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正文 第684章 由他闹吧

正文 第684章 由他闹吧

小说: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类别:历史军事

    第684章 由他闹吧

    “皇上!”

    解缙怒气冲冲赶到谨身殿,见到朱棣,劈头就叫了一声。

    殿里只有朱棣一人,功地利用朱棣情难过的弱点,得到皇帝承诺,让他留在京城的朱高煦扮作久坐气力不支的样子,已经离开了,朱棣独自坐着,想了一阵子心事,刚刚静下心来打开奏章,解缙就胀红着脸闯进来。

    朱棣对这个有名的大才子非常倚重,抬头一看是他,并不计较他未及时行礼的样子,反而出一副笑脸道:“出了什么事,怎么这般莽撞,如今你可是内阁首辅,言行举止不能没个作派x。”

    解缙却不领情,气忿忿地道:“皇上明旨颁诏天下,封皇二子为汉王,藩国云南,如今为何出尔反尔,又把他留在京城?”

    朱棣眉头一皱,对他咄咄人的态度稍稍有些不悦,但他还是耐着子解释道:“汉王病体虚弱,他说不习南方气候,想想也是实情。当初的安排,确实是朕莽撞了些,如今把他留在京城,只做一个闲散王,又有什么妨碍呢!”

    解缙顿足道:“皇上,当日皇子争嫡,朝堂上拉结派,大臣们无意于国事,整日为此纷争,这些事皇上您都是知道的。如今让汉王就藩云南,也是为了避免将来再生起什么事端,令国本也为之动摇,现在皇上怎能改变主意呢?”

    朱棣的神情很是无奈,面对解缙的问,他的语气有些软弱,半似商量、半似央求地解释道:“汉王确实身染重疾,病体虚弱,朕是天子,也是人父x,难道就狠得下心,着他往云南去就藩吗?卿,你担心,如今xx之位已定,有朕在,汉王留在京里,也不敢再生什么是非的。”

    解缙怒气冲冲道:“汉王若是去了云南,他的争嫡之心或可因此而消解,一旦把汉王留在京城,汉王绝不会就此罢休,必定再惹是非。皇上是汉王之父,更是天下之主,皇上先是人君,其后才是人父,国事事,当以国事为重,臣请皇上立即下旨,令汉王就藩云南!”

    朱棣怒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啪”地一拍桌子,然喝道:“我儿已不争权,如今连藩国都了,只求在京城里做一个闲王,你都不能容他么,这般情形,等朕百年之后,我儿岂非在这世间再无立锥之地?解缙,你要效仿黄子澄方孝孺之流,是不是?!”

    “臣不敢!”

    解缙慌忙谢罪,这才发现自己说话太冲,已然怒了皇帝,后背上登时冒出一层冷汗。

    国事事掺和到一块儿的时候,还真是难办x!

    ※※※※※※※※※※※※※※※※※※※※※※※※

    金陵街头,数十卫,拱卫着两位身着麒麟武服的将军正缓缓而行。

    左边那人是定国公、五军都督大都督徐景昌,右边那人比他还年一些,也是一位年轻英武的将军,乃是五军都督的都督佥事,叫做薛禄。

    徐景昌对薛禄道:“辅国公自幼时就在青州大,算是半个山东人。祺就是青州彭庄人氏,这一次辅国公因为彭老太公过世,要过去拜祭一番,你是青岛人氏,此番回乡省,我与你引见引见,跟辅国公一同走,搭搭他的顺风车,不会有你的坏处。”

    薛将军笑道:“多谢大都督美意,对辅国公,卑职是久仰的了,昔日在军中,常听辅国公之名,只是一直未曾谋面。”

    这薛禄本是穷苦人出身,所以原来并无大名。在族里,堂兄弟们全揪出来排行的话,他是行六,大就都叫他薛六,后来当了官,薛六听着不雅,就取了谐音,改名薛禄了。要说这薛禄,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可是说起一个民间故事,有些概就有些印象了。

    在老故事里边,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就是某民孕待产,正逢大雨磅礴,等这孩子生下来,哇哇大哭的时候,其父听见口有人说话,打开一瞧,原来是两个在他前避雨的将军,一左一右地站在那儿,按着刀,倒象在给他站岗把儿似的。

    这事被一位相士知道以后,就说这孩子降生之际,两将军守,将来必大器,后来这孩子果然拜将封侯,富贵之极。这个故事里的婴孩就是薛禄,这是薛禄幼时的一桩趣事,他后来果然功句就,为几千年来青岛地区唯一一个封侯的武将,子孙富贵,与大明同休,可谓贵不可及,便有人穿凿附会,把这桩偶然说了天意。

    一般人说,靖难武将三大功臣,乃是张、朱能、丘福。实则在军中武将们心里另有一番排名,那就是张、朱能、薛禄。靖难时,薛禄还是燕王一个兵。朱棣起兵时,以八百士夺九城,其中就有他一个,之后在真定之战时,薛禄持槊刺中左副将军李坚,将他生擒,因功升为指挥佥事。

    此后,薛禄追随朱棣南征北战,援救永平之役,一举攻克大宁、富峪、会州、宽河等地。又击败朝廷兵,进升为指挥同知。攻打大同一战时,他担任先锋官。白沟河一战,他率军追击朝廷兵马,一路追杀至济南城,东昌之战、滹沱河之战,他都冲锋在前。

    后来在单桥,薛禄被平安生擒,他趁人不备挣绳索,夺刀杀守卫,抢马飞驰而回,此后在顺德、大名、彰德、西寨,东阿、东平、汶上、淝河、河、灵璧诸战中都是首功的将领,还曾生擒朝廷的都指挥使英。不过因为他的起步太低,行赏时不能不考虑资历,丘福就排到了他的前面。

    薛禄有勇好谋,纪律严明,善士卒,同甘共苦,在军中甚受戴,如今他已升做五军都督的都督佥事,五军都督现在靠徐景昌一个人支撑着户,颇觉辛苦,这个在军中甚有威望的名将加入以后,立即为徐景昌重点扶持的对象,这次恰好薛禄要回乡省,徐景昌刻意安排他搭夏浔的顺风车,自然也是一种提携。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便奔了夏浔的邸。

    ※※※※※※※※※※※※※※※※※※※※※※※※※

    杨里,解大才子正象一只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转的夏浔眼都了。

    解缙的才学是没得说的,夏浔拍马都赶不上,可是说到人情世故,才子们大多有点恃才傲物,这方面解缙就欠缺了些。

    解缙咋咋呼呼地去向朱棣xx,结果沟通的技巧差了点儿,反把朱棣惹了,挨了一顿呲,灰溜溜地回了文渊阁。解缙六神无主,也没心思处理政务了,思来想去,就跑到夏浔上来讨主意了。

    “大绅兄,我的解大学士,阁老大人,你别转了不?”

    解缙个子矮,在地上转来转去的样子跟耍地趟拳似的,看得夏浔眼晕,夏浔忍不住叫住了他,nie着下巴思索一阵,说道:“大绅兄,你坐下,沉住气!这事儿嘛,说一千道一万,根儿还在皇上身上。”

    解缙白了他一眼道:“我的国公爷,这还用你说么,谁不知道根子就在皇上身上?”

    夏浔摇头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咱们屡屡功亏一匮,根本原因是,皇上三个儿子中,一直以来最疼的就是汉王。不错,在咱们眼里,皇上是天子,是四海之主,凡事都应该以国事为重,可你别忘了,他同时也是一个父,皇帝也是人,汉王在皇上那儿扮可怜,咱们似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把戏,可他xx会跟咱们一个看法么?”

    解缙摊手道:“那怎么办?你说怎么办?这个祸害只要留在京城里,一定会惹事生非的。”

    夏浔沉沉一笑,缓缓地道:“那就由着他闹!”

    解缙瞪眼道:“由着他?”

    “不错,由着他!”

    夏浔直视着解缙,沉声道:“事情的症结在皇上心里,皇上一日狠不下心,这事儿就解决不了。所以,由着他闹!xx名份已定,不出大事,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以前咱们不能让他闹,现在却不同。既然他不肯走,那就由着他闹,纵容他闹,闹到皇上烦了、厌了,心寒了,不用咱们劝,皇上就得想办法!”

    解缙听懂了夏浔话中之意,神开始冷静下来,他凝神思索片刻,说道:“国公这主意,似乎是不错,可是我担心,一旦再闹起国本之争……”

    夏浔道:“国本之争,已经定了!xx就在那儿,你以为还会有那么多的官员跟在汉王后面摇旗呐喊?错了,大错特错。如今的汉王,再如何张狂,他也只是汉王。以当今天子的明、以如今内阁、六部的安排,他能闹出什么样来?他跳的越欢,越像一只跳梁丑,叫百官侧目,叫天子生厌!”

    解缙有些意动,夏浔又道:“咱们该韬光隐晦啦,按兵不动!他要闹,由他闹!必要的时候,再他一把,让他可着劲儿的折腾!”

    解缙心领神会,颔首道:“我明白啦!”

    就在这时,里管事在书房口咳嗽一声道:“老爷,定国公登造访!”

    ★★★各位,汉王朱高煦,咱由着他闹,可榜可不能由着它折腾x!这都几号了?不能叫人咬在后面不撒嘴x,有票的朋友忙,让咱的步子迈大一点!★★★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