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乐的妈妈每天都会帮明辉诵几个小时的经,她的两位好朋友也会帮明辉诵经。// .kyxsw. 快眼小说网//偶尔子乐的妈妈会来找子乐,看看子乐的情况。
这天子乐的妈妈又来看子乐,她看到子乐日渐消瘦的脸庞,很心疼。她摸了摸子乐的脸,看了看子乐的拇指,发现没有异样才放心。又看了看她上次买给子乐的手套,发现还是新的,于是她一再叮嘱子乐必须戴上手套帮明辉抹洗身子。
子乐想起那天明辉的妈妈的古怪行为,于是她问了妈妈,为什么当时明辉的妈妈不让她喝明辉喝剩的汤,后来自己喝的时候她又不再阻止。妈妈告诉她,按照当地的风俗,吃重病人吃剩下的东西是不好的,不单从科学上来讲是不好的,因为有些病是传染的。迷信的角度来说是吃了他的口水,会跟着这个人一起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妈妈没让你吃,但又不好说出这个风俗,但如果换了是她女儿,她是绝对不会让她女儿吃的,她太自私了。子乐听了妈妈的话,沉默了好大一会儿。
子乐见明辉的伤口有很长时间了,线口都长好了,该拆线了。但子乐不想带明辉去当地医院拆线,因为她知道来回折腾,明辉肯定吃不消的。于是子乐给一个叫黎玉芳的同学打电话说明了这个情况。黎玉芳是镇医院的一名医生,当天下午,黎玉芳就带着两个外科医生来到了明辉老家。一进到门就看到明辉躺在客厅的沙发上,连忙给明辉打了个招呼。明辉用陌生的眼神看着黎玉芳,好像不太认识她。其实在他和子乐结婚前,经常和玉芳打麻将,偶尔也一起喝茶,但这次看到玉芳,显然他不太记得她了,当玉芳给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这时候,明辉已经感觉到力不从心,只是躺在床上,让两位医生帮他拆线清洗伤口。
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这是个毗邻港澳的南方小镇,这里的人们在平安夜过得很隆重。大街上到处是闪亮的霓虹灯,有的地方还用发亮的霓虹灯管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平时一到平安夜,子乐他们一家三口会到处玩,会到处去看让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去吃西式圣诞大餐。
可是现在子乐知道外面的繁华和他们无关了,此时她正坐在床尾给明辉按摩脚底,子乐不禁想起明辉生病前的一幕幕开心的画面。在这平安夜里,哪怕没有钱,一家三口去街上吃一碗最便宜的馄饨面,都会让人感到格外的幸福。这对别人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现在对子乐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突然有一天,明辉发现自己身体疼痛难忍,吃东西也吃不下,排尿也感到不通畅,看到这情况,子乐立即打电话给玉芳,让玉芳叫一辆救护车过来,把明辉送到当地医院。
很快,救护车就到了明辉家门口,两个医生用担架把明辉抬上车,子乐跟着上了救护车,子乐担心明辉撑不到医院,于是告诉明辉,让他挺着,等他好了,他们就搬到丽园那里住。明辉轻轻地点了点头。
丽园的房子是明辉生病前的时候,子乐在赵红梅的提议下一起买的楼花。本来买的时候,子乐和赵红梅也只是想到用来投资,因为这个小区有很多外国人或者高收入人士在这里居住,租金高,而且刚好丽园当时搞促销,加上子乐认识一些朋友,用九三折的价格买下这个房子。因为房子还没有交付,当时也只是交了订金。子乐之所以特意告诉明辉,是希望激起明辉活下去的信心。
玉芳帮明辉办好了入院手续,明辉住进一个独立病房,明辉的神志一直都很清醒,但身体很难受。
明辉说想下地走一走,子乐就扶着明辉下地。谁知道明辉一下地就感觉到双腿完全无力,整个人直往下掉,幸好子乐立即把他扶稳。明辉绝望地对子乐说:“我肌肉萎缩了!”子乐听了很心酸,不过她还是违心的告诉明辉,并不是他的肌肉萎缩,主要是他这些天吃得少,没怎样出去走动,所以腿也没有力了,只要他身体一好,就没事了,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让他放心好了。听到子乐这么说,明辉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他相信子乐,就像相信他自己一样。
在医院里,明辉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这时候明辉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了,就算不懂医理的人,看到明辉都能感觉到明辉时日不多了。
子乐知道,该是准备后事的时候了,虽然她不想有这个结果,但她不能不面对现实。子乐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子乐立即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过来一趟。
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医院,子乐跟妈妈商量,她要为明辉准备后事,问妈妈应该怎样做。妈妈告诉子乐,首先得给明辉买两套寿衣,一套是穿在里面的白衣服,一套穿在外面的衣服。还提醒子乐,这些衣服必须是在傍晚前买的,这里没有人傍晚过后买的,当这个人走之前或者刚走的时候穿这寿衣就是最好的,而且不要让他在医院走,在家走才是最好的。
听到妈妈这么说,子乐立即让妈妈陪她去给明辉买寿衣。
镇上有一条街是专门卖寿衣的,子乐胆子小,从来都不敢从这条街走,这时候跟着妈妈,到了一家卖寿衣的店里,妈妈问了价格,直接买了两套衣服,一双鞋子和一个帽子。五百多块钱,价格有些高,但妈妈一改平时的作风,也没有跟别人砍价,只是让子乐给了钱就走了。
回到医院,因为怕明辉看到这些衣服不开心,所以她们小心翼翼的拿到医院不让明辉看到。回到医院已经五点了。
子乐犹豫着要不要这个时候接明辉回家,但医生告诉子乐,每天早上十点前才能办出院手续,况且现在明辉还在输着液,让子乐第二天一早才给明辉办出院手续。
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明辉感觉非常难受,因为他已经排不出尿了,子乐想起在省医院的时候,医生曾提醒过她,当明辉排不出尿的时候,代表瘤体已经扩散到这个部位,只有插尿管帮助排尿,于是子乐立即通知医生帮明辉插尿管。插了尿管后,立即看到有尿液从尿管那里排了出来。明辉舒了一口气,尿不出来的感觉非常难受。
医生看到明辉尿不出来,打算给明辉验肾功能。子乐问医生,这个时候验肾功能有意义吗?医生告诉子乐,估计作用应该不是很大,要不要验,随家属的意愿。
子乐已经知道,再检验什么也是多余的,她要求医生叫一辆救护车送明辉回去,因为她担心明辉在医院里离逝。但医生告诉她,因为明辉还没有办到出院证明,是不可以这样出院的,不然中途有事情,他们要负责任的,让子乐第二天一早给明辉办理出院证明后才可以出院。
子乐担心明辉随时会离开,于是她给明辉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明辉的妈妈,明辉现在可能会随时离开,所以她让明辉的妈妈立即赶到医院来,她担心明辉的妈妈不能见明辉最后一面。
明辉的妈妈告诉子乐,现在已经很晚了,从明辉妈妈的语气中,听得出来她并不太想出来。于是子乐跟她说,她可以开摩托车回去接她来。但明辉的妈妈还说现在天太黑了,也很晚了,还问子乐明天一早去行不行。子乐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再多说了。她挂了线,就在明辉的床边守着明辉。
第二天一早,玉芳来找子乐看看明辉的病情。子乐一看到玉芳上前两步搂着玉芳就哭了起来。玉芳轻轻的搂着子乐,一只手轻轻的拍着子乐的肩膀,自己也跟着流眼泪。这段压抑得太辛苦了,看到自己的同学,当年同宿舍的同学,子乐肆无忌惮的哭了出来。哭了一会儿,子乐抹了抹脸上的泪水,然后跟玉芳说,她准备等下接明辉出院,让玉芳帮她找一辆救护车,她要接明辉回家,她不想明辉在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
不一会儿,玉芳帮子乐叫了一辆救护车,让子乐先带明辉回去,其他的出院手续她帮子乐办,办完之后,所有的资料和钱拿到明辉家找子乐,一切安排妥当,明辉被抬上了救护车,明辉的爸爸也跟着上了救护车,子乐开着摩托车跟在后面,十来分钟后就到了明辉老家。
子乐立即和明辉的爸爸在前面准备,两个护工抬着担架把明辉抬到家里。
明辉的爸爸拿来一块大床板,用两张板凳支起来,放在客厅的中央,又在床板上铺一床棉被,然后让他们把明辉直接放到床板上,头朝门口方向放好,最后在明辉身上盖一床被子。
这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半,太阳正从东方慢慢地升起,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如日暮西山,阳光洒进明辉老家的院子里,却驱不散冬天的寒冷。
这天子乐的妈妈又来看子乐,她看到子乐日渐消瘦的脸庞,很心疼。她摸了摸子乐的脸,看了看子乐的拇指,发现没有异样才放心。又看了看她上次买给子乐的手套,发现还是新的,于是她一再叮嘱子乐必须戴上手套帮明辉抹洗身子。
子乐想起那天明辉的妈妈的古怪行为,于是她问了妈妈,为什么当时明辉的妈妈不让她喝明辉喝剩的汤,后来自己喝的时候她又不再阻止。妈妈告诉她,按照当地的风俗,吃重病人吃剩下的东西是不好的,不单从科学上来讲是不好的,因为有些病是传染的。迷信的角度来说是吃了他的口水,会跟着这个人一起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妈妈没让你吃,但又不好说出这个风俗,但如果换了是她女儿,她是绝对不会让她女儿吃的,她太自私了。子乐听了妈妈的话,沉默了好大一会儿。
子乐见明辉的伤口有很长时间了,线口都长好了,该拆线了。但子乐不想带明辉去当地医院拆线,因为她知道来回折腾,明辉肯定吃不消的。于是子乐给一个叫黎玉芳的同学打电话说明了这个情况。黎玉芳是镇医院的一名医生,当天下午,黎玉芳就带着两个外科医生来到了明辉老家。一进到门就看到明辉躺在客厅的沙发上,连忙给明辉打了个招呼。明辉用陌生的眼神看着黎玉芳,好像不太认识她。其实在他和子乐结婚前,经常和玉芳打麻将,偶尔也一起喝茶,但这次看到玉芳,显然他不太记得她了,当玉芳给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
这时候,明辉已经感觉到力不从心,只是躺在床上,让两位医生帮他拆线清洗伤口。
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这是个毗邻港澳的南方小镇,这里的人们在平安夜过得很隆重。大街上到处是闪亮的霓虹灯,有的地方还用发亮的霓虹灯管做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平时一到平安夜,子乐他们一家三口会到处玩,会到处去看让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去吃西式圣诞大餐。
可是现在子乐知道外面的繁华和他们无关了,此时她正坐在床尾给明辉按摩脚底,子乐不禁想起明辉生病前的一幕幕开心的画面。在这平安夜里,哪怕没有钱,一家三口去街上吃一碗最便宜的馄饨面,都会让人感到格外的幸福。这对别人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现在对子乐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突然有一天,明辉发现自己身体疼痛难忍,吃东西也吃不下,排尿也感到不通畅,看到这情况,子乐立即打电话给玉芳,让玉芳叫一辆救护车过来,把明辉送到当地医院。
很快,救护车就到了明辉家门口,两个医生用担架把明辉抬上车,子乐跟着上了救护车,子乐担心明辉撑不到医院,于是告诉明辉,让他挺着,等他好了,他们就搬到丽园那里住。明辉轻轻地点了点头。
丽园的房子是明辉生病前的时候,子乐在赵红梅的提议下一起买的楼花。本来买的时候,子乐和赵红梅也只是想到用来投资,因为这个小区有很多外国人或者高收入人士在这里居住,租金高,而且刚好丽园当时搞促销,加上子乐认识一些朋友,用九三折的价格买下这个房子。因为房子还没有交付,当时也只是交了订金。子乐之所以特意告诉明辉,是希望激起明辉活下去的信心。
玉芳帮明辉办好了入院手续,明辉住进一个独立病房,明辉的神志一直都很清醒,但身体很难受。
明辉说想下地走一走,子乐就扶着明辉下地。谁知道明辉一下地就感觉到双腿完全无力,整个人直往下掉,幸好子乐立即把他扶稳。明辉绝望地对子乐说:“我肌肉萎缩了!”子乐听了很心酸,不过她还是违心的告诉明辉,并不是他的肌肉萎缩,主要是他这些天吃得少,没怎样出去走动,所以腿也没有力了,只要他身体一好,就没事了,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让他放心好了。听到子乐这么说,明辉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他相信子乐,就像相信他自己一样。
在医院里,明辉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这时候明辉基本上只能躺在床上了,就算不懂医理的人,看到明辉都能感觉到明辉时日不多了。
子乐知道,该是准备后事的时候了,虽然她不想有这个结果,但她不能不面对现实。子乐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子乐立即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过来一趟。
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医院,子乐跟妈妈商量,她要为明辉准备后事,问妈妈应该怎样做。妈妈告诉子乐,首先得给明辉买两套寿衣,一套是穿在里面的白衣服,一套穿在外面的衣服。还提醒子乐,这些衣服必须是在傍晚前买的,这里没有人傍晚过后买的,当这个人走之前或者刚走的时候穿这寿衣就是最好的,而且不要让他在医院走,在家走才是最好的。
听到妈妈这么说,子乐立即让妈妈陪她去给明辉买寿衣。
镇上有一条街是专门卖寿衣的,子乐胆子小,从来都不敢从这条街走,这时候跟着妈妈,到了一家卖寿衣的店里,妈妈问了价格,直接买了两套衣服,一双鞋子和一个帽子。五百多块钱,价格有些高,但妈妈一改平时的作风,也没有跟别人砍价,只是让子乐给了钱就走了。
回到医院,因为怕明辉看到这些衣服不开心,所以她们小心翼翼的拿到医院不让明辉看到。回到医院已经五点了。
子乐犹豫着要不要这个时候接明辉回家,但医生告诉子乐,每天早上十点前才能办出院手续,况且现在明辉还在输着液,让子乐第二天一早才给明辉办出院手续。
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明辉感觉非常难受,因为他已经排不出尿了,子乐想起在省医院的时候,医生曾提醒过她,当明辉排不出尿的时候,代表瘤体已经扩散到这个部位,只有插尿管帮助排尿,于是子乐立即通知医生帮明辉插尿管。插了尿管后,立即看到有尿液从尿管那里排了出来。明辉舒了一口气,尿不出来的感觉非常难受。
医生看到明辉尿不出来,打算给明辉验肾功能。子乐问医生,这个时候验肾功能有意义吗?医生告诉子乐,估计作用应该不是很大,要不要验,随家属的意愿。
子乐已经知道,再检验什么也是多余的,她要求医生叫一辆救护车送明辉回去,因为她担心明辉在医院里离逝。但医生告诉她,因为明辉还没有办到出院证明,是不可以这样出院的,不然中途有事情,他们要负责任的,让子乐第二天一早给明辉办理出院证明后才可以出院。
子乐担心明辉随时会离开,于是她给明辉的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明辉的妈妈,明辉现在可能会随时离开,所以她让明辉的妈妈立即赶到医院来,她担心明辉的妈妈不能见明辉最后一面。
明辉的妈妈告诉子乐,现在已经很晚了,从明辉妈妈的语气中,听得出来她并不太想出来。于是子乐跟她说,她可以开摩托车回去接她来。但明辉的妈妈还说现在天太黑了,也很晚了,还问子乐明天一早去行不行。子乐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再多说了。她挂了线,就在明辉的床边守着明辉。
第二天一早,玉芳来找子乐看看明辉的病情。子乐一看到玉芳上前两步搂着玉芳就哭了起来。玉芳轻轻的搂着子乐,一只手轻轻的拍着子乐的肩膀,自己也跟着流眼泪。这段压抑得太辛苦了,看到自己的同学,当年同宿舍的同学,子乐肆无忌惮的哭了出来。哭了一会儿,子乐抹了抹脸上的泪水,然后跟玉芳说,她准备等下接明辉出院,让玉芳帮她找一辆救护车,她要接明辉回家,她不想明辉在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
不一会儿,玉芳帮子乐叫了一辆救护车,让子乐先带明辉回去,其他的出院手续她帮子乐办,办完之后,所有的资料和钱拿到明辉家找子乐,一切安排妥当,明辉被抬上了救护车,明辉的爸爸也跟着上了救护车,子乐开着摩托车跟在后面,十来分钟后就到了明辉老家。
子乐立即和明辉的爸爸在前面准备,两个护工抬着担架把明辉抬到家里。
明辉的爸爸拿来一块大床板,用两张板凳支起来,放在客厅的中央,又在床板上铺一床棉被,然后让他们把明辉直接放到床板上,头朝门口方向放好,最后在明辉身上盖一床被子。
这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半,太阳正从东方慢慢地升起,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如日暮西山,阳光洒进明辉老家的院子里,却驱不散冬天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