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正文 第162章 棒打鸳鸯

正文 第162章 棒打鸳鸯

小说: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类别:历史军事

    第162章 棒打鸳鸯

    彭子期的脸上好象下了一层严霜,慢慢变得冷峻起来,他冷冷盯向夏浔身后的妹妹,低喝道:“梓祺,还不出来?”

    彭梓祺讪讪地闪出来,低着头,怯怯地叫了一声:“哥……”

    彭子期瞥了夏浔一眼,冷笑道:“杨大人,你是官,更该知法守法。舍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现在从你房里出来,行迹密,你做何解释?”

    夏浔有些尴尬地道:“这个……,子期兄,你听我解释,我与令妹……两情相悦……”

    彭子期嗤地一声冷笑:“两情相悦就可以拐带良么?杨大人,你不会不知道我大明律法对官员触犯风化之罪是如何处治的吧?最轻也要判你个黔面刺刑,流放三千里!”

    “哥!”

    彭梓祺急道:“哥哥,是我跟着他……跟着他来秣陵的,不关他的事。”

    彭子期地瞪了她一眼,喝道:“住嘴!一个儿,做出这般败坏风的事来,你还有脸说!真是生外向,等回去后,你看老太公怎么惩治你,再不听话,哥哥也不会你说情。”

    彭梓祺委曲地嘟起嘴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

    夏浔把彭梓祺拉到身边,对自己的大舅子道:“子期兄,我与令妹,确是情投意合。不告而走,是杨某考虑不周,只是因为公务缠身,一时走不,否则,我早就打算回青州一趟,向贵正式求的。”

    彭子期更加愤怒,冷冷地道:“聘则为妻奔为妾,你一个读书人,连这规矩都不懂吗?你……你做出这样的事来,想让我妹子今后如何自处?”

    夏浔无奈地道:“这个……这不是没有外人知道吗?相信子期兄也不会到处宣扬的。都是自人、自事,好商量,我一定尽快找机会到尊去,那时候自然是三媒六证,娶梓祺过,绝不会亏待了她。”

    “相公……”听了夏浔这话,彭梓祺心中一暖,忍不住牵住他的衣袖,鼻子一酸,眼泪噼呖啪拉地落下来。

    “乖,别哭了,自己哥哥训斥几句,有什么大不了的。”夏浔给她擦着眼泪,柔声安慰。

    彭子期见此一幕却是越看越气。

    自己妹子做出这样的事来,不告而奔,这就轻x了自己的身份,就算是在现代,当哥哥的也会因为妹妹的不知自而生气,更何况是在那个时代,礼教束缚着所有人的行为,哪怕他是江湖人物。

    而且,在彭子期眼里,自己的妹子虽然不好红刺绣,只舞刀棒,但是乖巧懂事的很。一定是杨旭这个子言巧语诳骗了自己妹子,否则她绝不会出辞奔未婚同居的事来,眼下他还在自己面前对妹妹装出一副温柔款款的样儿来,妹妹偏还听信他的甜言蜜语,彭子期怎不气恼。

    本来,彭子期来的路上,也曾对妹妹如今的境遇有过种种猜想。在他想来,最好的结果就是妹妹虽然被杨旭拐了出来,却未与他真正做了夫妻,那样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妹妹已经与他做了真正夫妻,这就大大不妙了。

    杨旭在外面有风流之名,这一点他倒是不在乎的,男儿,不管是有钱的大爷,还是有才的文人,在外风流倒也寻常,以杨旭的世地位,真若对自己妹子明媒正娶有个身份,他也可以接受,尤其是妹妹已经与他做了事实上的夫妻,他想不同意也不。

    可是未婚奔,必然为夫轻x妹子的把柄,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多少痴情儿为了所抛弃一切奔夫,结果反应此举受到夫的轻x,在强大的社会舆论面前,难以为妻子,只能沦为姬妾,还要时常受人嘲讽。

    他来的路上就已想过,如果妹子果真已经被他骗去了身子,无论如何也要为妹妹做主,替她争个名份回来。眼下杨旭有这个承诺,本来令他很是宽慰,可是偏偏又被他发现了杨旭的另一层身份。

    他们可都是白莲教的人x,而且还是一宗的教首。虽说他们这一宗现在只是传教收徒,并未起意造反,可朝廷不会因此便放过彭。更何况他老太公是当今皇帝的死对头,穷搜天下而不得的钦命要犯,如果彭真与杨结了,有朝一日被杨旭知道彭的真正身份,那时该怎么办?

    杨旭是朝廷的官员,有大好的前程,他会为了一伙匪甘冒抄灭族之险?如果那时他出卖彭,妹妹情何以堪,夫妻反目、子离散,岂非人间惨剧?又或有朝一日彭暴了身份,受到朝廷的通缉,他们尽可逃之夭夭,妹妹若嫁了杨旭这样的官,她该怎么办?是别夫弃子,还是甘心就戮?

    见彭子期脸变幻不定,似也在考虑当前处境,夏浔暗暗放下心来,只要自己这个大舅子不是个愣头青,上来就拳脚相加,事情便有了商量余地,他诚恳地道:“子期兄,我知道你对我很不满意,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事已至此,咱们总该想个法子,不伤体面地解决这件事才好,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是不是?”

    “解决这件事?”

    彭子期暗暗苦笑:“你是肯放弃朝廷的高官厚禄,随我彭去做贼,还是能劝我彭上下解散教坛,香火,从此改做一个良民?你是官兵,我是贼,我们是天生的死对头,怎么可能为一人?”

    彭子期越想越烦,忍不住怒道:“不伤体面?体面已经让你们尽了!梓祺,跟我回,如何发落你,自有太公定夺。”

    夏浔一见,不觉也有些恼了,什臂相拦,喝道:“且慢!梓祺现在已是我的妻子,我不同意,谁敢带她走?”

    彭子期大怒,手按刀柄,森然道:“我彭不点头,梓祺就不是你的人!怎么,你想倚仗官身,和我动武?”

    夏浔哪知道自己一个明媒正娶却还未进的,一个已经进了却还未明媒正娶的,都有一个难以见人的身份。谢雨霏是个行走江湖的骗子,彭梓祺更要命,她是曾跟朱元璋正面叫过板的一代枭雄、纵横天下的天完帝国头号将彭和尚的嫡系曾孙。

    眼见彭子期如此模样,夏浔不知他心中的忌惮,只道他蛮不讲理,也不觉懊恼起来,双眉微微一挑,渐渐生起火气:“动武又怎样?我想讲理,是你不肯。若要动武,尽管放马过来,我杨某未必就怕了你彭的五虎断刀!”

    彭子期然大怒,再也按捺不住,呛啷一声刀来,冷笑道:“口气!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我彭刀法!”

    夏浔夷然不惧,他时常见彭梓祺演练刀法,有时还与她切磋一番,对五虎断刀的招法已经相当了解,以他估计,自己随义父学来的胡刀法,真要较量起来,未必就弱于彭刀法,辗转腾挪、较技切磋,自己可能稍逊一筹,正面冲突、雷霆一战,说不定还要占了上风。当然,前提是彭子期的刀法造诣与梓祺相近。

    夏浔一见彭子期拔刀,毫不怯,也厉声喝道:“荻,取我的刀来!”

    荻怯生生地道:“少爷,你哪有刀呀,你只有剑……”

    夏浔糗道:“那就拿剑来。”

    “不许动手!”

    彭梓祺横身拦在哥哥和相公中间,张开双臂,好象护雏的母,把夏浔护得紧紧的:“哥,你敢动他一下,妹妹一辈子也不理你了!”

    “你……你……”

    彭子期气得跺脚,可他知道妹妹说到做到,还真不敢造次。倒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而且是孪生兄妹,他比任何人都更关心自己的妹妹,眼见她执不悟,如此维护杨旭,彭子期恨不得揪住她的耳朵吼醒她:“醒醒吧你,你是朝廷钦犯!和他做夫妻?你要一辈子过得提心吊胆,不得安生吗?”

    可这番话,他不能说出来,妹妹挡在前面,又不能教训那个鲜廉寡耻、拐良的帐东西,彭子期无可奈何,只好把刀恨恨入鞘,怒道:“你随我走,立即回,听候太公发落。”

    夏浔抓住彭梓祺手臂,断然道:“她是我的人,要走等我一起走!”

    彭子期双眼微微眯起,沉声道:“姓杨的,若不是妹妹护着你,你以为你还能好端端地站在这儿跟我说话吗?”

    他又转向彭梓祺,喝道:“梓祺,你走不走?你若不跟我走,我便去应xx衙,告他一个拐良的罪名,他杨旭就算不死,也得黔面刺字,流放戍边。何去何从,你自己决定,大哥今天也是说到做到!”

    “我……我……”

    彭梓祺左右为难,看看一脸凛然的哥哥,再看看满面担心的夏浔,忽地泪如泉涌,扑到夏浔怀里紧紧抱住了他,泣声道:“相公,哥哥正在气头上,我……我先随他回……”

    夏浔急道:“梓祺!”

    彭梓祺离开他的怀抱,含泪一笑道:“相公,人已是你的人了,还怕我跑了不?这一辈子,人都是你的人,我等着你来。”

    夏浔道:“何必要你等,我随你一起去。”

    彭梓祺嗔道:“你疯啦!你是宫廷卫,擅离职守,想作死吗?”

    夏浔道:“管那许多,若连自己的都护不住,还做甚么官!死就,也好过……”

    彭梓祺怒道:“不许胡说!你敢死掉,我马上改嫁!”

    夏浔听了她这么泼辣的话,不由得一呆,彭梓祺破啼为笑,略带些调皮的安他:“不舍得我嫁别人,那就好好活着,你不是说有位罗大人,一年半载后要调你外任么,还怕咱们没机会重逢么。我……我先回去,马上就要盛夏了,南方气重,我住着还真不习惯呢,相当,你就当人回娘避暑去,好么?”

    彭子期登时起了一身皮疙瘩,他和妹妹打在娘肚子里就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从没听见自己这个假子妹妹说过一句如此柔情万千、气回的话,他翻个白眼儿,没好气地道:“你说完了没有?说完了马上走,还要哥哥陪着你在这里人现眼么?”

    彭梓祺慢慢走到彭子期身边,又深情地凝视了夏浔一眼,忽然急急转身,人群奔了出去。彭子期按刀直立,威慑地盯了夏浔一眼,这才随着退了出去。

    荻慌张地道:“少爷,彭走了,怎么办?哎呀,少爷上朝要迟到了,怎么办?”

    夏浔咬牙道:“我去上朝!”

    “那彭怎么办?”

    “我去上朝告假,回青州追。”

    “喔……”

    “少爷!少爷!”肖管事眼见夏浔匆匆奔出,上马疾驰而去,自己追之不及,只得跑回来向荻问道:“丫头,少爷什么去了?”

    荻一脸天真地道:“少爷上朝去呀。”

    肖管事松了口气:“上朝?那就好。”

    荻理直气地接着道:“少爷去向皇帝请假,回青州追。”

    肖老爹地呛了一口气,脸都胀红了,他的一双眼珠子快要凸出来似的,憋着嗓子起来:“什么什么?你说什么?丫头,你再说一遍!”

    预朝官员称为朝参官,皆佩牙牌。星月未散,他们就赶到皇城,由东、西安步行入内,在朝房内等候。右阙南,是锦衣卫值房;下三间为翰林值房,候朝时,大学士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另外端内左侧有值房五间,又名“板房”,是詹事、左右坊及司经局官候朝之所。

    午乃紫禁城正,辟有三阙,中为御道,不常启,左右二阙供当值将军及宿卫执杖旗校人等出入;左右两掖各开一,称为左、右掖,为百官入朝之。午上楼名“五凤”,设朝钟朝鼓,由钟鼓司宦官掌管。

    朝廷仪仗,那是极庄严的大事,也考虑到了可能有当值卫因故因病临时缺席,所以自有替补,夏浔没有及时赶到,站殿将军唱名时发现缺了人,马上找了替补。朝鼓三通响,当值将军及宿卫执杖旗校人等衣甲鲜明,仪仗整齐,昂然而入。

    仪仗在奉天大殿内外站定后,朝钟响起,文武百官按照将军、近官员、公侯驸马伯、五六部、应xx及在京杂职官员的先后顺序鱼贯进,监察御史和仪礼司官员站在路边,手里拿着本本,瞪着大眼睛看谁了礼仪,纠仪校尉虎视眈眈地等着拿人。

    这时候,夏浔策马如飞,堪堪跑到午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