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正文 第352章 梦碎美男

正文 第352章 梦碎美男

小说:锦衣夜行| 作者:月关| 类别:历史军事

    第352章 梦碎美男

    茹尚书、孟郎和黄御使急忙起身迎出亭去,一俟站定身子,却发觉有点尴尬了。外礼仪关乎一个国的尊严,虽是节却不可唐突。朱允炆只想着让两国特使同时进京更显风光了,却也没想到下边的人办事这般僵化,他说掌握速度让两国使节同时到京,下边的人就把时间确到了两国使者同时赶到迎客亭。

    你先接谁?

    黄真看了孟游生一眼,声嘀咕道:“我说,郎大人,咱们先接哪边呀?”

    孟郎道:“国大,琉球国。”

    黄真道:“可是,王xx官大,幕臣官呀。”

    茹尚书一听有理,便举步向“山后国”王xx迎去,孟郎和黄御使一看,忙也跟了上去。

    夏浔站在卫队伍中,也看到了旁边走来的另一支队伍,远远一看,就觉得那衣着和发型很像人,还没来得及细打量,就看到大明官员迎过来,忙又收回目光。他瞧见迎来的三人中竟有黄真在,心里不由暗暗一跳,黄真对他很熟悉,如果让他当这个王子,还真难说这老伙不会看出什么来。

    反观现在,几位官员的目光都盯在何天阳身上,偶尔扫一眼站在一旁,看的也是枝招展的萍,谁肯多看他一眼,不由得暗暗庆幸。

    “x哈,大明吏部尚书茹常、礼部郎孟浮生、御使台黄真,奉我国皇帝之命,迎接山后国王xx、王xx妃殿下,两位远道而来……”

    “且慢!三位大明的官员阁下,本国使者与他们是同时赶到的,为什么你们迎接他们,却冷落我们,这是中土上国礼仪之邦的作法吗?”

    夏浔定睛一看,从国的使节队伍里跳出一个官员,头上戴一顶黑的漆得发亮的帽子,那帽子仿佛一只倒扣的盘子,在帽子后边竖起一块笏板似的东西,高高的,也是黑的,黑的丝带系在颌下,身上穿一件葛黄的大袖宽袍,怒气发,十分不悦。

    再仔细看,夏浔不由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眼前这位官员矮墩实,,身高大约只有一米五五,八字胡,颌下也有一缕胡须,好笑的是他的眉,眉剃光了,在双眉中间的位置点了两个的墨点,当他怒不可遏地用xx话发出质问的时候,夏浔发现他的一口牙齿竟然也是黑的。

    四环素牙?不会呀,这时还没四环素呢,再说,四环素牙也不是这个颜呀。

    夏浔正好奇地盯着这个官员,研究他的非主流造型,礼部郎孟浮生带着一名通事官已经迎上前去,也不知孟浮生对他们解释了些甚么,对方队伍中又跳出一名武士,头上剃着月代头的发型,光秃秃的发亮,眉也刮光了涂上两个黑点,变“殿上眉”,穿一件月白的武士袍。

    他大声咆哮道:“士可杀,不可辱,我们此来,奉征夷大将军所命,代表着国。什么山后国,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琉球有个甚么山后国,区区弹丸之地的国,也可以比我们享受更高的礼遇吗?尊贵的大明国郎阁下,你这是在羞辱我们。”

    “我说你他娘的……”

    何天阳做海盗出身,除了他的老大,哪有他服的人,听那两个矮子没完没了的,何天阳恼了,跳起来就叫。

    “咦?这位山后国王xx不但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连骂人都学得惟妙惟肖呀?”

    茹常和黄真眼睛一亮,登时向他瞧来,萍一惊,连忙用琉球话对何天阳叽哩咕噜地说了几句,这才转向茹常和黄真,歉然笑道:“王子脾气暴燥,还请两位天使莫怪。”

    夏浔心道:“没想到刚到南京,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我是仪卫使,这时候必须得出面了,了甚么山后国的面子事,若是因此被人看轻了,对我行事却是大大不利,再说,何天阳这货也不是个耐得住脾气的人,可别叫他惹出事来。

    想到这里,夏浔飞身闪出卫人群,蹿到那个武士面前,动作飞快,黄真一开始根本没注意他,这时却只能看到他的背影了。

    夏浔按刀,沉声道:“我国出使大明的,是我们琉球山后国王xx殿下,你是甚么人,竟敢与我们王xx殿下争礼论道!”

    对面的武士夷然不惧,他一错步,摆开攻击的架势,按住太刀,沉声道:“本官是国寺社奉行官蜷川新右卫,你是何人?”

    谁?

    夏浔头脑一阵晕眩。新右卫,他就是新右卫咩?

    夏浔时候看动画片,那新右卫可是个树临风的翩翩美男子呀,眼前这人……,大概只有一米六也就算了,头顶锃亮也就算了,眉剃光了画上两个黑点也就算了,为什么……为什么你的牙齿也是乌漆黑的呢?

    其实这是因为夏浔对此时的国还不太了解,国人,本来人种就比较矮,又因为那个变态的禁杀令,几乎让人吃不到食,所以虽然偶尔也有高个子,但是国人普遍不高,像织田信身高大约一米六六,这已经是非常伟岸的了,丰臣秀吉身高一米四、池田辉政、山县昌景等人身高只有一米三,德川纲吉甚至才一米二五。

    所以,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平安时期的大美人儿静御前的老公源义经要驴上阵了吧?

    说到历史上的大美人儿,幸好夏浔没有见到,否则他的美好还要再经受一次沉重打击。因为当时的上流社会也是要做类似的美容的,她们要抹黑牙齿,脸敷白粉、瓣涂朱、剃光眉,本该是眉的位置绘上两个比男人眉上的黑点直径大两倍的大黑点。

    想象一下,一群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四的姑娘围着你,大袖飘飘,发飘飘,脸惨白,她们向你嫣然一笑,微微挑起眼睛上方本该是一双柳眉的两片黑斑,樱微绽之后,嘴瓣中间的那两个红点仍旧一动不动地坚守在原来的位置,仿佛寿桃顶上的一点红,中间却出一排漆黑的牙齿,你会怎么做?

    我只知道,换作是我,我会肝胆裂、悲愤绝地:“别碰我,让我死!”

    夏浔匆匆地哀悼了一下心目中的东瀛美男新右卫,这才说道:“本官山后国承直郎、仪卫官寻夏!”

    他把腰一弯,俯瞰着眼前这个比自己低了两头的武士,沉声道:“你待如何?”

    “呛啷!”一声,新右卫用动作回答了,他展示了一招夏浔绝对做不到的独绝技,他了那柄比他身高还的太刀。

    “嚓!”

    夏浔二话不说,也了腰间的阔刀,一时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二位使者,二位使者,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嘛!”

    孟郎就像专负责招安的太白金星似的,甩开大袖颠颠地跑过来,xx到他们中间:“二位远来是客,都是我大明的客人,如果你们在这里大打出手,岂不是不把我天朝上国放在眼里吗?陛下听闻你们远道而来朝觐,本来是十分欢喜的,两位贵客万万不可为了些许事伤了和气,惹得陛下也不开心。”

    孟郎笑容可掬地道:“这样吧,本官负责接迎山后国使节,黄御使负责接迎国使节,再请我们茹尚书引领两国贵使一同入京,如何?”

    “哼!”

    新右卫再度施展了一招夏浔绝对做不到的独绝技,他xx回了那柄比他身高还的太刀。

    夏浔也扮出一副剽悍鲁的模样,目空一切地鼻孔冷哼一声,把他的阔刀xx了回去。

    一场风,在孟郎的斡旋之下得以圆满解决,于是赴迎的三位大人分了三伙,孟郎接引山后国使节,黄御使接迎国使节,本来就是抓差的茹常乐得清闲,在他们做完了一整的接迎仪式之后,上太平马头前带路去了。

    “郎大人,鄙人在福州上岸的时候,曾经听说,贵国有一位王爷反了,正在打仗,打得很烈。可是我看这京师之中,物阜人丰,太平安乐,莫非……传言有误?”

    两国使者一进京,就引起了京师百姓的关注,一路上许多人跟着看热闹。茹常、孟浮生和黄真深体圣意,本就有意有意炫耀国威,所以走得不紧不慢,任人观看,也不使卫赶开。这大街是夏浔走惯了的,他懒得像那几个东瀛人似的东张西望,好象乡下人进城似的,个机会,他靠近了孟郎,趁机问起来。

    孟浮生虽然知道他的官儿不大,毕竟远来是客,对他还很客气,笑地答道:“贵使有所不知,我国北方,确有一位藩王造反,前些日子,他还地占了些便宜。可我皇上富有四海,手握重兵何只百万,那位藩王能得意一时,终究还是要被我讨逆大军一举消灭的,癣疥之患,何足挂齿。”

    夏浔微微一笑,稍稍紧了紧缰绳,和他又错开了距离。他仔细观察过孟郎的神情,不管孟郎对燕藩倒底是怎么看的,他对外国使节当然只能这么讲,可是如果他言不由衷,夏浔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夏浔方才仔细观察,发现孟浮生确是语出至诚。

    也就是说,尽管燕王先后两次击败朝廷数十万大军,朝廷官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非常乐观。难怪燕王不惜在济南城下耗时数月,一直想把它打下来,如果他的势力不能南侵,始终只在北平附近打转,得再好,始终不能撼动建文的根基,也不能江南的民众。

    籍由孟浮生的态度,夏浔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便对自己的金陵之行定下了基调:“鉴于大部分官员仍对朝廷信心十足,这个时候不宜进行大规模的策反。此时应以刺探情报为主,如果要策反,也要集中在那些受到朝廷排挤打压的人身上。”

    夏浔正暗暗计议着,使节队伍路过贡院,就见无数儒生,簇拥着三个披红挂彩的书生,着披红挂彩的骏马,迎面走了过来……

    p:有位书友问俺,为什么总要把搞进来呢?我说,我不是想扯出一伙人来,就随意拽出来,虽然是写说,总要有一定的依据的。再者,夏浔到南京,主要是刺探和策反,光讲这个的话,未免枯躁了些,增加一些其他的冲突和情节,更具趣味,这是前提。

    再者,写到明朝,尤其是早期和中期的明朝,很难回避的两个问题就是倭寇和中日。历史上,足利义满的确在应永八年也就是建文三年遣使赴南京朝贡过的。那么在中日经过洪武后期的冷战之后,提前一年先派使节进行到访,以探对方建合作的意向,这在外上是说的通的。

    他说:“哦,原来是有屎为证x。”

    我说:“是的,你去吃屎,御使大人。”

    ,说到这里,大知道他是谁了吧?

    不错,他就是本书龙,遇屎吃屎的黄真黄大人!

    好啦,最后,向人见人的书友们,求、求推荐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