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再打五板
夏浔跪在谨身殿外,四下里静悄悄的。他知道,朱元璋对他是有些赏识的,可是经此一事,对朱元璋这样一个事业型的大老板来说,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肯定一落千丈,就算这次他不对自己有什么惩罚,只要他在一日,自己在仕途上也很难有什么发展了。
可他不反悔,在前世的时候,其实他也非常要求上进,他能在整个警校保持优异的绩,能在挑选卧底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答应,固然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资历谋取职业,何尝不是想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很多以前被他看重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
在这个世界上,他是一条无根的浮萍,他需要归属感,这些是地位和权力不能给他的,他渴求的不是地位、权力、金钱,而是情、人,心灵的归宿才是他终极的追求目标。他不在乎朱元璋这个一言可令人生、一言可令人死的皇帝会不会失望,不在乎对他青睐有加的罗佥事会不会失望,他只想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喂,是你被我父皇打了板子吗?”
夏浔正一筹莫展的功夫,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气的声音,扭头一看,竟然是安庆公主,旁边站着茗儿郡主,神情带些关切。
夏浔苦了脸道:“是x,被打了五板。”
风宪官是皇上派的,为皇上执法,被他打了,自然也算是被皇帝打了。
安庆公主一听满脸失望,扭头对茗儿道:“,我们来晚了,他已经被打过了。”
夏浔听得一怔:“她们俩……嘛来了?”
茗儿安庆公主的头,声对夏浔道:“怎么啦?因为上朝来晚了,所以被皇上教训么?”
夏浔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
他往谨身殿里看看,把自己的事情简单地对徐茗儿说了说,徐茗儿蹙起秀气的眉道:“好x,听着怎么这么烦,她你,那你们拜堂就好啦,她哥哥为什么那么凶,要带走她呀?”
夏浔摊摊手,叹口气道:“一言难尽x……,郡主还,有些事,等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一旁安庆公主吮着手指听了半天,突然雀跃起来:“喂,你再被我父皇打一回好不好?”
夏浔吓了一跳,忙道:“为什么x,公主殿下。”
公主理直气地道:“因为我方才没看到。”
夏浔哭笑不得地道:“打板子……很痛的呀。”
“这样x……”
公主一脸惋惜地嘱咐他:“那你下回被我父皇打的时候,千万记着先告诉我,我好来看。”
夏浔哭笑不得地道:“好好好,一定,一定,殿下的吩咐,杨旭……记下了。”
徐茗儿对夏浔个眼,声道:“你等着,我进去见机行事,说不定能你讨个假来。”
夏浔大喜,感地道:“郡主大恩大德,一再相杨旭,杨旭就是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唯有……”
徐茗儿掩口笑道:“了了,听着兮兮的,你那张骗人的嘴,谁当真谁倒霉。”
她牵起安庆公主的手,便往谨身殿内走去……
“是x,皇大爷,我在北平的时候,就见过彭姑娘,那时他们就在一起了,彭姑娘很他的,说起来,这杨旭也过皇大爷的忙嘛,皇大爷何不其事,传扬开去,也是一桩美事呀。”
朱元璋把儿正自己胡子的手挪开,顺手摘下腰间佩塞给她,瞪着徐茗儿道:“哼!你当朕是月老吗?还管那些闲事。他是朕的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朕还要感他的恩德?为了一个人,就敢耽搁朕的早朝,这样的卫要来何用,他日朕和他的娘子同有危难,他还不舍了朕,去救他娘子了?为了一个人,没出息的东西,亏得朕还对他颇为赏识!”
“人?人怎么啦。”
徐茗儿眨眨眼道:“皇大爷这不是稳坐大内,四平八稳嘛,又不是真的有了危险。可人的娘子马上就要被带走了,劳燕分飞,山远隔,若他这时还不肯留下,仍是忙着跑来大内给皇大爷站岗,皇大爷,你说这人是不是个利熏心的官儿?这样的人,只要给他足够的好处,谁都能收买他了,不重情不重义的男人,皇大爷用着便放心么?”
“这……”
朱元璋有些语塞,只好倚老卖老道:“丫头片子,你懂甚么?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儿情者,能有甚么大出息?”
徐茗儿何等乖巧机灵,立即抓住了他这句话,故作不屑地撇撇嘴道:“皇大爷这句话,茗儿可不同意,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有儿情的。”
朱元璋哼道:“有这样的人么,你且说一个来听听,若是有理,朕就……依了你这丫头,放他一马。”
徐茗儿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得意,甜甜笑道:“当然有喽,他呀,他以淮右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光复汉人江山,将人铁蹄下的四等汉解救出来;他禁古服饰,复汉人衣冠,推行儒名教,轻徭薄赋、克勤克俭、严惩贪官、惜百姓、不管别人对他是怕是敬、是谤是誉,他的功绩注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载史册的,他就是我大明开国洪武大帝!”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开怀大笑:“哈哈哈,你这臭丫头,为了替那姓杨的子开,就这般拍朕的马。哈哈哈,世人都说朕心狠手辣、满手腥,有谁说过朕儿情了?笑死朕了,哈哈哈哈……”
徐茗儿盯着他的眼睛,说了一句:“六宫无主,皇上为何不立皇后?”
只这一句话,朱元璋的大笑戛然而止,他定定地看着徐茗儿,喃喃地重复着:“为何不立皇后?为何……不立皇后?”
朱元璋的神忽然动起来:“为何不立皇后?因为……因为天上地下,只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才配做朕的皇后!只有一个人……,秀英,秀英,她抛下我……抛下我好久了……”
朱元璋的嘴微微哆嗦起来,这个杀伐决断、冷酷无情的一代枭雄,竟然流下两行浑浊的老泪。
徐茗儿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不禁暗吃一惊,连忙拜伏于地道:“茗儿触及皇上伤心事,万死!”
马皇后,马秀英,是朱元璋的元配。
她不美,却是朱元璋这个可以坐拥天下美的男人唯一敬深重的人。
无论贵x生死,她对朱元璋始终不离不弃。朱元璋被郭子兴所猜忌,羁押起来的时候,她偷偷给他送去吃食,因为被义父郭子兴撞见,只得将刚出锅的馒头揣在怀里,以免被义父发现,结果把自己的口都烫烂了。朱元璋和陈友谅作战,受了重伤吃了败仗一溃千里的时候,是她背起丈夫,逃出了生天。
她给过朱元璋无数的助,却从未向他索取过什么,从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苦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磨砾的如同铁石,不管是多么窘困的环境,不管是多么绝望的境地,他从来不哭,因为他知道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当他的皇后过世时,他却放声大哭,老泪纵横,因为只有痛哭,才能渲泄他心中无尽的不舍和伤心。
生如夏,逝如冬雪。
那是朱元璋这一辈子最敬最的人,在她生病期间,朱元璋自端喂,马皇后病逝之后,一向节俭不事铺张的朱元璋用了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亡妻。事实上当朱元璋病逝时,他为自己待后事,为了不扰百姓,特意提出国丧三天,而他为亡妻持葬礼,却是内外百官,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比他自己多出了二十四天。
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谁说朱元璋没有情,像他这样不易动情的人,一旦动情,同样深沉而炽烈。
朱元璋唏嘘良久,看见徐茗儿跪在面前,一脸紧张,便擦擦眼泪,展颜一笑道:“朕想起了秀英,心中难受,你有什么罪,起来吧。”
他叹息了一声,黯然道:“秀英离开朕已经十五年啦,也许……用不了多久,朕就该去陪她了……”
徐茗儿暗暗吃惊,她生在王侯世,情商可能不那么发达,世事不那么练达,可宫闱朝廷上的事儿却自幼耳濡目染,皇帝自己可以这么感慨,她可不敢胡接话。
朱元璋又瞥了她一眼,恬淡地一笑,说道:“皇后一向慈惠,如果她在,今日之事,她一定会劝解朕的。罢了,朕就饶他一回吧。”
徐茗儿雀跃道:“皇大爷,你恩准他辞假去青州了。”
“哪有那么容易。”朱元璋板起脸道:“该罚的还是要罚的。”
徐茗儿担心地道:“皇大爷想要怎么罚他?”
安庆公主在朱元璋怀里拍手道:“打他!打他!看他打!”
朱元璋眼中出戏谑的笑意,用那枯树皮似的老脸贴了贴儿幼滑的脸蛋,笑道:“好,那就打他的,打他五板子,由朕的安庆负责打!”
夏浔跪在谨身殿外,四下里静悄悄的。他知道,朱元璋对他是有些赏识的,可是经此一事,对朱元璋这样一个事业型的大老板来说,自己在他心中的形象肯定一落千丈,就算这次他不对自己有什么惩罚,只要他在一日,自己在仕途上也很难有什么发展了。
可他不反悔,在前世的时候,其实他也非常要求上进,他能在整个警校保持优异的绩,能在挑选卧底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答应,固然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资历谋取职业,何尝不是想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很多以前被他看重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
在这个世界上,他是一条无根的浮萍,他需要归属感,这些是地位和权力不能给他的,他渴求的不是地位、权力、金钱,而是情、人,心灵的归宿才是他终极的追求目标。他不在乎朱元璋这个一言可令人生、一言可令人死的皇帝会不会失望,不在乎对他青睐有加的罗佥事会不会失望,他只想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喂,是你被我父皇打了板子吗?”
夏浔正一筹莫展的功夫,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气的声音,扭头一看,竟然是安庆公主,旁边站着茗儿郡主,神情带些关切。
夏浔苦了脸道:“是x,被打了五板。”
风宪官是皇上派的,为皇上执法,被他打了,自然也算是被皇帝打了。
安庆公主一听满脸失望,扭头对茗儿道:“,我们来晚了,他已经被打过了。”
夏浔听得一怔:“她们俩……嘛来了?”
茗儿安庆公主的头,声对夏浔道:“怎么啦?因为上朝来晚了,所以被皇上教训么?”
夏浔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
他往谨身殿里看看,把自己的事情简单地对徐茗儿说了说,徐茗儿蹙起秀气的眉道:“好x,听着怎么这么烦,她你,那你们拜堂就好啦,她哥哥为什么那么凶,要带走她呀?”
夏浔摊摊手,叹口气道:“一言难尽x……,郡主还,有些事,等你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一旁安庆公主吮着手指听了半天,突然雀跃起来:“喂,你再被我父皇打一回好不好?”
夏浔吓了一跳,忙道:“为什么x,公主殿下。”
公主理直气地道:“因为我方才没看到。”
夏浔哭笑不得地道:“打板子……很痛的呀。”
“这样x……”
公主一脸惋惜地嘱咐他:“那你下回被我父皇打的时候,千万记着先告诉我,我好来看。”
夏浔哭笑不得地道:“好好好,一定,一定,殿下的吩咐,杨旭……记下了。”
徐茗儿对夏浔个眼,声道:“你等着,我进去见机行事,说不定能你讨个假来。”
夏浔大喜,感地道:“郡主大恩大德,一再相杨旭,杨旭就是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唯有……”
徐茗儿掩口笑道:“了了,听着兮兮的,你那张骗人的嘴,谁当真谁倒霉。”
她牵起安庆公主的手,便往谨身殿内走去……
“是x,皇大爷,我在北平的时候,就见过彭姑娘,那时他们就在一起了,彭姑娘很他的,说起来,这杨旭也过皇大爷的忙嘛,皇大爷何不其事,传扬开去,也是一桩美事呀。”
朱元璋把儿正自己胡子的手挪开,顺手摘下腰间佩塞给她,瞪着徐茗儿道:“哼!你当朕是月老吗?还管那些闲事。他是朕的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朕还要感他的恩德?为了一个人,就敢耽搁朕的早朝,这样的卫要来何用,他日朕和他的娘子同有危难,他还不舍了朕,去救他娘子了?为了一个人,没出息的东西,亏得朕还对他颇为赏识!”
“人?人怎么啦。”
徐茗儿眨眨眼道:“皇大爷这不是稳坐大内,四平八稳嘛,又不是真的有了危险。可人的娘子马上就要被带走了,劳燕分飞,山远隔,若他这时还不肯留下,仍是忙着跑来大内给皇大爷站岗,皇大爷,你说这人是不是个利熏心的官儿?这样的人,只要给他足够的好处,谁都能收买他了,不重情不重义的男人,皇大爷用着便放心么?”
“这……”
朱元璋有些语塞,只好倚老卖老道:“丫头片子,你懂甚么?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儿情者,能有甚么大出息?”
徐茗儿何等乖巧机灵,立即抓住了他这句话,故作不屑地撇撇嘴道:“皇大爷这句话,茗儿可不同意,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也有儿情的。”
朱元璋哼道:“有这样的人么,你且说一个来听听,若是有理,朕就……依了你这丫头,放他一马。”
徐茗儿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得意,甜甜笑道:“当然有喽,他呀,他以淮右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光复汉人江山,将人铁蹄下的四等汉解救出来;他禁古服饰,复汉人衣冠,推行儒名教,轻徭薄赋、克勤克俭、严惩贪官、惜百姓、不管别人对他是怕是敬、是谤是誉,他的功绩注定了要彪炳千秋、名载史册的,他就是我大明开国洪武大帝!”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开怀大笑:“哈哈哈,你这臭丫头,为了替那姓杨的子开,就这般拍朕的马。哈哈哈,世人都说朕心狠手辣、满手腥,有谁说过朕儿情了?笑死朕了,哈哈哈哈……”
徐茗儿盯着他的眼睛,说了一句:“六宫无主,皇上为何不立皇后?”
只这一句话,朱元璋的大笑戛然而止,他定定地看着徐茗儿,喃喃地重复着:“为何不立皇后?为何……不立皇后?”
朱元璋的神忽然动起来:“为何不立皇后?因为……因为天上地下,只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才配做朕的皇后!只有一个人……,秀英,秀英,她抛下我……抛下我好久了……”
朱元璋的嘴微微哆嗦起来,这个杀伐决断、冷酷无情的一代枭雄,竟然流下两行浑浊的老泪。
徐茗儿没想到他的反应如此,不禁暗吃一惊,连忙拜伏于地道:“茗儿触及皇上伤心事,万死!”
马皇后,马秀英,是朱元璋的元配。
她不美,却是朱元璋这个可以坐拥天下美的男人唯一敬深重的人。
无论贵x生死,她对朱元璋始终不离不弃。朱元璋被郭子兴所猜忌,羁押起来的时候,她偷偷给他送去吃食,因为被义父郭子兴撞见,只得将刚出锅的馒头揣在怀里,以免被义父发现,结果把自己的口都烫烂了。朱元璋和陈友谅作战,受了重伤吃了败仗一溃千里的时候,是她背起丈夫,逃出了生天。
她给过朱元璋无数的助,却从未向他索取过什么,从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苦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磨砾的如同铁石,不管是多么窘困的环境,不管是多么绝望的境地,他从来不哭,因为他知道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当他的皇后过世时,他却放声大哭,老泪纵横,因为只有痛哭,才能渲泄他心中无尽的不舍和伤心。
生如夏,逝如冬雪。
那是朱元璋这一辈子最敬最的人,在她生病期间,朱元璋自端喂,马皇后病逝之后,一向节俭不事铺张的朱元璋用了最隆重的礼节安葬亡妻。事实上当朱元璋病逝时,他为自己待后事,为了不扰百姓,特意提出国丧三天,而他为亡妻持葬礼,却是内外百官,循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七日而除。比他自己多出了二十四天。
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谁说朱元璋没有情,像他这样不易动情的人,一旦动情,同样深沉而炽烈。
朱元璋唏嘘良久,看见徐茗儿跪在面前,一脸紧张,便擦擦眼泪,展颜一笑道:“朕想起了秀英,心中难受,你有什么罪,起来吧。”
他叹息了一声,黯然道:“秀英离开朕已经十五年啦,也许……用不了多久,朕就该去陪她了……”
徐茗儿暗暗吃惊,她生在王侯世,情商可能不那么发达,世事不那么练达,可宫闱朝廷上的事儿却自幼耳濡目染,皇帝自己可以这么感慨,她可不敢胡接话。
朱元璋又瞥了她一眼,恬淡地一笑,说道:“皇后一向慈惠,如果她在,今日之事,她一定会劝解朕的。罢了,朕就饶他一回吧。”
徐茗儿雀跃道:“皇大爷,你恩准他辞假去青州了。”
“哪有那么容易。”朱元璋板起脸道:“该罚的还是要罚的。”
徐茗儿担心地道:“皇大爷想要怎么罚他?”
安庆公主在朱元璋怀里拍手道:“打他!打他!看他打!”
朱元璋眼中出戏谑的笑意,用那枯树皮似的老脸贴了贴儿幼滑的脸蛋,笑道:“好,那就打他的,打他五板子,由朕的安庆负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