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里背着手出去了,时间长了,不到农村走走,心里不踏实。街上没看见几个人,刘和田家的小卖部向阳挡风,几个人蹲在地上说话,刘万里过去了,几个人立马把脸扭到墙上去了。
刘万里使劲咳嗽了一声,刘和田费了好大劲,才把脖子扭过来,站起来说:“刘区长,是您呢,咱还以为收古董的呢。”刘万里一愣,刘和田说:“前两天来了个收古董的,收了几把破椅子,还以为人家反悔了呢。”刘万里说:“都在这里扯闲篇子,地里没活儿了?”刘和田说:“活儿有的是,不想种了,化肥贵得没了边子,粮食不值钱。”
刘万里说:“中央文件下来了,农资价格肯定要降,农民不种地干什么。”和田吃地一笑,说:“中央说了不算。”刘万里生气地说:“刘和田,中央说了不算,你说了算?”刘和田说:“年年说减负,越减越重。八五年之前,中央没说减负,农民反倒没负担。”
刘万里刚要说啥,跟前的人走净了,刘和田拿着板凳儿进了小卖部。过来个娘们儿,老远说:“和田,借我五十块钱使使。”和田说:“借钱干啥,娶媳妇儿?”娘们说:“你大哥赊的化肥,人家找上门来了。”
刘和田拿出五十块钱,说:“跟大哥说,别买他的化肥了,埋在地里不化。过一天菊花过来送化肥。”娘们挑了刘万里一眼,装作不认得,问:“和田,你家来的亲戚?”刘和田说:“咱要有这么一门亲戚,我一天三炷香!”
刘万里走了几步,钟琪媳妇过来了,老远笑嘻嘻地说:“刘区长,快家里吧,您妹妹天天念叨您。”刘万里说:“跟三桂说,我给她捎来几件儿衣裳,在乡政府搁着呢,让她抱回去。”钟琪媳妇笑吟吟地说:“咱家里不富裕,拖累三桂了,这些年没少穿她嫂子的衣裳。”刘万里扭头走了。
明仁跟三官在天井里说话,三官媳妇端出一壶茶,问:“小萍咋样儿了?好年好月,偏偏得了不好的症候。”明仁说:“熬日子吧,精神头一天不济一天了。”三官媳妇说:“昨儿看见松年,两眼哭得核桃似的。松年命不济,半道上死了老婆,跟前有个知冷知热的闺女,孝顺他几年,也算没白养了小萍,谁知小萍也是不长久。”三官说:“你抽空儿看看小萍去,劝劝玉兰,玉兰也是命不济。”
三官媳妇在跟前坐下,说:“小满给小萍算了一卦,小满泪汪婆娑,没敢问。你没听说咋样儿?”明仁叹了一声说:“说是何家的林地不好,阴宅不安。”三官媳妇说:“算卦的没准头,小萍是出了嫁的闺女,和林地没瓜葛。”三官说:“咋能没关系,不管男人女人,都是何家的血脉,何家的男女没寿限。松年他娘没的时候,也就小萍这个年纪,松年媳妇没的那年四十一。”
三官媳妇疑惑地说:“这是咋说的,何家不是迁林了吗?我记得还找过风水先生呢。”明仁说:“老坟让水淹了,上回没起出来,迁出小萍娘一间坟。”三官媳妇红着眼圈儿说:“玉兰也是豆皮命,薄得透亮,嫁到你们董家,没过几年松快日子,土改定了个肮脏成分,文化大革命那几年,挨了多少批斗!娶了小萍,不是这病就是那灾,没过一天消停日子,好不容易儿女成人了,小萍又是个半路上的,撇下小龙,当奶奶的操多少心!”
三官叹息着说:“各归各命,谁也没办法,生在腊月里,就是挨冻的命,生在欠年里,就是挨饿的命。庄稼人,有几个命是顺溜的?忙你的去吧,我和明仁说说庄稼的事儿。”
两人说了几句话,刘万里进来了。三官明仁赶紧站起来让座,刘万里笑着说:“还是你们自在,亲家俩喝闲茶聊大天。”三官笑着说:“刘区长,您不在八里堡吗?有日子见不着您了,咱八里洼落在晚娘手里了。”刘万里说:“你们也像模像样弄点动静,我来住一阵子。”
三官说:“我和明仁正商量呢,给社员们筹划点事儿。”刘万里来了兴致,点头说:“快说说!”三官看了明仁一眼,说:“咱不是有几百亩桑园吗,这二年外贸形势不好,价钱上不去,一车好茧花,几个来回折腾,换不了几个钱。我们想弄个茧厂,缫丝、纺织、印染,弄好了,再上个成衣厂。想也是瞎想,不攥着几文大钱,英雄就成狗熊了。”
刘万里眼睛一亮,咧嘴一笑说:“我正愁八里洼没动静呢,一闹就闹个大的。钱不是大事儿,中央有文件有政策,政府贴息贷款,村里的闲散资金,可以想法利用起来。我担心的是技术,没人才,有钱也玩不转。”
三官说:“刘区长,您官僚了。钱没有,咱有人。您记得六和绸缎庄吧?”刘万里说:“听说过。”三官说:“开绸缎庄的是明仁的兄弟董明和,当初明和的产业大了去了,缫丝、印染、成衣店,出了段家胡同,往南一拐,半条街都是人家董家的铺面儿。”刘万里说:“好,你们商量商量,商量出个结果,跟我说一声,贷款区里给你们担保。”
刘万里使劲咳嗽了一声,刘和田费了好大劲,才把脖子扭过来,站起来说:“刘区长,是您呢,咱还以为收古董的呢。”刘万里一愣,刘和田说:“前两天来了个收古董的,收了几把破椅子,还以为人家反悔了呢。”刘万里说:“都在这里扯闲篇子,地里没活儿了?”刘和田说:“活儿有的是,不想种了,化肥贵得没了边子,粮食不值钱。”
刘万里说:“中央文件下来了,农资价格肯定要降,农民不种地干什么。”和田吃地一笑,说:“中央说了不算。”刘万里生气地说:“刘和田,中央说了不算,你说了算?”刘和田说:“年年说减负,越减越重。八五年之前,中央没说减负,农民反倒没负担。”
刘万里刚要说啥,跟前的人走净了,刘和田拿着板凳儿进了小卖部。过来个娘们儿,老远说:“和田,借我五十块钱使使。”和田说:“借钱干啥,娶媳妇儿?”娘们说:“你大哥赊的化肥,人家找上门来了。”
刘和田拿出五十块钱,说:“跟大哥说,别买他的化肥了,埋在地里不化。过一天菊花过来送化肥。”娘们挑了刘万里一眼,装作不认得,问:“和田,你家来的亲戚?”刘和田说:“咱要有这么一门亲戚,我一天三炷香!”
刘万里走了几步,钟琪媳妇过来了,老远笑嘻嘻地说:“刘区长,快家里吧,您妹妹天天念叨您。”刘万里说:“跟三桂说,我给她捎来几件儿衣裳,在乡政府搁着呢,让她抱回去。”钟琪媳妇笑吟吟地说:“咱家里不富裕,拖累三桂了,这些年没少穿她嫂子的衣裳。”刘万里扭头走了。
明仁跟三官在天井里说话,三官媳妇端出一壶茶,问:“小萍咋样儿了?好年好月,偏偏得了不好的症候。”明仁说:“熬日子吧,精神头一天不济一天了。”三官媳妇说:“昨儿看见松年,两眼哭得核桃似的。松年命不济,半道上死了老婆,跟前有个知冷知热的闺女,孝顺他几年,也算没白养了小萍,谁知小萍也是不长久。”三官说:“你抽空儿看看小萍去,劝劝玉兰,玉兰也是命不济。”
三官媳妇在跟前坐下,说:“小满给小萍算了一卦,小满泪汪婆娑,没敢问。你没听说咋样儿?”明仁叹了一声说:“说是何家的林地不好,阴宅不安。”三官媳妇说:“算卦的没准头,小萍是出了嫁的闺女,和林地没瓜葛。”三官说:“咋能没关系,不管男人女人,都是何家的血脉,何家的男女没寿限。松年他娘没的时候,也就小萍这个年纪,松年媳妇没的那年四十一。”
三官媳妇疑惑地说:“这是咋说的,何家不是迁林了吗?我记得还找过风水先生呢。”明仁说:“老坟让水淹了,上回没起出来,迁出小萍娘一间坟。”三官媳妇红着眼圈儿说:“玉兰也是豆皮命,薄得透亮,嫁到你们董家,没过几年松快日子,土改定了个肮脏成分,文化大革命那几年,挨了多少批斗!娶了小萍,不是这病就是那灾,没过一天消停日子,好不容易儿女成人了,小萍又是个半路上的,撇下小龙,当奶奶的操多少心!”
三官叹息着说:“各归各命,谁也没办法,生在腊月里,就是挨冻的命,生在欠年里,就是挨饿的命。庄稼人,有几个命是顺溜的?忙你的去吧,我和明仁说说庄稼的事儿。”
两人说了几句话,刘万里进来了。三官明仁赶紧站起来让座,刘万里笑着说:“还是你们自在,亲家俩喝闲茶聊大天。”三官笑着说:“刘区长,您不在八里堡吗?有日子见不着您了,咱八里洼落在晚娘手里了。”刘万里说:“你们也像模像样弄点动静,我来住一阵子。”
三官说:“我和明仁正商量呢,给社员们筹划点事儿。”刘万里来了兴致,点头说:“快说说!”三官看了明仁一眼,说:“咱不是有几百亩桑园吗,这二年外贸形势不好,价钱上不去,一车好茧花,几个来回折腾,换不了几个钱。我们想弄个茧厂,缫丝、纺织、印染,弄好了,再上个成衣厂。想也是瞎想,不攥着几文大钱,英雄就成狗熊了。”
刘万里眼睛一亮,咧嘴一笑说:“我正愁八里洼没动静呢,一闹就闹个大的。钱不是大事儿,中央有文件有政策,政府贴息贷款,村里的闲散资金,可以想法利用起来。我担心的是技术,没人才,有钱也玩不转。”
三官说:“刘区长,您官僚了。钱没有,咱有人。您记得六和绸缎庄吧?”刘万里说:“听说过。”三官说:“开绸缎庄的是明仁的兄弟董明和,当初明和的产业大了去了,缫丝、印染、成衣店,出了段家胡同,往南一拐,半条街都是人家董家的铺面儿。”刘万里说:“好,你们商量商量,商量出个结果,跟我说一声,贷款区里给你们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