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玉符,还有……慕容!我不敢置信地看了又看,这才发现两块玉牌拼在一起之后,上面刻的字……竟真的是篆体的“明德”二字。// .kyxsw. 快眼小说网//与帝后为玉符明德……然而一百年来,这东西却从来没人见过。说起我手里这件东西,就不得不提起百年前一段往事——百年前的大燕国国号虽也是燕,国姓却并不是宫,而是,慕容。慕容家的最后一位皇帝是燕安帝慕容烨,他有一位传奇般的太子妃,宫氏琳琅——之所以说是太子妃而不是皇后,乃是因为终宮琳琅一生,都没有得到封后的旨意和玉牒凤玺。她本是安帝做太子时的太子妃,然而安帝为了羞辱她,竟在登基之后另立她的异母妹妹宫玲珑为后,而将本为发妻的宮琳琅贬为自己身边的洒扫宫女。但,就是这位沦为宫女的曾经的太子妃,她生下了安帝唯一的皇子,并在安帝病重、三位亲王勾结齐国欲犯上作乱之时挺身而出稳住了朝廷,她的同胞兄长、镇国大将军宫瑜更是领兵击溃叛军,将反王一举拿下,保全了风雨飘摇的大燕政权。是时也,安帝病重,皇子年幼,而宮琳琅以手握重兵的兄长为后盾,竟然一举登上了帝位,成为大燕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帝——凰帝。虽未改国号,但她为自己的儿子改了姓,便是日后的一代霸主,大燕武帝宫承明。凰帝宮琳琅一生不曾封后,那位取代了她登上后位的异母妹妹宫玲珑更是早早难产而亡,留下一个孱弱的小公主,养在宮琳琅膝下。而燕安帝临终之前,留下的遗诏中却有这么一句话:与帝后为玉符明德。大燕本有两块从开国鸿蒙之初就传下来的顶顶重要的兵符,一是东君虎符,上有篆书错金铭文三行,刻着是“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东君”,持此符者如持皇帝手谕,统领天下兵马;一是明德玉符,镂雕篆书二行八字,道是“与帝后为玉符明德”,持此符者有权支使皇城禁军甚至大内暗卫,也就是将皇帝的生死直接捏在了手心儿里。这两块兵符向来是捏在皇帝的手心儿里,若当朝有得力的心腹大将,则赐一半儿东君虎符;而若有一位皇帝与皇后恩爱甚笃深情不疑,为示皇后荣宠,便将明德玉符赐予中宫,但从来没有哪位皇后胆敢动用。然而原本的明德玉符早已在一次宫变中毁损,从那时起,只剩东君虎符,而无明德玉符。然而慕容烨却在遗诏中表示——他又制了一块儿明德玉符,交给了宮琳琅。然而对此,宮琳琅却没有半点表示。安帝死后三年,她就将皇位交给了儿子,自己出家为尼,去了普陀山修行。她退位后,镇国大将军宫瑜辞官归隐,不知所终。此后百年,“明德玉符”四个字,再也不曾出现。虽然明德玉符遗失多年,大燕历代皇帝却仍以此物为号令禁军禁卫之信,威同圣旨;同时东君虎符握在皇帝手里,非国难当头不轻易赐予臣子,大燕开国三百年来,宫瑜才只是第四个拿到它的外臣,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人拿到过;而如今的东君虎符,只怕不是在太上皇手里,便是在宫锦之手里。然而此刻,明德玉符——这件失传百余年、象征着后宫女子荣宠至极的旷世奇珍,竟然就这么静静地躺在我手心里,打眼一看真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此刻,两半一合,浑若一体,只中间一条墨线隐隐,光华流转,温度炙人。慕璟——或者应该叫他慕容璟罢,他跪在我脚边,缓缓讲述当年的故事。他说——当年宮琳琅生下的,其实是一对双生子。在宫中,双生子被人视为不祥,一旦出生,就必然有一个要被掐死,甚至两个都有可能活不下来。然而当初沦为洒扫宫女的宮琳琅狼狈到极点,根本没人想到她还能得到皇上宠幸;后来她又被罚去冷宫侍候,就在冷宫里生下了一对儿子,被宫瑜抱了一个去,留下的那个直接被皇帝带回了宫,放在自己身边亲自教养。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武帝宫承明;而另一个被宫瑜抱走的孩子,后来宮琳琅接他回宫,为他取名承晦,并让他从慕容姓。几十年内,慕容承晦就住在安帝静养的太极殿,从来没有几个人知晓。宮琳琅在位时,把明德玉符交给了慕容承晦。她这样做未尝不是有防着大儿子的心思,要为小儿子留一道保命符。但是她同时下令,宫承明稳坐皇位,慕容承晦掌管暗宫,就像两个人的名字那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互相牵制,互相辅佐,共同维护大燕皇权。若暗宫无人继承,便从皇子之中择一人为暗宫主人。慕容璟告诉我——宮琳琅的遗诏是,大燕的皇帝,必须同时继承宫家与慕容家两家的血脉。我深吸一口气:“既然如此,你把这玩意儿交给我是做甚么!”慕容璟深深俯首:“谨遵凰帝遗命,维护大燕皇室血脉。”我惊疑:“宫家和慕容家的血脉,与我何干?!”慕容璟静静望着我:“徐大将军的母亲,是当年文帝的胞妹敬慈大长公主;而文帝的景皇后当年生下的并不是男婴,而是一名女婴。”我只觉耳边嗡嗡乱响,血流一遍一遍激荡着耳鼓,偏偏又将慕容璟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现在的太上皇是勤郡王妃的儿子,你的母亲荣恪郡主,才是文帝亲生的血脉。文帝与勤王妃私通,以为太上皇是自己的儿子,这才把他接进宫里;而实际上,文帝并不是皇家血脉,而是勤王妃与外人私通所生——直到勤王妃死,我们的人才查出这个秘密。”我愣愣看着他:“那暗宫当时,为什么不……”“因为文帝想要反抗暗宫势力,不想再受暗宫的约束。为了铲除暗宫,他甚至不惜安排了一次行动,以自己的庶子为诱饵,并成功夺走了明德玉符,剖为两半,一半自己拿着,另一半交给了景皇后。”慕容璟的声音很平静,但我却听出了一丝丝细微的情绪起伏,蓦地望向他:“那么,你是谁的后人,慕容承晦还是?”案上一线沉水香燃了将将过半,慕容璟静静望着我,面如皎月生辉:“我是遗腹子,暗宫主人将我养大。我的生父,就是文帝的庶子,仁亲王。”我蓦地一惊,霎时就出了一身冷汗。竟然……竟然……仁亲王!※※※※※※※※※※※※※※※※※※※※※※※※※※※※※※※※※※※※※※※※※※※※※※※※※※※※※※文帝身后子息单薄,终其一生,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太上皇,另一个是普通宫人所生的仁亲王。仁亲王也是景皇后养大的,比太上皇小了六岁,据说一向很得文帝喜爱。而仁亲王的死向来是一个近乎禁忌的话题——发丧的时候举国上下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这位王爷是怎么去世的;自然嚼舌根的人并不少,可在文帝近乎血腥的镇压之下,渐渐没人敢再提起。那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娘亲还在宫中尚未出阁,没过半年文帝自己也因病龙驭上宾了,三年后我娘出嫁,直到三十岁才有了我和念桐。因为年纪大才生头胎,怀的又是双生子,我娘难产了三天三夜,念桐在胎里待的时间太长,因此生来就有些孱弱,脑子不怎么灵光,心性也始终如孩童般有些长不大;而我娘早就知道自己身世,也从景皇后手里拿到了一半明德玉符,于是从小给我佩在身上……我愣愣看了慕容璟片刻,忍不住叹道:“真是不敢置信。”慕容璟道:“的确,此事说来离奇,娘娘一时不信也……”“不,我不是说这个。”我摆手道,“我的意思是——你看你皮肤上一点皱纹也不见,真的已经有三十岁了吗?真是让人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