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三年耕而余一年之积,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储,虽水旱为灾,而人无菜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故也。——《隋书·食货志》
第一五八章
过了春分,开始种第一茬菜。这几天,接连刮了几天暖煦煦的东南风,气温回升的很快,但地温一直没上来,地边儿上,向阳的墙根下草芽儿刚刚放绿,河道里的柳树抽出了一片鹅黄的嫩芽。这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一早一晚,棉袄不敢下身。
昨天,市里下了通知,要求八里堡尽快把菜种上,一定要高标准,高效率。通知说,下一周,省委书记刘大年来八里堡视察工作。德厚有点发懵,啥事儿啊,你说种就种,懂不懂节气,懂不懂庄稼?
电话是老吕接的,德厚吃完了饭,过来问老吕,人上了几岁年纪儿,等于半个废物,兴许老吕耳朵背,没听明白呢。德厚过来的时候,明华坐在办公室,和水源云芝讨论种菜的事儿。
梅子回了市里,省农科所要报表,梅子还有层意思儿,给小萍选两件儿像样的衣裳,预备小萍最后的穿戴。梅子是个热心人,心疼小萍,也算给水源一点儿安慰。论起细心,云芝不及梅子。
水源没急于表态,他是农科所长,等于政府里的干部,当然听市里的安排,反过来说,正因为他是农科所长,更应该尊重科学。问题是他不想让八里堡受损失,一个农科所长不按规律办事儿,出了笑话,丢人不说,给八里堡当头浇一盆凉水,他又觉得太残酷。
水源冷着脸,明华着急地说:“水源,你说句话儿。”云芝知道水源想啥,笑笑说:“二姑,地温没上来,菜苗在拱棚里,还没放风呢,苗儿太嫩,最怕伤风。”德厚坐下,捻了一根烟,抽了几口,问:“老吕,谁来的电话?”明华说:“市政府冯副秘书长。”
德厚看了老吕一眼,“老吕,到底听清楚了没有,你可别假传圣旨。”老吕刚要张口,明华说:“我核实了一遍,没错儿。”德厚说:“还是听科学的吧,市里当不了科学的家。明华,还是老办法,给几个小组长放天假,咱俩躲得远远的。管他谁来呢,谁来也得尊重科学。”
明华摇头苦笑着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德厚叔,咱们再想别的辙吧。”水源想了半天,说:“云芝,咱们在棚里做个试验,行就行,不行再说。今天咱们先栽几个小棚儿,过一宿,结果就出来了。”
水源点了钟富小组,钟富人上了年纪,办事儿老到,钟富领着几个社员在地里只应着。水源云芝德厚三个人进了拱棚,拱棚挺大,太阳一晒,棚里热烘烘的。云芝看了墙上的温度计,水源问:“多少度?”云芝说:“摄氏27°C。”水源点头说:“把棚口放放,通通风。”德厚扯开了口子,一阵凉风进来了。
外边一片干巴巴的黄土,拱棚里汪着一片茸茸的绿,像铺了一块绿毡。几畦儿毛茸茸的西红柿,几畦儿绿汪汪辣椒,几畦儿紫微微的茄子,苗子管理的好,长得很旺势。德厚心疼地说:“水源,把这几铺苗子祸害了咋办?能不听市里的吗,咱可就这点家当。”
水源没吱声,轻轻提起两颗幼苗,手心里握着一绺儿嫩白的根须,“云芝,咱们在棚里做保温杯。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云芝点头,吩咐德厚说:“多找些报纸,几把小铲子。让外边的预备好薄膜、棚杆,放好线,苗儿出来了,抓紧栽,最好找些草帘子,破被子褥子,晚上保暖。”德厚点头走了。
云芝问:“行吗?”水源说:“根系没问题,要紧的不能冻了嫩芽。保温杯做得高一点儿,一是挡风,二是防倒伏。”德厚抱进一摞报纸,云芝说:“把几个小组长找来,一块儿跟着做。”德厚骂咧咧地说:“狗屁干部,光想着自己的脸面,不为老百姓想想。”
云芝抿着嘴巴,差点儿笑出声来。组里的人马进了棚子,大家七手八脚往杯里摁苗子,德厚反复嘱咐说:“仔细着点儿,多放些姥娘土。古人咋说的,移树无时,不让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听明白了吧?”云芝暗暗称奇,刘德厚说的跟清代陈淏天《花镜》上的一样,心说,千万别小看了农村人,德厚叔懂得不老少呢。
铺了一层地膜,把一个个保温杯埋进土里压实,上边罩了拱棚儿,水源还是不放心,拱棚上面又附了一层,钟富不愿意了,说:“水源,忒浪费了吧,不定收回本钱来呢。”水源说:“地膜是提温用的,拱棚是保温用的。温度保住了,才能生长。揭棚的时候,小心点儿,能用两季儿。”德厚瞪了钟富一眼,说:“就知道瞎咧咧,不懂科学!”
第一五八章
过了春分,开始种第一茬菜。这几天,接连刮了几天暖煦煦的东南风,气温回升的很快,但地温一直没上来,地边儿上,向阳的墙根下草芽儿刚刚放绿,河道里的柳树抽出了一片鹅黄的嫩芽。这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一早一晚,棉袄不敢下身。
昨天,市里下了通知,要求八里堡尽快把菜种上,一定要高标准,高效率。通知说,下一周,省委书记刘大年来八里堡视察工作。德厚有点发懵,啥事儿啊,你说种就种,懂不懂节气,懂不懂庄稼?
电话是老吕接的,德厚吃完了饭,过来问老吕,人上了几岁年纪儿,等于半个废物,兴许老吕耳朵背,没听明白呢。德厚过来的时候,明华坐在办公室,和水源云芝讨论种菜的事儿。
梅子回了市里,省农科所要报表,梅子还有层意思儿,给小萍选两件儿像样的衣裳,预备小萍最后的穿戴。梅子是个热心人,心疼小萍,也算给水源一点儿安慰。论起细心,云芝不及梅子。
水源没急于表态,他是农科所长,等于政府里的干部,当然听市里的安排,反过来说,正因为他是农科所长,更应该尊重科学。问题是他不想让八里堡受损失,一个农科所长不按规律办事儿,出了笑话,丢人不说,给八里堡当头浇一盆凉水,他又觉得太残酷。
水源冷着脸,明华着急地说:“水源,你说句话儿。”云芝知道水源想啥,笑笑说:“二姑,地温没上来,菜苗在拱棚里,还没放风呢,苗儿太嫩,最怕伤风。”德厚坐下,捻了一根烟,抽了几口,问:“老吕,谁来的电话?”明华说:“市政府冯副秘书长。”
德厚看了老吕一眼,“老吕,到底听清楚了没有,你可别假传圣旨。”老吕刚要张口,明华说:“我核实了一遍,没错儿。”德厚说:“还是听科学的吧,市里当不了科学的家。明华,还是老办法,给几个小组长放天假,咱俩躲得远远的。管他谁来呢,谁来也得尊重科学。”
明华摇头苦笑着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德厚叔,咱们再想别的辙吧。”水源想了半天,说:“云芝,咱们在棚里做个试验,行就行,不行再说。今天咱们先栽几个小棚儿,过一宿,结果就出来了。”
水源点了钟富小组,钟富人上了年纪,办事儿老到,钟富领着几个社员在地里只应着。水源云芝德厚三个人进了拱棚,拱棚挺大,太阳一晒,棚里热烘烘的。云芝看了墙上的温度计,水源问:“多少度?”云芝说:“摄氏27°C。”水源点头说:“把棚口放放,通通风。”德厚扯开了口子,一阵凉风进来了。
外边一片干巴巴的黄土,拱棚里汪着一片茸茸的绿,像铺了一块绿毡。几畦儿毛茸茸的西红柿,几畦儿绿汪汪辣椒,几畦儿紫微微的茄子,苗子管理的好,长得很旺势。德厚心疼地说:“水源,把这几铺苗子祸害了咋办?能不听市里的吗,咱可就这点家当。”
水源没吱声,轻轻提起两颗幼苗,手心里握着一绺儿嫩白的根须,“云芝,咱们在棚里做保温杯。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云芝点头,吩咐德厚说:“多找些报纸,几把小铲子。让外边的预备好薄膜、棚杆,放好线,苗儿出来了,抓紧栽,最好找些草帘子,破被子褥子,晚上保暖。”德厚点头走了。
云芝问:“行吗?”水源说:“根系没问题,要紧的不能冻了嫩芽。保温杯做得高一点儿,一是挡风,二是防倒伏。”德厚抱进一摞报纸,云芝说:“把几个小组长找来,一块儿跟着做。”德厚骂咧咧地说:“狗屁干部,光想着自己的脸面,不为老百姓想想。”
云芝抿着嘴巴,差点儿笑出声来。组里的人马进了棚子,大家七手八脚往杯里摁苗子,德厚反复嘱咐说:“仔细着点儿,多放些姥娘土。古人咋说的,移树无时,不让树知,多留宿土,记取南枝。听明白了吧?”云芝暗暗称奇,刘德厚说的跟清代陈淏天《花镜》上的一样,心说,千万别小看了农村人,德厚叔懂得不老少呢。
铺了一层地膜,把一个个保温杯埋进土里压实,上边罩了拱棚儿,水源还是不放心,拱棚上面又附了一层,钟富不愿意了,说:“水源,忒浪费了吧,不定收回本钱来呢。”水源说:“地膜是提温用的,拱棚是保温用的。温度保住了,才能生长。揭棚的时候,小心点儿,能用两季儿。”德厚瞪了钟富一眼,说:“就知道瞎咧咧,不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