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仙儿一边系着裤腰带一边从苇塘深处走出来,看到他持枪汗流满面地跑过去,夜色中的她立刻绽开了一副灿烂的笑容。
她将两片红红的嘴唇凑近他的耳朵,几乎恳求地说:“今天晚上给我做了那些作业……”
“不!”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人家才念五年级,你们六年级的题我哪儿会做。”
“回来。”她猛地一下用手把他拉回去,趔趄着步子将他拽向一片茂密的苇丛,接着又像平时开玩笑那样把他紧紧地揽到了怀里。
“耍滑儿是不是?听人家说,你把六年级的课文都背过了……”
后面的话他听不清了。少年的他心中涌动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他的脑袋挣扎似的躲避着她那软软隆起的前胸,害怕她像聊斋里的狐仙女儿一样勾走自己童子哥的魂儿。
“嗯,答应我。……完了事让你亲一下。”她最后的这句话声儿压得极低。
“不!”他拼命抵抗了一番,终于挣脱着跑出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军武认为自己并不单单是年少不解风情,他是出于乡村道德高压的担心。
芦仙儿的姐姐曾经让邻村一个小伙子沾了便宜,她的爸爸便率领乡亲,将那个小伙子打得死去活来,并送到县里坐了两年牢才算完事。当时的乡村,就将这事当成了对男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军武的母亲就告诫他:“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该沾女孩子的便宜。做了那事,被打死也没人可怜的。”
“傻瓜!”高大的张兴立刻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你亲就亲嘛,让我在旁边解一解眼馋也好!”
“呸!你竟敢偷看……”他啐了他一口,拣起书包回家了。
张兴是当时大队民兵连长的儿子,芦仙儿的爸爸则是大队支书。
五大三粗的张兴和俊美俏丽的芦仙儿都是村里“高干”的孩子,他们的脑袋笨得出奇。两个人十岁才上学,念起书来困难重重,降级是他们俩的拿手好戏。现在,俩人都快长成大人了,才念到六年级,与军武这样的毛头孩子同窗共学。
第二天,放学铃声没有给军武带来欢娱。
芦仙儿的班主任胡兰会把他叫到屋里,用那一贯令人反感的甜腻的声音问他:“你家那片苇塘,晚上不会有人去吧?”
“嗯。”他点了点头。
“芦仙儿同学是不是爱去那儿玩儿?”
“有时去。”他看看胡老师那副神秘的面孔,不知道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军武,”胡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亲热地说:“你就要升六年级了,我就要当你的班主任了。你很聪明,我对你明年升学满怀希望。”
升学,意味着农村孩子到县城去念书,这在军武的家乡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这几年,他们这所小学没有一个人能考入县中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也只够读乡办农中的水平。
当时中国还未流行“谢谢”二字,军武只能以用敬畏的眼神表示对胡老师的尊重。
“你为我做点事儿,”胡老师拿过一本考试成绩单递给他,“把这个抄一份儿。我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天已经黑下来。军武在油灯下趴了半天桌子,总算一笔一画地应付了这件苦差事。他去找胡老师交差。校园里却没了胡老师的影子。
“你找他干什么?”军武的班主任看到了他在院子里焦急地徘徊着,奇怪地问。
他十分不满地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嗯?”军武老师脸上突然出现了一种不安的神情。接着,他疾步走到六年级教室(这时,军武才知道胡老师还没给六年级的同学们放学)。不一会儿,军武看到满脸愤怒的张兴从教室里飞快地跑出来,一溜烟似的没了影。
天已经黑得难见人影了,估计小伙伴儿们的游戏早该结束了。军武闷闷不乐地撅着嘴走出了校园。
“胡老师你个禽兽,你不是人!”……
军武突然听到了远处张兴那声嘶力竭的骂人声。
他吃惊地跑去,发现自己家的苇塘边已经围满了人。
芦仙儿哭着依偎在她娘的怀里,衣衫不整的样子,在几个婶子大娘的护卫下往家里行走着。张兴骂人骂得已经没有力气了,那张嘴却依然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胡兰会已经被人们打翻在地,差不多到了奄奄一息的程度。
军武看见刚刚飞车而来的乡公安助理跨在自行车上与村支部书记谈判。
“我把人带走吧。”公安助理说。
“不行。”支部书记态度很坚决。
“在你这儿非出人命不可。”公安助理提醒。
“我就是要这个畜生的命。”支部书记脸儿绷得像一根弦。
“这种事不够死罪,我带到乡里为你出气还不成吗!”
两个人的谈判很艰难。直到答应了支部书记“五花大绑捆走”的要求,公安助理才象征性地往胡兰会身上搭了一根绳子,用生产队的小毛驴车拉走了事。
“真是作孽啊!”
“什么狗屁老师,纯粹是个流氓!”
“该杀的!”
……
胡兰会被带走之后军武再没见过他的面。他的班主任老师接着教了他六年级的课程。
开学第一天,老师问了军武一句话:“你知道胡老师去哪儿了吗?”他摇摇头说不知道。老师叹了气。大概是为了保护孩童的天真无邪,老师再没有对他说起这件事。
第二年,军武以第一名的成绩,破天荒地考取了县第一中学。发通知书那一天,学校里充满了格外喜庆的气氛。老师激动地将军武抱着举过头顶,大喊一声:“我的好弟子啊!”
这天晚上,老师告诉军武:胡兰会因为奸污女学生被判了5年徒刑,已经入狱一年了。
金榜题名并未给军武的命运带来任何转机,伴随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浪潮,土生土长的他自然叶落归根了。
苇塘的颜色由绿变黄,一片片的芦花儿盛开了。回乡的第一天,军武站在苇塘边,加入了生产队割苇子的人群。这时,张兴和芦仙儿从密匝匝的芦苇帐里走出来。看到拿了镰刀的军武,张兴脸上一副幸灾乐祸的心情:“嘿,别看你进城读了中学,还得回来接受我们再教育哪!”
; “军武,别搭理他。”芦仙儿轻轻地拍了拍军武的肩膀,算是安慰。她的个子长高了些,脸上已经没了当年那副清纯可人的表情,但容貌更加动人,昔日单纯甜美的少女已经被一个艳丽的美人取代了。她的一双眼睛无忧无虑的看了军武半天,不时暗暗送来一丝丝笑意。看来,往日的伤痛已经被日月抚平了。
冬天到了,部队来征兵。张兴依仗当民兵连长的爸爸,“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穿上了令人羡慕的黄军装。军武个子矮,目测时就被淘汰下来。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在选拔文艺兵的过程中,他用精彩的手风琴演奏获得了部队首长的认可,通过了体检,一套宽大的军衣穿到了他的身上。
送行的锣鼓敲响了,军武第一个跳上了军车。他看到芦仙儿搂着张兴抽抽答答地在车后面哭,禁不住抿嘴一乐,觉得这俩人早该是一对夫妻了。
到了部队的第一个夜晚,张兴挨着军武睡在了新兵连的长铺上。疲乏的军武刚刚闭上眼睛,张兴将一口臭嘴贴过来,悄悄地问:“喂,我和芦仙儿领了结婚证,能干那种事儿了吧!”
“哪种事?”
“这还不明白?”
“你没说清楚嘛!”
“嗯,就是、就是……唉,你真是个雏!”张兴失望地转过身去。
“啊哈……”军武假装打了一个呵欠,“你们早就在芦苇塘有过了吧。干了还问我?”
“没,没有……她让我……我不敢。”张兴低声地分辨着。
军武弄出了一阵鼾声。他对这种事毫无经验可谈。
结束了新兵训练的日子,张兴被分到炮兵连当了炮手,军武当了警卫排的警卫员。
春和日丽的一天,警卫排爬上了附近的制高点进行科目训练。军武第一次架起了远距离的望远镜,那小小的圆孔里立刻显现出了远处的美丽风景:山、树、河,瞬间闪过的一张张人脸……猛然间,远处一个村落的大街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接着是那张俊俏生动的脸。
“芦仙儿?”
“什么芦啊仙儿的,你的注意力放哪儿了?”班长冲他瞪起了眼睛。
他抱歉地朝班长做了个鬼脸,心里却嘀咕起来:俩人才离开三个月……
那几天,他发现张兴的脸儿拉得长长的,神情疲倦且沮丧。每到晚上,他总是请假出营房,说是看望同乡战友;回来的时候往往又超出时间让班长批评。他的这些举动证实了芦仙儿的真实存在。
军武不敢将这层窗户纸捅破。当兵这么短时间未婚妻就来探亲,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年末,备战的紧张形势加剧了亲属们来部队探亲的。芦仙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封电报来过,芦仙儿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喊叫的男婴闯入了营房。
哟?!军武看到这个孩子,吃了一惊。
她将两片红红的嘴唇凑近他的耳朵,几乎恳求地说:“今天晚上给我做了那些作业……”
“不!”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人家才念五年级,你们六年级的题我哪儿会做。”
“回来。”她猛地一下用手把他拉回去,趔趄着步子将他拽向一片茂密的苇丛,接着又像平时开玩笑那样把他紧紧地揽到了怀里。
“耍滑儿是不是?听人家说,你把六年级的课文都背过了……”
后面的话他听不清了。少年的他心中涌动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他的脑袋挣扎似的躲避着她那软软隆起的前胸,害怕她像聊斋里的狐仙女儿一样勾走自己童子哥的魂儿。
“嗯,答应我。……完了事让你亲一下。”她最后的这句话声儿压得极低。
“不!”他拼命抵抗了一番,终于挣脱着跑出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来,军武认为自己并不单单是年少不解风情,他是出于乡村道德高压的担心。
芦仙儿的姐姐曾经让邻村一个小伙子沾了便宜,她的爸爸便率领乡亲,将那个小伙子打得死去活来,并送到县里坐了两年牢才算完事。当时的乡村,就将这事当成了对男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军武的母亲就告诫他:“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该沾女孩子的便宜。做了那事,被打死也没人可怜的。”
“傻瓜!”高大的张兴立刻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你亲就亲嘛,让我在旁边解一解眼馋也好!”
“呸!你竟敢偷看……”他啐了他一口,拣起书包回家了。
张兴是当时大队民兵连长的儿子,芦仙儿的爸爸则是大队支书。
五大三粗的张兴和俊美俏丽的芦仙儿都是村里“高干”的孩子,他们的脑袋笨得出奇。两个人十岁才上学,念起书来困难重重,降级是他们俩的拿手好戏。现在,俩人都快长成大人了,才念到六年级,与军武这样的毛头孩子同窗共学。
第二天,放学铃声没有给军武带来欢娱。
芦仙儿的班主任胡兰会把他叫到屋里,用那一贯令人反感的甜腻的声音问他:“你家那片苇塘,晚上不会有人去吧?”
“嗯。”他点了点头。
“芦仙儿同学是不是爱去那儿玩儿?”
“有时去。”他看看胡老师那副神秘的面孔,不知道他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军武,”胡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亲热地说:“你就要升六年级了,我就要当你的班主任了。你很聪明,我对你明年升学满怀希望。”
升学,意味着农村孩子到县城去念书,这在军武的家乡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这几年,他们这所小学没有一个人能考入县中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也只够读乡办农中的水平。
当时中国还未流行“谢谢”二字,军武只能以用敬畏的眼神表示对胡老师的尊重。
“你为我做点事儿,”胡老师拿过一本考试成绩单递给他,“把这个抄一份儿。我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天已经黑下来。军武在油灯下趴了半天桌子,总算一笔一画地应付了这件苦差事。他去找胡老师交差。校园里却没了胡老师的影子。
“你找他干什么?”军武的班主任看到了他在院子里焦急地徘徊着,奇怪地问。
他十分不满地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嗯?”军武老师脸上突然出现了一种不安的神情。接着,他疾步走到六年级教室(这时,军武才知道胡老师还没给六年级的同学们放学)。不一会儿,军武看到满脸愤怒的张兴从教室里飞快地跑出来,一溜烟似的没了影。
天已经黑得难见人影了,估计小伙伴儿们的游戏早该结束了。军武闷闷不乐地撅着嘴走出了校园。
“胡老师你个禽兽,你不是人!”……
军武突然听到了远处张兴那声嘶力竭的骂人声。
他吃惊地跑去,发现自己家的苇塘边已经围满了人。
芦仙儿哭着依偎在她娘的怀里,衣衫不整的样子,在几个婶子大娘的护卫下往家里行走着。张兴骂人骂得已经没有力气了,那张嘴却依然艰难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胡兰会已经被人们打翻在地,差不多到了奄奄一息的程度。
军武看见刚刚飞车而来的乡公安助理跨在自行车上与村支部书记谈判。
“我把人带走吧。”公安助理说。
“不行。”支部书记态度很坚决。
“在你这儿非出人命不可。”公安助理提醒。
“我就是要这个畜生的命。”支部书记脸儿绷得像一根弦。
“这种事不够死罪,我带到乡里为你出气还不成吗!”
两个人的谈判很艰难。直到答应了支部书记“五花大绑捆走”的要求,公安助理才象征性地往胡兰会身上搭了一根绳子,用生产队的小毛驴车拉走了事。
“真是作孽啊!”
“什么狗屁老师,纯粹是个流氓!”
“该杀的!”
……
胡兰会被带走之后军武再没见过他的面。他的班主任老师接着教了他六年级的课程。
开学第一天,老师问了军武一句话:“你知道胡老师去哪儿了吗?”他摇摇头说不知道。老师叹了气。大概是为了保护孩童的天真无邪,老师再没有对他说起这件事。
第二年,军武以第一名的成绩,破天荒地考取了县第一中学。发通知书那一天,学校里充满了格外喜庆的气氛。老师激动地将军武抱着举过头顶,大喊一声:“我的好弟子啊!”
这天晚上,老师告诉军武:胡兰会因为奸污女学生被判了5年徒刑,已经入狱一年了。
金榜题名并未给军武的命运带来任何转机,伴随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浪潮,土生土长的他自然叶落归根了。
苇塘的颜色由绿变黄,一片片的芦花儿盛开了。回乡的第一天,军武站在苇塘边,加入了生产队割苇子的人群。这时,张兴和芦仙儿从密匝匝的芦苇帐里走出来。看到拿了镰刀的军武,张兴脸上一副幸灾乐祸的心情:“嘿,别看你进城读了中学,还得回来接受我们再教育哪!”
; “军武,别搭理他。”芦仙儿轻轻地拍了拍军武的肩膀,算是安慰。她的个子长高了些,脸上已经没了当年那副清纯可人的表情,但容貌更加动人,昔日单纯甜美的少女已经被一个艳丽的美人取代了。她的一双眼睛无忧无虑的看了军武半天,不时暗暗送来一丝丝笑意。看来,往日的伤痛已经被日月抚平了。
冬天到了,部队来征兵。张兴依仗当民兵连长的爸爸,“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穿上了令人羡慕的黄军装。军武个子矮,目测时就被淘汰下来。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在选拔文艺兵的过程中,他用精彩的手风琴演奏获得了部队首长的认可,通过了体检,一套宽大的军衣穿到了他的身上。
送行的锣鼓敲响了,军武第一个跳上了军车。他看到芦仙儿搂着张兴抽抽答答地在车后面哭,禁不住抿嘴一乐,觉得这俩人早该是一对夫妻了。
到了部队的第一个夜晚,张兴挨着军武睡在了新兵连的长铺上。疲乏的军武刚刚闭上眼睛,张兴将一口臭嘴贴过来,悄悄地问:“喂,我和芦仙儿领了结婚证,能干那种事儿了吧!”
“哪种事?”
“这还不明白?”
“你没说清楚嘛!”
“嗯,就是、就是……唉,你真是个雏!”张兴失望地转过身去。
“啊哈……”军武假装打了一个呵欠,“你们早就在芦苇塘有过了吧。干了还问我?”
“没,没有……她让我……我不敢。”张兴低声地分辨着。
军武弄出了一阵鼾声。他对这种事毫无经验可谈。
结束了新兵训练的日子,张兴被分到炮兵连当了炮手,军武当了警卫排的警卫员。
春和日丽的一天,警卫排爬上了附近的制高点进行科目训练。军武第一次架起了远距离的望远镜,那小小的圆孔里立刻显现出了远处的美丽风景:山、树、河,瞬间闪过的一张张人脸……猛然间,远处一个村落的大街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接着是那张俊俏生动的脸。
“芦仙儿?”
“什么芦啊仙儿的,你的注意力放哪儿了?”班长冲他瞪起了眼睛。
他抱歉地朝班长做了个鬼脸,心里却嘀咕起来:俩人才离开三个月……
那几天,他发现张兴的脸儿拉得长长的,神情疲倦且沮丧。每到晚上,他总是请假出营房,说是看望同乡战友;回来的时候往往又超出时间让班长批评。他的这些举动证实了芦仙儿的真实存在。
军武不敢将这层窗户纸捅破。当兵这么短时间未婚妻就来探亲,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年末,备战的紧张形势加剧了亲属们来部队探亲的。芦仙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封电报来过,芦仙儿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喊叫的男婴闯入了营房。
哟?!军武看到这个孩子,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