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宇,你是个厚道人!你是个厚道人啊!”
可能是因为过于激动,崇绮的脸色一下子涨红起来。
“鲲宇,别人把你毁成这样,你都一句话没说!你这个肚量,就非常人可比!”
听到崇绮对自己一下子换了称呼,林义哲知道崇绮是要向自己吐露心声,是以凝神倾听起来。
“鲲宇可知,王庆祺那贼子,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崇绮哽咽道,“此贼竟然敢发如此狠毒之言我那苦命的女儿啊!”
崇绮说到伤心处,一时间流泪不止。
看到崇绮流下泪来,林义哲知道他伤心于阿鲁特皇后的“流产”,赶紧劝解道“崇公节哀,切不可过于悲伤,对身子不好。”
林义哲当然知道皇后“流产”的真相是什么(主意就是他出的),但他不敢确定崇绮也知道真相。
王庆祺被当街凌迟处死后,坊间震动,皆以为是王庆祺上的那个皇后和林义哲有一腿的折子传到了皇后那里,致使皇后“因怒生癫”而流产,崇绮因此恨王庆祺入骨。林义哲听说当王庆祺被凌迟后,崇绮曾派仆人前去买王庆祺的肉回家喂狗,可见所恨之深。
而外间对王庆祺上这个作死的折子的原因一直很是不解,甚至有人怀疑王庆祺的背后有人主使,但林义哲多方打探消息后知道,上这个折子,确确实实是王庆祺自己的主意。
根据了解的情况,林义哲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大体上推断出,同治皇帝和王庆祺,应该是一对“好基友”。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搞男风一直在士大夫中间蔚然成风,从汉代开始。到明代达于鼎盛(明朝是典型的“以治天下”),清代亦长盛不衰。由于同治皇帝是一个“双性恋”,男女一概通吃,除了宠爱王庆祺之外,最心爱的人便是阿鲁特皇后,王庆祺对阿鲁特皇后分了皇帝的宠爱一直心怀嫉恨,是以在同治皇帝死后,便上折子诋毁皇后的名声,想要置她于死地。
至于把自己牵连进去,和皇后扯到一起。一方面是出于“清流”对自己这个士林叛徒的本能憎恨,另一方面便是借自己觐见皇太后皇帝讲述西国孝道使皇后感化转性这个事编出骇人听闻的八卦故事,以求达到轰动效果,激怒皇太后好对付自己。
但王庆祺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个折子不但没有能撼动皇后和自己分毫,反而把自己和全家乃至三族的性命全都丢掉了。
尽管王庆祺已死,但他这个折子造成的“轰动效应”还在,并且给了皇后和她的父亲崇绮以巨大的刺激。
崇绮一时间悲伤难禁,竟自垂头大哭起来。
“小人!贼子!纵是千刀万剐。也解不了我心头之恨!”
林义哲看着崇绮悲愤莫名的样子,知道时机已到,该让他明白,谁才是最可恨的人了。
“崇公可知。王庆祺这狗贼去了一个,还会再有,若辈是杀不尽斩不绝的。”
听了林义哲的话,崇绮猛地抬起了头。收了泪水,直直地看着林义哲。
“鲲宇何出此言?”
“崇公乃博学鸿儒,熟读经史。晚辈请教崇公,前明之亡,亡于何辈之手?”林义哲问道。
“前明乃是亡于流贼之手。”崇绮不明白林义哲因何问起前朝的灭亡原因来,不由得愣了一下,“难道鲲宇另有高见?”
“前明之亡,非仅为李自成、张献忠之诸流贼,那班空言塞责、见风使舵的奸臣佞幸!”林义哲沉声道,“那魏藻德,即今日之王庆祺也!”
听到林义哲提到魏藻德,崇绮立时明白了过来。
魏藻德是顺天通州人。崇祯十三年举进士。殿试时崇桢皇帝思得异才,复召四十八人于文华殿,问:“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魏藻德即以“知耻”对,又自叙十一年守通州的功劳。崇桢皇帝很高兴,于是擢置[海岸线文学网]了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日渐浩大。赛尚阿再次受命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赛尚阿两次受命钦差大臣,足以说明赛尚阿在清廷所受到的相当的重视了。
然而赛尚阿的老将出马并没有使清廷如释重负,事实上太平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赛尚阿几经转战围剿虽然小有收获,但最终没有挽回一败涂地的命运,成为太平军的手下败将。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随着太平军攻入长沙,并沿途吸收兵力五六万人,大大增强了进攻的实力,使清廷极为惶恐且震怒。从此,赛尚阿走进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在言官的参劾下,他先是被摘去顶戴花翎,革职拿问,随后即押解回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他的三个儿子也受株连,均被革职。崇绮就是在那时被革去了工部主事官衔。
赛尚阿本来因失职重罪被军机处和刑部联合判处了极刑,但在军务紧急的用人之际而最终获得释放。后随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办理巡防事务。经过几年的效力赎罪,1861年(咸丰十一年),赛尚阿被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而今,赛尚阿已然是风烛残年卧病在床,不能再为朝廷效力了。
对于父亲受到的打击,崇绮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当年兵败,非是赛老大人才具不足,指挥失当,而是兵力单弱,难有作为。那班书生空喊进剿,临事却无一人敢挺身而出,只知妄言诟詈,以图卸责!”林义哲道,“须知是谁保举赛老大人带兵的?兵败后又是谁落井下石的?不都是一辈人么?”
“鲲宇说的是”崇绮狠狠的一拳捶在了桌上,震得几个杯盘在桌上跳了起来。
“恨不能尽诛此辈!”崇绮咬牙切齿的说道。
听到崇绮的话,林义哲知道他的目的已然达到,便适时的止住了话头,避免崇绮受的刺激过于剧烈。
“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让崇公见笑了。”
“哪里哪里。我与鲲宇一见如故,是以才能如此掏心窝子的说话。”崇绮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立时回过神来,笑着说道。
崇绮亲手取过酒壶,给林义哲斟满酒杯,二人随即举杯对饮,重又边吃边畅谈起来。经过了刚才的这一番肺腑之谈,二人都感觉比之前要亲近了许多。
宴罢,崇绮又延请林义哲至书房闲谈良久。直至傍晚,林义哲告辞时,崇绮尚觉意犹未尽。
送走了林义哲,崇绮又回到书房。翻开了一本《明史》,找到了这样的文字:
“演为人既庸且刻。恶副都御史房可壮、河南道张煊不受属,因会推阁臣谗于帝,可壮等六人俱下吏。王应熊召至。旋放还,演有力焉。”
“自延儒罢后,帝最倚信演。台省附延儒者。尽趋演门。当是时,国势累卵,中外举知其不支。演无所筹画,顾以贿闻。及李自成陷陕西,逼山西,廷议撤宁远吴三桂兵入守山海关,策应京师。帝意亦然之,演持不可。后帝决计行之,三桂始用海船渡辽民入关,往返者再,而贼已陷宣、大矣。演惧不自安,引疾求罢。诏许之,赐道里费五十金,彩币四表里,乘传行。”
“演既谢事,蓟辽总督王永吉上疏力诋其罪,请置之典刑,给事中汪惟效、孙承泽亦极论之。演入辞,谓佐理无状,罪当死。帝怒曰:‘汝一死不足蔽辜!’叱之去。演赀多,不能遽行。贼陷京师,与魏藻德等俱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四月八日,已得释。十二日,自成将东御三桂,虑诸大臣为后患,尽杀之。”
看到“演赀多,不能遽行。贼陷京师,与魏藻德等俱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这一段文字,崇绮不由得心中满是对陈演的鄙视之意。
“藻德居位,一无建白,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十七年二月,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驻天津,而命方岳贡驻济宁,盖欲出太子南京,俾先清道路也。有言百官不可令出,出即潜遁者,遂止不行。”
“及演罢,藻德遂为首辅。同事者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皆新入政府,莫能补救。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严刑捶拷,藻德受刑不过,言家有女甚美,愿献贼为婢妾,贼取其女污之后即以为营妓,任由军士辱。藻德虽献女,而贼益轻之,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复逮其子追征,诉言:‘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贼挥刃斩之。”
看完了这段关于魏藻德的文字,崇绮恨恨的骂道:“真是百死难赎其辜!”
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当年的悲惨遭遇和女儿所受的王庆祺的诋毁诟辱,崇绮的心里压抑许久的怒火又一次升腾起来。
父亲的前途,自己的前途,女儿的前途,全都毁在了这帮人手中!
“此辈小人,我与尔等誓不两立!”崇绮在心中暗道。
他知道,哪怕是为了父亲,为了女儿,为了他自己,他也要和这些人斗下去!
“我倒要看看,你们这班小人贼子,到底是杀得尽还是杀不尽!”崇绮紧握着拳头,沉声说道。
此时,林义哲已然回到了自己的寓所,晚洗完毕之后,躺在了床上。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他此时的头脑仍是异常清醒,毫无睡意。
他在脑中,一遍一遍地过着白天和崇绮说过的话。
他相信,如果这些话,通过崇绮传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清流们的那个“藩镇”的毒计,便可以破了!
想到这里,林义哲感到心中分外的舒畅,他深吸了一口气,望了望窗外皎洁的月光,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可能是因为过于激动,崇绮的脸色一下子涨红起来。
“鲲宇,别人把你毁成这样,你都一句话没说!你这个肚量,就非常人可比!”
听到崇绮对自己一下子换了称呼,林义哲知道崇绮是要向自己吐露心声,是以凝神倾听起来。
“鲲宇可知,王庆祺那贼子,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崇绮哽咽道,“此贼竟然敢发如此狠毒之言我那苦命的女儿啊!”
崇绮说到伤心处,一时间流泪不止。
看到崇绮流下泪来,林义哲知道他伤心于阿鲁特皇后的“流产”,赶紧劝解道“崇公节哀,切不可过于悲伤,对身子不好。”
林义哲当然知道皇后“流产”的真相是什么(主意就是他出的),但他不敢确定崇绮也知道真相。
王庆祺被当街凌迟处死后,坊间震动,皆以为是王庆祺上的那个皇后和林义哲有一腿的折子传到了皇后那里,致使皇后“因怒生癫”而流产,崇绮因此恨王庆祺入骨。林义哲听说当王庆祺被凌迟后,崇绮曾派仆人前去买王庆祺的肉回家喂狗,可见所恨之深。
而外间对王庆祺上这个作死的折子的原因一直很是不解,甚至有人怀疑王庆祺的背后有人主使,但林义哲多方打探消息后知道,上这个折子,确确实实是王庆祺自己的主意。
根据了解的情况,林义哲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大体上推断出,同治皇帝和王庆祺,应该是一对“好基友”。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搞男风一直在士大夫中间蔚然成风,从汉代开始。到明代达于鼎盛(明朝是典型的“以治天下”),清代亦长盛不衰。由于同治皇帝是一个“双性恋”,男女一概通吃,除了宠爱王庆祺之外,最心爱的人便是阿鲁特皇后,王庆祺对阿鲁特皇后分了皇帝的宠爱一直心怀嫉恨,是以在同治皇帝死后,便上折子诋毁皇后的名声,想要置她于死地。
至于把自己牵连进去,和皇后扯到一起。一方面是出于“清流”对自己这个士林叛徒的本能憎恨,另一方面便是借自己觐见皇太后皇帝讲述西国孝道使皇后感化转性这个事编出骇人听闻的八卦故事,以求达到轰动效果,激怒皇太后好对付自己。
但王庆祺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个折子不但没有能撼动皇后和自己分毫,反而把自己和全家乃至三族的性命全都丢掉了。
尽管王庆祺已死,但他这个折子造成的“轰动效应”还在,并且给了皇后和她的父亲崇绮以巨大的刺激。
崇绮一时间悲伤难禁,竟自垂头大哭起来。
“小人!贼子!纵是千刀万剐。也解不了我心头之恨!”
林义哲看着崇绮悲愤莫名的样子,知道时机已到,该让他明白,谁才是最可恨的人了。
“崇公可知。王庆祺这狗贼去了一个,还会再有,若辈是杀不尽斩不绝的。”
听了林义哲的话,崇绮猛地抬起了头。收了泪水,直直地看着林义哲。
“鲲宇何出此言?”
“崇公乃博学鸿儒,熟读经史。晚辈请教崇公,前明之亡,亡于何辈之手?”林义哲问道。
“前明乃是亡于流贼之手。”崇绮不明白林义哲因何问起前朝的灭亡原因来,不由得愣了一下,“难道鲲宇另有高见?”
“前明之亡,非仅为李自成、张献忠之诸流贼,那班空言塞责、见风使舵的奸臣佞幸!”林义哲沉声道,“那魏藻德,即今日之王庆祺也!”
听到林义哲提到魏藻德,崇绮立时明白了过来。
魏藻德是顺天通州人。崇祯十三年举进士。殿试时崇桢皇帝思得异才,复召四十八人于文华殿,问:“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魏藻德即以“知耻”对,又自叙十一年守通州的功劳。崇桢皇帝很高兴,于是擢置[海岸线文学网]了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日渐浩大。赛尚阿再次受命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赛尚阿两次受命钦差大臣,足以说明赛尚阿在清廷所受到的相当的重视了。
然而赛尚阿的老将出马并没有使清廷如释重负,事实上太平军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赛尚阿几经转战围剿虽然小有收获,但最终没有挽回一败涂地的命运,成为太平军的手下败将。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随着太平军攻入长沙,并沿途吸收兵力五六万人,大大增强了进攻的实力,使清廷极为惶恐且震怒。从此,赛尚阿走进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在言官的参劾下,他先是被摘去顶戴花翎,革职拿问,随后即押解回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他的三个儿子也受株连,均被革职。崇绮就是在那时被革去了工部主事官衔。
赛尚阿本来因失职重罪被军机处和刑部联合判处了极刑,但在军务紧急的用人之际而最终获得释放。后随御前大臣僧格林沁办理巡防事务。经过几年的效力赎罪,1861年(咸丰十一年),赛尚阿被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而今,赛尚阿已然是风烛残年卧病在床,不能再为朝廷效力了。
对于父亲受到的打击,崇绮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当年兵败,非是赛老大人才具不足,指挥失当,而是兵力单弱,难有作为。那班书生空喊进剿,临事却无一人敢挺身而出,只知妄言诟詈,以图卸责!”林义哲道,“须知是谁保举赛老大人带兵的?兵败后又是谁落井下石的?不都是一辈人么?”
“鲲宇说的是”崇绮狠狠的一拳捶在了桌上,震得几个杯盘在桌上跳了起来。
“恨不能尽诛此辈!”崇绮咬牙切齿的说道。
听到崇绮的话,林义哲知道他的目的已然达到,便适时的止住了话头,避免崇绮受的刺激过于剧烈。
“说了些不中听的话,让崇公见笑了。”
“哪里哪里。我与鲲宇一见如故,是以才能如此掏心窝子的说话。”崇绮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立时回过神来,笑着说道。
崇绮亲手取过酒壶,给林义哲斟满酒杯,二人随即举杯对饮,重又边吃边畅谈起来。经过了刚才的这一番肺腑之谈,二人都感觉比之前要亲近了许多。
宴罢,崇绮又延请林义哲至书房闲谈良久。直至傍晚,林义哲告辞时,崇绮尚觉意犹未尽。
送走了林义哲,崇绮又回到书房。翻开了一本《明史》,找到了这样的文字:
“演为人既庸且刻。恶副都御史房可壮、河南道张煊不受属,因会推阁臣谗于帝,可壮等六人俱下吏。王应熊召至。旋放还,演有力焉。”
“自延儒罢后,帝最倚信演。台省附延儒者。尽趋演门。当是时,国势累卵,中外举知其不支。演无所筹画,顾以贿闻。及李自成陷陕西,逼山西,廷议撤宁远吴三桂兵入守山海关,策应京师。帝意亦然之,演持不可。后帝决计行之,三桂始用海船渡辽民入关,往返者再,而贼已陷宣、大矣。演惧不自安,引疾求罢。诏许之,赐道里费五十金,彩币四表里,乘传行。”
“演既谢事,蓟辽总督王永吉上疏力诋其罪,请置之典刑,给事中汪惟效、孙承泽亦极论之。演入辞,谓佐理无状,罪当死。帝怒曰:‘汝一死不足蔽辜!’叱之去。演赀多,不能遽行。贼陷京师,与魏藻德等俱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四月八日,已得释。十二日,自成将东御三桂,虑诸大臣为后患,尽杀之。”
看到“演赀多,不能遽行。贼陷京师,与魏藻德等俱被执,系贼将刘宗敏营中。其日献银四万,贼喜,不加刑”这一段文字,崇绮不由得心中满是对陈演的鄙视之意。
“藻德居位,一无建白,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十七年二月,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总督河道、屯田、练兵诸事,驻天津,而命方岳贡驻济宁,盖欲出太子南京,俾先清道路也。有言百官不可令出,出即潜遁者,遂止不行。”
“及演罢,藻德遂为首辅。同事者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皆新入政府,莫能补救。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严刑捶拷,藻德受刑不过,言家有女甚美,愿献贼为婢妾,贼取其女污之后即以为营妓,任由军士辱。藻德虽献女,而贼益轻之,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复逮其子追征,诉言:‘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贼挥刃斩之。”
看完了这段关于魏藻德的文字,崇绮恨恨的骂道:“真是百死难赎其辜!”
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当年的悲惨遭遇和女儿所受的王庆祺的诋毁诟辱,崇绮的心里压抑许久的怒火又一次升腾起来。
父亲的前途,自己的前途,女儿的前途,全都毁在了这帮人手中!
“此辈小人,我与尔等誓不两立!”崇绮在心中暗道。
他知道,哪怕是为了父亲,为了女儿,为了他自己,他也要和这些人斗下去!
“我倒要看看,你们这班小人贼子,到底是杀得尽还是杀不尽!”崇绮紧握着拳头,沉声说道。
此时,林义哲已然回到了自己的寓所,晚洗完毕之后,躺在了床上。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他此时的头脑仍是异常清醒,毫无睡意。
他在脑中,一遍一遍地过着白天和崇绮说过的话。
他相信,如果这些话,通过崇绮传到慈禧太后的耳朵里,清流们的那个“藩镇”的毒计,便可以破了!
想到这里,林义哲感到心中分外的舒畅,他深吸了一口气,望了望窗外皎洁的月光,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