝症不绝,请问这不是知的功劳,难道还是“行”的功劳吗?一番话再次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曲灵凤一听便急急的回驳道: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今天知是一种静态的认同和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中学程度以上的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伟大公式——“物体所散发的能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也都知道原子弹是根据这公式制造出来的。那么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没有看过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做出原子弹嘛。她的话也获得了一片掌声。

    元峰依旧微笑道:对方同学记不记得这句名言呢?法国的蒙田说:“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对方同学说死记硬背就等于完全掌握知识了吗?他的话惹来所有师生的一片笑声。

    王超越马上回驳道:那么换句话说,对方辩友,今天如果有一个专治胃溃疡的医生,而他自己又得了胃溃疡,难道你要说他不懂如何去治疗?不懂如何去保养吗?

    元峰又笑道:这个医生就要去找一个更能精通治疗胃溃疡的医生来治疗他的病啊!对方同学刚才说来说去无非是说,学习也不是求知,苦读也不是求知,只有那一张文凭的结果才是知了,那我们干嘛还从小学读起,干脆直接读大四拿文凭好了。他的话马上获得了狂风暴雨似的掌声。

    曲铭凤一看连忙回驳道:对方辩友,我们都知道人都会犯错,按照您的说法,只要犯错就是不知,那么我们有两个问题请您正面回答。第一,如果只要会犯错就是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世界上有谁知道道理?第二,如果按照您所说,一直保持正确的观念才是知的话,那么真知,您的知,要在哪一个世纪——是不是人类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她的话再度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黎姿玫这时回驳道:对方同学说的好。宋朝的陆九渊就说过:“真知非则必能去,真知过则必能改。”如果他真知道道理的话,怎么不改正错误呢?

    许多多立刻辩驳道:那么也就是说,在对方辩友的架构之下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可能要等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所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改成“吾爱吾师,吾更爱不知”啊!她的话赢来了一片掌声。

    元峰微笑道:我们说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对方辩友,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积累一下真知,怎么会说真知要到地球灭亡的时候才有呢?那么说你们五位辩友坐在这儿都是“无知”的人吗?他的话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鼓掌。

    曲灵凤不服气的回驳道:对方辩友说得好。对方辩友你也承认了真知是经由行动的不断检验而发生的,那么难的应当是行动的过程,困难重重,当行动的过程克服了困难之后,真知就自然产生了,这也就是今天的“格物致知”的真义呀,对方辩友!掌声雷动。

    刘琳这时也辩驳道:对方辩友说知行中来,所以知易行难。那么我们知道,人也是由猿猴进化来的,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做猴子是苦不堪言,难上加难,而做人倒是“轻轻松松过一生”啊!

    冯礼河马上回驳道:对方辩友,请你不要套用王阳明先生所谓的知行合一那个知的定义了。对方辩友是不是告诉我们说,木炭必须经过压缩的过程、压力的过程才会变成钻石,那么其实木炭就是钻石,对方辩友可以这样解释吗?

    刘琳立刻回驳道:对方辩友搞错了,把知行合一的恰恰是对方辩友。我们一再说求知的过程就是知,我们的行就是运用实践这个知,怎么能说我们是知行合一呢?

    曲铭凤积极回驳道: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告诉我们说不断检验出错误的时候,得出来才知,按照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的话,那么我不断知行,知行,难道这不叫“知行合一”吗?!

    元峰此时笑道:难道这一个人在不断地由知然后再指导行,然后再由行再得出知,这就是说,知行都是“知说是行,行就是知”吗?那么对方辩友,你们今天坐在这儿到底是来知呢,还是在行呢?你们是知行一体吗?

    曲灵凤一看元峰说话了,立刻回驳道:对方辩友,这也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嘛!你所说今天要用一切的努力去把知发现出来,这一切的努力就是行为。今天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探索真理,一种是实践真理。您怎么能够说实践真理才是行,探索真理就不是行呢?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又是一片掌声。

    张洁这时冒出来回驳道:我们说探求真理当然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了。我要请问对方辩有的是,你们说行难,你们想不想把行难变成行易呢?

    冯礼河笑道: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辩论的是一种理论的现象,一种真理的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行难”跟我们要不要去勉励人们去做是两回事。今天就算辩得出行难,我们还可去勉励人做,怕就怕今天您主张知难,是不是在告诉人们说难的东西你先不要去管呢。

    元峰笑道:不是说不要去管,而是要化行难为行易。怎么办?就要去解决知的问题呀!对方辩友,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王书礼副教授也说,近年来台湾地区,犯罪问题严重,而要寻找到有效的策略则是难上加难。请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也深有同感呢?再度掀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