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正文 第918章 亚父徒夸计策长

正文 第918章 亚父徒夸计策长

小说: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类别:历史军事

    a href="a    朱高煦被骂傻了。

    人在碰到过于意外的情况时,难免会反应不过来。朱高煦从到大,除了他爹就没一个人这么声俱厉地骂过他,就连他爹也没把他骂得这么难堪。

    朱高煦呆了半晌,才又惊又怒地道:“你……你竟敢骂我?”

    跪在地上的孙陆也惊呆了,他仰起头,朦胧的一双眼睛敬畏地望着这位把汉王殿下骂得喷头的陈部院:“好胆!真太男人了!”

    “骂你?似你这般该骂,不骂你又骂哪个?”

    陈瑛气得脑上的青筋一鼓一鼓的,彻底失去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xx虽为xx,始终难获皇上宠,皇上有三子,三子之中,最者你,其次赵王,xx居末,这是xx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与你比拟的地方!

    既为xx,便是国之储君,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秋祭祀宗庙,有大庆典,陛见群臣,xx莫不随从于帝侧。你想那xx体,且有足疾,连行跪拜礼都需要搀扶,简直废人一个,皇上如何看得上?皇上每见一次,便增一份,久积怨,岂知皇上便不生易储之意?

    上次皇上北征,凯旋之后,往右顺去阅览百司奏犊,发现xx御案上的镇纸金狮被随意搁置于案侧,不心碰一下就会掉到地上,便教训xx,说:‘天下虽安,不可忘危,故事必谨,不谨而积之。将至大患。过必改,不改而积之。将至大坏,皆置危之道也。’

    不过是一方镇纸,真就摔了算是甚么?皇上题大做,对xx之由此可见一斑。这不就是你的机会么?皇上靖难。屡次濒于危急,皆受你的救援,及至御极称帝,反立了你的兄,皇上为此一直对你心怀歉疚,你该示之以能,怀之以柔,才能趁虚而入。

    你不想想,皇上登基之后久不立xx,为何?满朝文武屡请立储。皇上迟迟不允,为何?周王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兄弟,他率领各地藩王请立皇子为xx,皇上依旧拖延,为何?皇上乾纲独断,坚毅果决,既然立xx,却不驱你离京。为何?

    皇上北伐鞑靼,为何允你所请,携你同行,俟你一立战功,便允你所请,赐之以天策卫。你道皇上当真不明白这天策二字容易叫群臣百官做何遐想么?你在京里,出行居止,一应仪仗,规格已超过xx,横行街市。人人侧目,皇上最忌僭越之事,可解缙弹劾你,为何反受到皇上的责斥?

    储君储君,何谓储君?皇上千秋万岁之后,继而当国者,才是储君。xx情不为皇上所喜,才能不为皇上,且皇上秋鼎盛,xx体虚多病,恐怕反要走在皇上前头,如此怎能为储?皇孙瞻基虽受皇上宠,毕竟年幼,乃是一童子。

    事涉江山,千秋社稷,皇上安能不慎之又慎,如此种种,你还看不出来皇上是把你当储君之储君么?你纵然等不及,图大位,也该如放纸鸢,松驰有道,不可引起皇上的戒心,不可惹得皇上生厌。须知过犹不及呀,可你呢?你有天策卫在手,便想效仿李世民么?

    李世民把李渊的嫡子、嫡孙杀个光,李渊这江山纵是不想给他,还能给谁,可你呢?皇上尚未下定易储的决心,而且朝中尚有三皇子赵王在、且有皇太孙瞻基在,非得立你为储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如今解缙被贬,xx遭劾,我们宜当收敛,徐图缓进,谋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你急的什么?”

    陈瑛扭曲着脸庞,唾沫星子喷得朱高煦一脸都是,简直失礼已极,可这番话却把个朱高煦给骂醒了,朱高煦追悔莫及地道:“部院大人,王知错了。我……我如今该怎么办?”

    陈瑛惨笑一声,道:“还能怎么办?殿下您英明神武,又何须问计与瑛呢。老臣告辞!”

    陈瑛向朱高煦拱一拱手,返身便走。朱高煦急道:“部院大人,陈大人……”

    陈瑛充耳不闻,只是疾走,朱高煦追了两步,定在那里,气得额头绷起一道道蚯蚓似的青筋。

    不一时出得汉王,陈瑛面沉,走过去自卫手中接过马缰,一脚踩进马镫,扳鞍上时,终于忍不住仰天一声叹:“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想我陈瑛明一时,却错跟了汉王这个匹夫,嘿!只怕我这下场,要连范增都不如了……”

    ※※※※※※※※※※※※※※※※※※※※※※※※※※

    夏浔上,人来人往。

    探视的人群一拨接着一拨,夏浔躺在上,比平时还忙,不住地接受慰问,收受礼物。大都很体谅他,一见他被包得粽子似的,便会吓一大跳,然后赶紧就关切地叫他说话。

    夏浔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指指口,向人展示他木乃伊般的身体,大瞻仰遗容一般围着他。随后,坐在一旁的太xx御医文傲先生就会用他那饱含深情的磁嗓音,仿佛赵配音《动物世界》似的,声情并茂地给大进行一番解说。

    文傲是太医院院正文缔的兄弟,文缔是皇帝和皇后的首席御用医士,他的兄弟文傲就被拨给了xx。文傲倒没有夸大其辞,夏浔的伤的确很险。在他这等医术高明的人眼中,是没有什么外伤能够瞒过他们的,伤是自刺还是他伤,伤势是轻还是重,他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夏浔身上的伤的的确确是被人当面一刀疾劈下来所致,这一点不止从他的伤口上可以看出来,他那身净俐落一刀划破的内外几重衣衫也足以为证,不过那衣服已被应xx当作证物带走,随后转给了锦衣卫。

    夏浔的伤不重,而是险,锁骨处再重一分,就会削断骨头,口再深一分,就能伤到内,腹部若入一寸,就是个开膛破肚的下场,不可谓不凶险,他幸而不死,当真是侥天之幸。

    不过,既然伤势不重,为何这副德?

    文太医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是杨几位的要求。杨有三位诰命呢,尤其是茗儿,那可是当今皇上的,xx爷的姨娘,她们心疼丈夫,如临大敌的非要文太医妥善再妥善、慎重再慎重地照顾相公,文太医没有办法,只好把夏浔裹起来。

    这一下,杨几位都满意了,都觉得这位文太医真的很重视辅国公的伤势,对他也极其的客气。说起来,这位文傲文太医算是非常懂得病患及其属心理了。

    文太医跟复读机似的一遍遍地重复夏浔的伤势,说得口舌燥,好不容易把登探望的大官官都应付走了,急忙告罪一声下去休息,夏浔也累极了,应付客人实在比受了伤还辛苦,你话说的虽少,可人说话你得认真倾听吧,你得一直很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吧?人说得那么动容、那么深情,你得拍拍对方的手,还得用眼神和表情,努力做出一副感动和欣慰的表情吧?所以,xx先生真的累了。

    可他刚喘一口大气,还没合眼,徐姜就鬼鬼祟祟地钻了进来:“国公爷!”

    夏浔有气无力地道:“唔,啥事儿?”

    徐姜道:“国公爷,刚刚收到消息,郑和回来了!”

    “哦?”

    夏浔神大振,屈指算来,郑和这趟下南洋,有两年功夫了吧,一直音讯皆无的,想不到今天终于回来了。

    夏浔欣然道:“朝廷已经知道了么?”

    徐姜道:“还没有,咱们在海上有船,常常跑来跑去,比官速度还快。郑还没到福州,咱们就知道信儿了,所以立即传了回来!听说郑回来,随船有许多番邦的君主遣使来贡。”

    夏浔拍着x,呵呵笑道:“好,好!郑平安归来,大喜事x,又有各国使节齐集京城,看来皇上在xx是待不下去的,一俟得到消息,皇上必定启程返京。”

    夏浔想了想,又问:“那些人依旧留在原来的地方?”

    徐姜笑道:“不错,看样子,这些亡命之徒并不擅匿踪潜伏、行刺探听之道!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居然还留在原来的居处,不知道分散转移,换个地方。”

    夏浔点了点头,道:“锦衣卫的人还在盯着他们?他们没有发现你们吧?”

    徐姜道:“没有,我们很心。”

    夏浔点了点头,道:“很好,我们不需要做的太多,只需听着、看着,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不叫事情出咱们的掌控就好。告诉陈东一声,东厂那边也管,凡事莫xx手,过犹不及!”

    徐姜担心地道:“可是,这事儿真能指望锦衣卫么?”

    夏浔笑了笑道:“你放心,咱们只需要他准备好材料就行,纪纲……是个好厨子!”

    言犹未了,樱突兀地出现在口……

    ※※※※※※※※※※※※※※※※※※※※※※

    p:诚求月票推荐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