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都市言情 风流雨打去 正文 34.第三十三章 滑向深渊 3

正文 34.第三十三章 滑向深渊 3

小说:风流雨打去| 作者:金月| 类别:都市言情

    又一个星期后中午,六个法院的同志,身穿制服,在二个便服中年人的带领下来到六一的家,六一中午刚下班,问其情况,原来,××单位带法院的人来查封房子,追雅琳的欠款,六一把离婚手续一摊,对其说明情况,一位制服公然信口雌黄,说在办事处办的离婚无效,要去他们法院判的才算,便要六一交出房产证,不然要强行执行,等等。六一一下怒火冲天,质问其人:“你身为法官,懂不懂法,谁给你说办事处的离婚不算数!只有你们法院办的才算数,你这是放屁,今若要强制执行,那,对不起,老子反告你私闯民宅,干扰破坏人民的正常生活,要封,老子就跟电影《红旗谱》中的朱老巩一样,提刀拼命护房,哪个敢上,老子就是一刀,你不想话,老子也不活了,为法律正义而战……”六一火焰冲天,怒发冲冠,对方自知理亏,灰溜溜地走了,走时还丢下一句话:“小子,你别太猖狂,总有收拾你的时候”。六一大怒,回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敢动老子一根毫毛,当中柱背,只要你没把老子整死,你一家人,大大小小一个也别想活……”,骂是骂了,气却还没出够,晚上雅琳摸回来,六一连她一起骂:“你干的好事,叫你别赌博,你不听,今天老子不硬一点,差点要给老了门上贴封条,封条都带来了,还盖了章的,老子看他几爷子敢,只要贴,老子就撕,再贴,老子就给他一刀,请他龟儿子上西天……”。雅琳不说一句话,低下头等六一愤怒发泄完后才轻轻说一句:“他们找到我,我也没得法”。

    “是啊,要钱没得,要命一条,他们找到你,你就说你下岗失业了,要这钱,就给法院打工,每天法院上班,挣钱抵债好了……”说得雅琳反而“卟哧”一声笑起来,人啊,苦中也有乐趣的啊。

    终于雅琳走了,走的头一晚上对六一讲,她要跟她爸回山西老家,六一想,她走出去躲一下债也好。第二天一早雅琳爬起来匆匆就走,六一紧忙爬起床,象以往她每次出远门一样,用自行车送一送,谁知一出门就看不到她,六一骑车追到她父母亲家门口,也没见她半点踪影,六一一下明白,自己又遭她耍了,她说的是假话,她究竟走的哪里条路呢?六一实在不知道,心头一下也空捞捞的,骑自行车四处转半个小时,天已大明,街上人来人往,找她已不可能,只好回家生闷气。往昔的岁月,叫人怎么能轻易忘记?从相识相爱到分手,似乎是造一个转折复句,一句就概括完人青春的历程,她走了,自己还得过,还有责任。把儿子叫醒,给他煮个鸡蛋,打发上学走后,自己骑车到河边拣奇石,拣石头是假象,而内心深处如这汹涌澎湃的青衣江,一江都是流动的昔日画面,一江都是低声的鸣咽,一江都是流动的泪水。此后一直没有她的半点消息,她同鸟飞走了一样,其间倒有几个债主找上门来。六一说:“连我都不知道她跑哪里去了,你们去找,也帮我找一下?”债主却怀疑六一话的真实性,地段治保来过说,雅琳本人不来领,我们就要注销。六一无可奈何回答:“当然,该注销,给她领的钱,她都不要了,就算了。”走的第二个月便注销,六一为她拼命奔波也只帮她挣两个月的麻将钱。转眼到年关了,外出的人也纷纷返家,债主们也时不时在六一门前探头探脑的,腊月三十日下午打发走最后一位债主,六一才如释重负,吃年饭。年前饭跟平常一样简单,一碗猪头肉、一碗萝卜,热腾腾的刚端上桌,电话响了,六一拿过电话一听,立即沉下脸来,原来医院告知,雅琳住市医院,肿瘤科,六一立马放下碗,带上儿子立即骑自行车赶到市医院,肿瘤科6楼23号门,推开门,只见雅琳躺在床上,脸肿如发酵的馒头又白又肿,边上是流泪的岳母,雅琳腿肿得脱不下裤子,打针都是用剪刀绞开的。雅琳一见六一依旧不理不睬,似有深仇大恨,六一放下给她买的糖(雅琳爱吃糖)问其母,其母把六一拉到外边,哭兮兮地说:“没救了,她得的是癌症,我们请了最好的医生,看了都说迟了,没救了……”六一忙跑到值班室一见雅琳病床号上写的是淋巴癌晚期,问了值班医生回答,治迟了,若早一点,放射、化疗是没问题的,可惜啊,可惜。六一急忙又冲进病房问雅琳:“你得了病,咋不回来,咋不去治?”

    “没钱咋治!”声音不大都很坚定。

    “你什么时候发现病的?”

    “8月底,开始我腋窝底下长一包小包,我认为是蚊子咬的,没在意,过了几天,疱长大了,豌豆大我还是没去看,直到有葫豆大了,我才到川医去看,……看了没钱治,我就请农民土方法烧灯花,虽知越烧越凶,迅速长大,现一身都肿了,才5个月……”钱,钱、钱,命相连,没有钱,在当代只有死路一条。当前改革认为二大失误,一就是医疗制度的改革,说是市场化,不叫市场化,叫乱七八糟自由化。是历史的退步,几十年的老工人的公费医疗,现在没了,药品、医疗费、手术费、统统涨价,工人下岗无生计哪还住得起医院?别说穷人住不起医院,连一些清廉一点的大官都有被赶出医院的危险。前不久报上记录四川文联大作家艾芜沙汀,因单位无钱交费(个人交费更是承受不起,差一点被省医院撵出去。省报报导震惊世界,香港文艺界捐款,九十高龄的世界级大作家巴金也捐款救二位大作家)这二位大作家,一位是厅级干部,一位是副省长级干部都差一点被赶出省医院,有如此遭遇,何况百姓,况且二老还是老革命,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为社会主义大唱赞歌,不能这样对待名家!巴金在四川万一没有钱也会享受此待遇——撵出医院?天大的笑话!这是改革的第一个误区,至少是不成熟的地方。

    雅琳住了一周,立急转到康复医院,因为钱少,开销少,六一开始每天骑自行车跑到十里郊外的老年康复医院去探望,风雨无阻,每日给雅琳熬点鱼汤、鸡汤,买点水果,反正她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治不了病,治不了命,只好尽点心而已。有几天,她想出去,六一推她朝外走,她叫六一把她推到乡医院,想找医生救命,帮治。可这病大医院都治不好,乡村医生又奈何其哉。6月7日夜12点,雅琳终于走了,永远地走了。这一夜特别黑,特别的长,特别的恐怖,特别的冷,冷到心底深处。这天早上正是儿子高考的日子。六一咬牙坚持用笑脸应付儿子,其妹帮雅琳安排下火葬,医院的一切费用均是她父母所给,六一只买了点吃的用的而已。等儿子高考完了,才把此事告诉儿子。并在公墓买一壁墓安葬。本来六一准备买一方地安葬的,雅娟说,儿子读大学要钱,活人要紧,没钱读不起书的。要埋,等儿子大学毕业有成就,有钱,重新买一个好地重新安葬。何必现在最困难的时候买呢,壁墓也不错,凑到一块,热闹些。六一一听觉得言之有理,于是照办,少花一半钱。这就是第二个问题,教育产业。历史如镜,千古骂名遗臭万代。一个大学生一年至少一万,而一般工人不吃不喝一年出才挣一万,六一退休每月400多元,一年才5千多元。但儿子又不能不读书,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不说,当前生存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大学本科文凭,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各招工招人单位是后用低文凭的,所以这项产业还得继续和发展,哪怕用血肉筑城,也得筑,这是中国老百姓望子成龙和生存竞争的必要。

    就在六一那天到火葬场办了手续时,见一辆救护车也开进了殡仪馆。不知又死了个什么人。要在平时,六一躲都躲不赢,可今天不怕,反正身处在火葬场,见多了,还怕什么?侧头张望,是否又是一位癌症患者?只见救护车门打开,先跳下一白衣男子,接着担架抬出一白床单盖得严严实实的尸体,后边跟一个抹眼泪的中年妇女牵一个七八岁梳羊角小辫的小姑娘,怀里还抱一个吃奶的娃娃,两个抬担架的轻车熟路,把尸体抬到屋檐下,然后抽去单架,揭走白床单,跳上救护车,“轰”的一声开走了。中年妇女哭着对女儿喊:“秋菊,喊爸,喊爸”。小姑娘哭泣泣地喊:“爸、爸……”

    “唉!”有人答应,骇了六一一跳,此刻谁愿意当尸体?六一掉头四望,不见有人走动,答应,再仔细看尸体,又骇一大跳只见“尸体”手颤颤微微举起,摸小姑娘的头,声音还在喉咙里打转:“唉”,尸体居然活了。这是大白天,若是晚上,六一肯定爬起来就跑。既然活了就该送医院,六一上前问情况,准备给医院打个电话,再派辆救护车来。那中年妇女哭诉:我们是乐至县的民工,陈毅元帅的老乡,到这个地方修房子,得了病住进医院,原指望王三乡挣点钱回来给娃娃交书学费,没想到钱没挣到,病到挣到了。我听到消息,卖了家里的二头猪,二间房子,又借了亲戚舅子老表的钱,一共凑起9千元赶来,想花点钱,只要人在就好办,哪晓得这药费比老虎还凶,一天千儿八百的,咋个遭得住?听说是血癌,又治不好,老王也不想活,怕把家拖垮,实在没得法了。医院没钱不给治不给药,还叫出院。老王就叫拉回家,回家几百里人家没得钱哪个干哟,拉回工棚,老板又不答应,说是人一走茶就凉,没得丝毫关系得了。没得法,老王又才喊救护车拉到这儿烧了,裹一布包好带回乐至回老家去。这样除了水份,只剩骨灰轻些,带得起走……”正说着走来一位八叉胡烧尸工,长期在炉前烧尸体,脸黑红黑红的,眼睛阴森森的闪鬼火一样的磷光,绿莹莹的有点吓人。王三乡喘喘气对他说:“老师傅,救我一下嘛。”八叉胡冷冷地问:“我又不是医生,我咋个救得了你呢?”

    “你立马就把我烧了嘛!”

    “唉?你还没死,我咋个敢把你活活烧死!你是在整我去坐牢房,吃二三三哟,再说活的烧,不痛么?”

    “长痛不如短痛,反正都是那条路,爬高烟冲,还麻烦你老人家积阴德,烧了我,没得钱。下世变牛变马还你。”

    “算了,算了,你们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前几天就有一个昏死的人也被家里人送来烧,幸好,我有经验,干了二十年了,死人活人,老子比医生还看得准。医生戴啥子听诊器,老子眼睛就是x光,温度计,活人身上有光,死人身上无光。别人看不出来,老子是独眼龙吊墨——一眼即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