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正文 第689章 风尘仆仆

正文 第689章 风尘仆仆

小说: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类别:历史军事

    第689章 风尘仆仆

    夏浔回到彭庄的第二天,与妻子彭梓祺又举行了一次郑重的吊祭仪式,这一次只是彭内部族参与,饶是如此,因为排场甚是浩大,许多村民乃至城郊百姓也都眼看着的。

    三日之后,夏浔去了孝带,这才又带了一份厚礼,赶去齐王拜见齐王。

    齐王在王里早就首企盼着呢,照理说,不管多大的官儿,见了王爷都是君臣的礼节,到了青州他的藩国之内,就得晋见一番,可夏浔这个臣,实在比他这个君在朝廷上还有份量,人这次是回来奔丧祭祖的,要是不来拜见他,也说得过去。

    一向骄狂的齐王竟因此生忐忑,还好,夏浔对他一直都很有礼数,齐王大乐,在宫里摆开盛宴款待国公,两个人开开心心聊了半天,又了一番宫廷歌舞。夏浔给足了他面子,哄得齐王眉开眼笑,及至天将晚,夏浔才告辞离开,齐王一直把他送出宫,到了照壁前才停住。

    夏浔正要登车,一个近身卫就靠近来,声道:“禀报国公,已经查到高翔、钟沧海下落,这两个人在青州城呆不住,已然带了手下退到淄河店去了。”

    夏浔泰然道:“撤回监视的人,不用再理会他们!”

    夏浔登上车子,稳稳坐定,车马仪仗便启动了。

    夏浔这几天借着办吊丧仪礼,对彭庄又进行了一番大清扫,彭庄主没有说谎,彭庄确实没有什么犯禁的东西了。夏浔又作主,叫彭把庄后的密道全部填土堵死,如今的彭庄,就算是叫人掘地三尺,也查不出任何异样。

    在夏浔和彭梓祺的说服下,彭庄主业也断然决定取消与淮西总坛的联系,他答应的这般痛快,并不是因为这次危机,而是因为夏浔这姑爷的国公爷身份和彭置办下来的这么大的一份业。有恒产者,谁愿冒着被扣一顶造反帽子的风险,继续从事那刀头的生涯?

    姑爷说得对,就凭彭如今这么大的业,只要子孙争气,啥时候会没饭吃?如果子孙们不争气,就算把淮西教坛留给他们,除了给他们引来灭之灾,还有半点好处么?有鉴于此,彭庄主毅然决定,彻底切断与淮西教坛的联系,从此白莲教中,再无彭这字号。

    不过,彭庄主虽是彭如今这一辈儿的掌人,可是他的父执辈有些老对此还是有些想不通,白莲教明教一支,南彭北韩,两大教主x!祖宗基业,就这么白白放弃?可是彭大部分人都是拥护彭庄主这一决定的,而且继续保持这个身份,对彭来说,确实不是好事。

    想当年彭和尚在淮西起事,刻意在山东青州另立山,遣信子侄去山东发展,正是居安思危,确保一旦起事失败,能有一条退路,能保彭香火不绝。可是如今青州彭的身份已经不再那么保密,甚至引来了朝廷密探的注意,如果继续坚持己见,很可能给整个彭惹来灭顶之灾。

    有鉴于此,那些不愿放弃白莲教身份的彭人,自愿被彭庄主“放逐了”。

    简单地说,他们自立户了。

    彭分了,这些彭人从彭彻底分离出去,携带着分得的产自立户,条件是必须离开大明本土,往海外自谋发展。这两年彭的海外生意虽然主要是与日朝贸易,可是像吕宋、大琉球这些地方,也都是有联系的。

    这些分的彭人打算去琉球定居,琉球就是后来的xx,那儿已经有了许多大陆移民,而且在此前的海上贸易中,他们还结识了琉球较大的一支土著部落“台窝湾”部落的酋,这更有利于他们在那里发展,再立教。

    夏浔对此不置可否,既然他们已经与彭分离,连宗谱上都彻底切断了对他们的记载,从此以后就是同姓不同宗了,大明对琉球,现如今还没有官方统治,由他们去那儿自生自灭去吧。说不定无心xx柳,对汉人未必是件什么坏事。

    因为彭庄这边已经割得清清楚楚,唯一的只剩下蒲台林,而蒲台林又不是夏浔可以控的,所以夏浔虽身在青州,业已把主要力放在了蒲台。夏浔在青州,纪纲在金陵,双方的目的都在青州彭,却以浦台林为突破口,开始了一场遥控斗法!

    ※※※※※※※※※※※※※※※※※※※※※※※※※※

    蔑十方的脚还没好利索,推官大人气头上自监督着挨的那顿板子,手下人可真是一点不敢循,打得结结实实。他一手按着xx,横眉立眼的正在街头找人晦气,忽见久候的国公仪仗正迎面而来,连忙迎上去。

    一俟说明身份,老喷倒也没有擅作主张,而是请示了夏浔,车驾就停住了。夏浔掀开轿帘,看着车外,蔑总捕头也顾不得xx的痛楚了,在他几个手下惊叹的目光下,蔑总捕身轻如燕地飞到夏浔车前,行云流地跪了下去,清声亮嗓地道:“卑职青州总巡捕蔑十方,见过国公爷!”

    “哦,蔑捕头,呵呵,本国公记得你,当年本国公上招了贼,杀我的仆张十三,最先赶到本国公上斟察现场的两个巡检,就有你一个吧?”

    蔑十方又惊又喜,受宠若惊地道:“国公爷好记儿,竟然还记得卑职的名字!”

    夏浔笑道:“你这名儿,人但凡听过一话,哪那么容易就忘的?哦,赵溪沫赵推官如今还在青州做官么?”

    蔑十方忙道:“回国公爷的话,赵大人如今已经荣升了,现在济南按察使司任分道巡察一职。”

    夏浔哦了一声道:“副五品的官儿,果然高升了。你也不错,当年还只是一个巡检,如今已经做了青州总捕。”

    蔑十方咧了咧嘴,心道:“当年你还是个青州秀才呢,我如今见了你得跪着说话,你怎不说?”

    夏浔顿了顿道:“蔑总捕有什么事吗?”

    蔑十方这才说到正题:“国公爷,前方彭庄遭了贼,是卑职任上没有尽到责任。卑职特来向国公请罪,并向国公保证,卑职此后一定更加用心做事,严缉青州一切宵,绝不叫人再有滋扰彭庄的举动。”

    夏浔心道:“锦衣卫在这儿不敢亮出他们的身份,这些地方上的巡检捕快就大有用武之地,有他们用心护着,彭庄就能少了许多烦。”

    想到这里,夏浔便出笑颜,夸赞了他几句,把个蔑总捕美得飘飘仙,夏浔话风一转,又道:“你是总捕,左近地方,亦有权查缉,像淄河店x、尧山x,左近这些地方,也该好生打扫一下,要不然有些牛头马面还是要来生事的!”

    蔑十方听了国公爷的训示如奉纶音,立即拍着脯向夏浔保证。夏浔前脚刚走,在青州城里已经没有什么晦气好寻的蔑总捕就跟打了似的,领着大队人马跑去淄河店、尧山一带抓牛头马面了。

    夏浔回到彭庄时,徐姜刚从蒲台县回来。夏浔马上把他带进书房,徐姜禀报道:“林受了彭公子的警示,已经开始秘密销毁一切可疑证物!不过,卑职总觉得,锦衣卫在蒲台那边不像在青州这边一样有所忌惮,万一真叫他们抓住把柄,于国公可是大大的不利。”

    夏浔睨了他一眼,问道:“你有什么良策?”

    徐姜道:“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不如抢先下手,永绝后患!”

    夏浔心中何尝不曾起过这样的心思?从当年唐姚举造反那阵儿,他就知道林羽七一般的身份了,只是念着昔日一点香火之情,希望他们能安份,他也知道,如今天下安定,那班人不可能有起事的机会,这才放过了他,可谁想到,他们的身份居然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

    林羽七那班人的并不是什么正事,又不像彭一样,与自己有着如此近的,他的心中并没有太大的心理障碍,尤其让他担心的是,林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彭的身份,更知道彭背后的靠山是自己,他们或许不会因此再扯起大旗,蛊村夫民跟着他们造反,但是只要肆无忌惮起来,为非作歹的事情总是难免的。

    夏浔思忖良久,眼皮向下一抹,沉声道:“眼下,大敌当前,还得同舟共济;察其言,观其行,如果他们不知收敛……”

    徐姜点了点头,欣然应道:“卑职明白!”

    见夏浔别无吩咐了,徐姜道:“国公请早些歇息吧,卑职下去安排!”

    “等一等!”

    夏浔突然唤住他,目光向他一凝,问道:“你设计让那丫头充当什么戏法儿名,就已打着这样主意了吧?彻底撇清,两手准备?”

    徐姜嘿嘿一笑,讪然道:“国公……慧眼如炬……”

    夏浔淡淡地道:“当日大宁城头一守人,如今已可挡一面之雄了!”

    徐姜有些不安地搓手道:“国公,不是卑职心狠手辣,这事儿……千百条人命x!国公上千口人、彭庄数百口人、还有咱整个潜龙,现如今千余名部下千余户人,全仰国公您一人得以生存,不能因失大x!那林本来就不是什么好路数,他要害己,咱可以不管,可他们都要危及咱们的生存了……”

    徐姜吁了口气,又道:“对彭,国公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情上,都不能袖手不顾,可林咱用不着顾忌那么多x。这一仗,看似没有刀光剑影,一旦失败,却是千百人头落地,无数人破。尤其是……,那纪纲若连国公您都扳倒了,放眼朝野,将再也无人可以抗衡,到那时,他又要害多少人?于公于……”

    徐姜说到这儿,又偷偷瞄他一眼,鼓足勇气道:“国公爷,当断不断,反受其x!”

    说着退后两步,“卟嗵”跪倒在他的面前。

    夏浔默然良久,地道:“你去做吧!”

    徐姜大喜若狂,连忙叩首道:“卑职遵命!国公爷放心,卑职一定谨慎,既不贻人把柄,又不多伤无辜!”

    ※※※※※※※※※※※※※※※※※※※※※※

    薛禄回到胶县老,这么大的官儿从京里回来,七大姑八大姨,那么多的戚都要见,可真把他累个够呛。这些事儿忙完了,才开始忙碌父的寿宴。

    薛禄从调皮捣蛋的,没少叫父为他心,到后来当了兵,更让xx整天为他提心吊胆,对老父薛禄一直有份愧疚之情。他做了五军都督都督佥事以后,也曾想在金陵置幢宅子,把老父接过去尽尽孝心,奈何老人在山东老住惯了,故土难离,薛禄只好在乡给老父重新起建了宅子。

    这一次他的老父六十整寿,薛禄十分重视,提前一个多月就向定国公徐景昌求假回乡为老父过大寿。薛禄回了乡,正忙活着为父庆寿的事情,一个自称徐姜的校尉从青州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他给薛禄全带来了一个叫他们雀跃不已的消息:“国公爷很快就要东来,很有可能赶上薛老爷子的寿诞。”

    薛老爷子的寿诞还有好几天呢,薛禄估着国公爷也能赶上,再者,这次大寿要连庆三天的,就算生日当天赶不上,也能赶个尾巴吧?国公爷参加他xx的寿诞,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儿?就算过了五辈子,他的子孙都足以拿这件事来向人夸耀的。

    薛禄满面荣光,心里发狠:“若是国公不能及时赶来,这三天庆寿,我就改七天,七天再不来,我就连庆十天,一定得把国公爷等到,哄我xx开心!”

    薛禄欣喜之下,自送了一个校尉离开,到了外边,先往徐姜袖里塞了一卷辛苦钱,便笑容可掬地道:“徐校尉,劳你回去回复国公爷,就说薛禄这里认真筹备,定要候得国公大驾的。”

    徐姜道:“佥事大人,国公爷什么山珍海味不曾吃过?什么样的大场面不曾见过?这胶县地方,您再怎么准备,还能整出什么新鲜样儿来?依着我说,您想哄国公开心,还不如哄国公的闺开心呢,我们国公和国公、姐,都要一块儿过来的,姐可是我们国公爷的心头,她要开心了,国公爷自然开心了。”

    薛禄一拍脑道:“对x对x,多谢多谢!”他赶紧又往徐姜袖子里塞了一卷辛苦钱,虚心求教道:“不知姐些甚么呢?”

    徐姜笑道:“嗨,一个娃儿,热闹呗。您看着有什么特别有趣的杂耍x、戏法x啥的,请个有名的班子回来唱一出堂会,姐还不开心?”

    薛禄开心得合不拢嘴来:“对x对x!薛禄是个大老,若非徐校尉提醒,还真想不出这样的好点子,多谢指点、多谢指点!”

    得亏薛禄最近常见戚朋友,迎来送往的客人也多,其中不乏带着晚辈来的,所以他兜里随时都要揣着好几封礼钱,现在一脑儿掏出来,全都塞到了徐姜手里……

    p:俺没说谎吧,这章四千五,情节就到这儿该停了,那就到这儿,不会满三千掐字数滴,各位书友的票票呢,也是到了这儿就该投了,向您求!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