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都市言情 风流雨打去 正文 7.第六章 种花半道 1

正文 7.第六章 种花半道 1

小说:风流雨打去| 作者:金月| 类别:都市言情

    友谊的鲜花一旦注入狡诈的水份就会枯萎.——谚语

    孔子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话错。可以问孔子,你妈呢?难养乎?你女儿呢,孙女呢,难养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不也是男人么,男人女人性别差,但人格不差,男人女人,身体是有一定的差异,但自然是公平的,男人力气大搞生产主角,女人怀孕生育吃不少苦难,长寿一点。男人粗旷,女人温柔,男人胆大,女人心细,要讲忠贞女人也跟男人一样。不能只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男的就可以三妻四妾养小蜜、泡妞。潘金莲坏,难道皇帝就好?有的反而更加忠诚,有情有义,象山鹿姑娘,令六一终生难忘,六一遇到一位女军医,真令人感慨万千,六一和民族女军医认识算起来不短,也有五六年了,可仅仅是萍水相逢,一眨眼便各奔东西。那是市里举办文学表彰会,六一开会一贯低调,身缩边边,会完了就吃饭。六一牢记《增广》教训,“见官没向前,做客莫在后”,早早与四五个“好吃鬼”占边上一桌等人一座齐便首先开始大吃大喝。虽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因六一这帮人既无官又无钱,更无势的三无文人,地位低下,谁也不愿以“好吃鬼”穷人队伍为伍。先来的官有人伴,后来的官有人接,尬尴的场面出现了,其他的酒桌都坐满了,而六一这桌仍四五人相视而望,每桌八人,人不够,菜不上,咋吃?正在这“危难”之际,只见二位女军官欣然飘临,不顾其他桌的热情招呼,径直走到六一“好吃鬼”这桌坐下,人一多可以吃了,六一心头连连感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前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要得成,杯杯先劝做官人。冷眼一望,尽皆如此,不少人都端酒装孙子去劝酒,献殷情,讨好当官的。六一这桌也有三人如此,其余同桌互敬而已。喝酒吃肉,看人生滋味。酒足饭饱后,屁股一拍各奔东西,而不知人家姓啥,与己无关的事,六一一惯不愿记,就是别人介绍了也要想把它忘记,六一认为,大脑是个仓库,堆的乱七八糟反而紊乱,不如只记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而己。第二次见面也是一次偶然,六一到文化局创作办公室,找台主任,台主任不在,恰好这位女军医坐在那里等,六一掉头就走。一晃又是三四年了,六一下岗了,时间多了,闲暇写点文章,那女军官是民族文学家,研究格萨尔王。见面次数虽不多,耳闻目睹六一的窘异,日子过得艰难,同情心油然而生,民族的豪爽性格,使她决定为民分忧,帮助一下六一。在一次茶会上卓玛花军医突然向六一提出“你种得来花,为什么不租点地来种?”

    “我下岗了,哪有钱?”

    “我投资,你来种,输光了一分钱没有也没关系。”

    六一一听,当然好,不花自己一分钱,有老板投资无风险,自己也爱好园艺,于是点头同意。卓玛花又问:“要多少钱?”六一想都不想就说:“这我要看你做多大的规模,如果自己整整小一点,摸着石头过河,先做实验田一样,稳打稳扎,那就花不了多少钱。”六一节约惯了,虽自己不出钱,也要为她着想。

    “要多少钱?”

    “我整的话,大概二三千元就可以了。”实验田能要多少呢?

    “好,我给你三千元。”

    “不忙,不忙,钱以后再说,我现在还是得准备一下。”六一不想收人家女同志的钱,收了就要行动,而咋行动六一虽有想法,但还没推敲一下,制定一个规划,还有地点选在哪里?怎么样生产销售,用货,肥料,工具,房屋等,一系列问题都来了,不认真规划一下是不行的。台上不知什么时候讲完。台下开始自己的创业主旋律。

    有了投资者,六一接下来认真调查分析,一个企业一个作坊的存在,首先你要有市场,谁来生产?谁来销售?自己一个人显然是不够的。自己的劳力是可以,但花园花卉要守,不能叫卓玛花女同志一个人守,自己也不可能天天晚上守吧,自己还有自己写作的任务和爱好。销售呢,自己虽然认识不少的人,可大都是文艺界的朋友,而这些人大都是吹拉弹唱,写字画画,嘴上功夫,要卖花显然不对路,得找一个既是花工又善于销售,有广大销售渠道的人,这人是谁,就是牛国庆。牛国庆是六一的老同行,他是云母厂的老花工,最近也下岗了。相交十几年了,他的根雕、奇石、假山盆景作品都看过,的确不错。可他一个小木箱从不打开,里边装的是什么?六一好奇心特重,问过几次,他总一笑了之,越这样神秘就越想弄清,是精心制作的艺术珍品?金银宝贝?

    昨天国庆节也是他的生日,六一提酒上门,酒酣耳热问及此物,牛国庆眼圈一红,泪水盈盈在眼眶里转。他拿出小木箱打开,只见一件猩红色旧毛背心。肩胛已磨破起线头,胸前有几个大小如镍币壹分、贰分、伍分般的洞,样式陈旧简单,毛线粗糙低质多处起团,伸手一摸还戳手,现垃圾箱捡的都比这好。可他为啥把这破玩意当宝贝珍藏?国庆长长舒口气慢慢讲来:1965年我15岁离开万县到雨城云母厂当学徒工,身边只有一床破被、一张草席、一个脸盆。母亲送我至码头,我上船,船刚离开岸二尺宽了,母亲突然脱下身上这件毛背心猛往船上一扔说:“快,穿上……”后边的话被风吹断,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似哭。我抓起还热嘟嘟的带有母亲的体温,想再扔过去,已经不行了,船离岸更远了,情更近了。风大,母亲就不冷么,我一把抓起毛衣裹成团想扔上岸,晚了,船儿不留情的加速前进,离岸远了,毛衣轻飘飘的,扔不上码头,只能掉在汹涌澎湃的江里。低头突然发现水在涌动,抬头天空云层也在涌动变形,泪水流下,心就象翻滚的长江水,滔滔东去……船走了多远,母亲一直站在江边码头上象一尊雕像,母亲想什么我不知道,现已作古,但38年前母亲送别的情景如昨天一样……

    啊,一件不起眼的毛背心竟有这般沉重的故事和浓厚的母爱深情。六一被深深地感动了,一时无语。

    通过这件事,六一真正认识了牛国庆,有孝心的人可靠程度大,加上他干了三十年花工有技术,他的儿子也在干花工,有路子,搭上他三人合力成绳,岂有不成之理,什么困难问题不可以解决呢?

    找到牛国庆,两人一谈即合,于是立即开始找地。地不是那么好找的,六一与牛国庆骑车跑遍雨城市周围,不是太远就是缺肥少料,再不就是价廉物次,总之没有谈拢。最后在甘家坝找到一块地,有一亩,地主是一寡妇姓甘,此人又瘦又高,开明大义十分勤劳,一谈即合,她不要钱只愿入伙,这正中六一下怀,这样又可节约一笔钱。接下来即动工,首先是买竹子插篱芭,六一与牛国庆跑到周公山张湾,找农民谈好,1角钱一根,并先交100元定金,农民便开始砍竹子,三天后六一估计竹子砍好了,六一与牛国庆骑车赶去验收,农民却诉苦说竹子涨价,劳动力涨价,请人不好请,言下之意,竹子也要涨价,六一当然不干,说好了的并且签了合同的,咋说变就变,如同儿戏,可农民有农民的道理,合同算个毬,老子什么合同都敢签,只要先拿到钱,拿到了钱至于干不干,干多干少,那是另一回事,反正我先拿了100元,钱啦用了,买盐巴,打酱油,买粮吃了。你要钱我没得,你要竹子可以,加价每根加2分,加成1角2分一根就干。牛国庆一听农民诉苦十分同情,主动提出加3分,每根1角3。六一大吃一惊牛国庆你咋谈的生意,明明是农民趁机敲诈我们,我带你一道去,谈生意,你不仅不维护自己,反而帮到他人说话,他这话连农民老张也吃惊瞪大眼睛直瞄他。事到头,六一只好快刀切乱麻即制止国庆的胡言乱语又打断老张的漫天要价的空间说:“不说了,我这样按你说的每根1角2,你明天召集人来砍,三天后我们来看货,货到一齐比钱。如果你想再加价,一不进情理二不可能,我就不打官司,但也可以拿100元的竹子走,另外就在你们这个地方,码得多得很的竹子,不需要你砍,就直接去买也是1角2一根,并且比你砍的粗壮,码的整齐,干就干,不干我就拿100元的货走”。

    “干,干,干。”农民这回满意了,因为有竹子的三家都是这个价,生意当然自己做,一共是3千根竹子,360元呢“你后天来,一定令你满意,你要把钱带来哟。”钱,在农民老张的眼里比天还大。谈好,一出来六一便指责牛国庆:“叫你出来谈生意,你咋个谈说谈的,反到帮人家说去了,还说个逑啊。”

    “嘿,我做亏本生意,我都不晓得咋个的,他一说请工不容易,这我有同感啊,请人工钱每天不少于10元,跟我请人一样,我昏昏冲冲的就答应了,我不是谈生意的材料,以后还是你谈我不开腔了。”六一听后哭笑不得,也更加了解牛国庆作为老工人的纯朴可爱。

    两天后六一带上钱约牛国庆又一次骑车赶到张湾,竹子砍好捆好了但竹子质量参差不齐,有青的,有干黄枯的。六一要挑青的,但牛国庆却说“干黄的好,坚固耐久。”六一想青的到干黄的有一段时间,这样子就等于延长竹杆朽烂的时间了么,怎么还是干黄枯的好呢?可人家是老师傅,总有点道理吧,于是不再坚持由他挑选,他尽选干枯的竹子。码好象一堆干柴。码好等汽车,农民老张就要钱,六一说:“合同上写好的,由你包运到场地再给钱咋现在就给,不行?”老张脸向牛国庆,希望他再次发言,可这回他学乖了,把头扫向一边不言语,老张头没奈何,只好跑出去打电话找车。一会儿又来说车说好了,但车费要加不然不来。六一更干脆:“我不管,反正到场,我点钱给你,至于驾驶员收你多少跟我没关系,你想给他一百二百,一分都不给都是你的事,与我无关。”这下老张头头上流汗了,半响才吐真言:“开车子的是我侄女婿,价钱好说,但过路费50元你该出嘛。”“出啊,咋个不出呢,360元里头就包含了一切费用,你想吃饭洗脚,玩小姐的费用都在里边由你支配,只不过都要等到竹子运到场地才给你。”六一一席话把老张头抵个结结实实,老张头无语。一会汽车来了,老张头说:“六师傅,你真正是一个精明人,上车呢我是个老头,请你们帮上一下该可以了吧?”

    〖kg2〗“好说,好说”六一这回点头,牛国庆、六一、老张三人一会儿把二三十捆竹子三千根统统搬上车,老张头又说:“没事了,汽车只能坐二人,多了要罚款,你把钱给我了吧。”  “不行,我跟你坐车上,牛师傅骑自行车后头来都行”  “哎,何必呢,反正货都装上车了,还有怪扯?”老张头坚持要现钱,这回六一更坚定,拖不下去的是他而不是自己,于是坦白告诉:“过收费站,一是你给钱,二是你是本地人,说好了的出去才给钱,先不要我给你钱。你一个电话,收费站找一个理由把我扣留了,找谁去?你别东想西想的,一切按合同规矩办,货到场不少你一分钱”说完拍拍包包,老张头眼瞅瞅六一鼓起的包包,叹口气:“我服了你,你不显山露水,但是精明得很,我都是老走江湖的人,一切都拿给你抓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