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躁不安地在房间里转来旋去的,历史的车轮终于走到雍正八年的五月了。从今年三月初,十三突然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已经两月了。而胤禛也因为国事劳,焦心过甚,身体难以负荷,也病倒在床,并且病情不比十三轻多少。无论怎样,他毕竟已经是五十三岁的人了,平日里再怎么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一旦染病,也就还是个普通人。
皇后那拉氏忧心忡忡地从东暖阁出来,一见到我便道:“月喜,陪我出去走走吧。”
和那拉氏并排走在甬道上,身后只跟着她的贴身宫女和玉华几人。那拉氏拉住我的手道:“月喜,我知道皇上的脾气,他一门心思全在政事上,对自己的身子难免疏忽。而宫里的妃嫔里,对你是格外相待。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现在皇上病着,我瞧着他也见得愿意我们见天守着他。就只能让你辛苦些,帮我们照顾皇上了。”
有些不安道:“娘娘,月喜自当尽力。但若要皇上放手政事,月喜怕无能为力。”
那拉氏停下脚步道:“月喜,我岂会为难你,你尽力也就是了。好了,我也没别的废话了,你回去好好照顾皇上。以前皇上两次病重,不都是你去服侍好的吗”
看着那拉氏充满诚意的眼睛,我却忍不住喉头发硬,使劲点点头,道了个万福转身离去。
坐在床边守着昏昏沉沉的胤禛,想着不久于人世的十三,实在憋闷的紧。心里明白,胤禛即使现下病的极重,他也还有五年时间;而十三,也就这一、两天的事了。
胤禛的手微微动了一下,缓缓张开眼睛。我忙道:“四爷,好些没有”
胤禛答非所问:“月喜,十三怎么样了”
咬咬唇:“十三爷身体好多了,比你还恢复的还好些。”
胤禛欣慰道:“还好。月喜,把这几天的折子拿过来。”
我不肯:“眼睛一睁开就是折子,你要不要睡到折子堆里去”
胤禛淡笑一下:“我知道你为我好,但国事不可废的。”
也知道拗不过胤禛,我只得妥协:“那你先把药喝了再批奏折吧。”
服侍胤禛喝了药,随手拿了几本奏折放到胤禛面前,自己坐到床尾看着他。胤禛一会皱眉,一会,一会沉默,在折子上不停书写着。
正要开口让胤禛歇歇,门突然被推开,十七未经通报冲了进来。一下子扑倒在胤禛的,痛声道:“四哥,十三哥,十三哥没了”
胤禛骤然楞住,数秒后才反应过来,掀起被子就要翻身下床。十七连忙上前搀扶,被胤禛一把揪住:“你说什么,十三去了”
十七强忍悲痛点头道:“刚走的。臣弟刚从怡亲王府赶过来。四哥,你还好吧”正欲扶胤禛躺下,胤禛却动也不动,直直注视了十七半晌,猛地一口鲜血喷出,溅了十七一身。
还没从十三过身的噩耗中恢复过来,胤禛这么一吐血,又吓得我手足无措。急急唤道:“胜文,快去叫太医,快呀”
很快,养心殿里便黑压压地站了一堆太医,而皇后,谦妃,熹妃也全数站在东暖阁门口,担心不已。
在听到十三过世的消息时,那拉氏感喟道:“莫说皇上有多难过了,我听了心里也难受的不得了,唉。这太医进去那么久了,怎么还没诊视完呐病得这么严重吗。”
我靠在窗边怔怔地发呆,十三走了,胤禛病了,这怎生的好清楚历史又怎样,至多只能让自己可以趋吉避凶,却一样无法改变每个人既定的命运。无意间瞟到一旁忧急的十片心里又是一痛。十片十七同他的四哥,十三哥一般命运,英年早逝,他离世之时也不过四十一岁,不过比胤禛二人晚走几年而已。为什么他们兄弟三人都是如此。不觉间,眼泪已大滴大滴滑落下来。
周太医与林太医一前一后退了出来,那拉氏连忙上前询问胤禛的病情。周、林二位太医互视一眼,带领着身后几个太医齐刷刷地全跪了下来:“皇后娘娘,奴才无能啊。”
那拉氏的脸一下子白了:“到底怎样了,你们老实说啊,别吞吞吐吐的啊。”
周太医斟酌道:“回禀娘娘,皇上的病比十三爷来只重不轻。十三爷是因为旧疾难愈,加之劳国事,导致身子极弱,终不胜重负。而皇上,身子虽较十三爷好些,但也称不上刚健。天天废寝忘食处理朝政,批阅奏章,业已积劳成疾,不过是一时间尚压得住,未曾发作出来而已。今次染病久治未愈也因如此,方才又乍闻十三爷的事,气急攻心,才会吐血。可皇上的病,恕奴才斗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别说那拉氏腿一软差点倒下,我都被吓得把眼泪收了回去。胤禛会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没有一本书上说过他死在雍正五年。没事的,历史绝不会骗我的。心里虽这样自我安慰着,脚步却不知不觉走到了在外间开药的周太医和林太医身边。
两人刚被那拉氏以胤禛如有何不测就将二人全家问斩的警告吓得魂不附体,正提心吊胆商量处方的时候,我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的身后,阴森森地问道:“皇上到底怎样了”
可怜两位太医当场惊的连笔都甩了,见到是我才拍着胸口道:“常在啊,你真吓死我们了。”
我轻声道:“求太医不要吓月喜好不好皇上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严重的,对不对他不会重到不治的,是不是”
周太医望向我道:“常在,此事关系我等身家性命,岂敢玩笑。”
我惧怕道:“那你们说的都是真的皇上真的会”
林太医叹道:“常在,你真当还是以前在圆明园的时候吗我们骗你又有何益处”
深深吸了口气道:“那你们讲实话,一点都不要隐瞒。”
十多年后故地重游,白云观仍然没多大变化。随着依稀的记忆走到了西路的元君殿。此时和当年一样,四周仍无一人。寻了半天也没找见那个老道。心里一苦,不得屈膝跪下:“若您真是月喜要找的人,就求您见见月喜。月喜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打扰您的清修的。求求您了。”
耳边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孩子,不是不肯见你。只是见了你,怕你会后悔啊。”
犹如见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忙上前道:“道长,我”
老道说道:“先坐下吧。我说过,咱们还会见面的。”
依言跟着老道进房坐下,他道:“从康熙五十七年见到你至今也有十二年了吧。我当年说的可都应验了”
我使劲点头,哀求道:“道长,您这么灵验,求求您救他一命吧。他”
老道叹道:“你不用说,有些事不必讲的那么清楚。不错,我有办法救他,可救不救得了他,还得看你的。”
我忙道:“我要怎么做,您尽管吩咐,月喜一定照办。”
老道缓缓道:“倘是要你的命呢”
用我的命去换胤禛的命常在换皇帝的命,也还划算:“只要能救他,我的命尽管拿去。”我这几十年根本也是捡回来的。再说,我什么都赚到了,死也无所谓了。
老道方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也老实告诉你,此人杀孽过重,阳寿将尽。你若要他活下去,就只能用自己的命去续他的命,不过必须出自于自愿,否则死一百,一千,一万个人也是于事无补的。而且,能续上多久的命,我也不知道。也许几十年,也许就只有几年,你可要想清楚了。”
冲着老道坚定地点点头,即便我的五十年寿命只能为胤禛续上五年命,我也要他活下去。胤禛,月喜不会让你死,也不会让十三失望。
拿着老道给我的一包东西回到了紫禁城。包里有一颗丸药,那老道说先让胤禛服下它恢复元气,我才好进行后面的工作。
趁人不注意将丸药放在胤禛的药里,守着他喝下去。当晚胤禛睡的很好,自他患病以来,还没这么舒心地睡过。第二天,精神好了很多,太医们诊视后脸露喜色。说是脉象有力了,已渐无生命之虞。我很开心,一切都和那老道说的一样,剩下的事就得我自己动手了。
看胤禛又召进一帮子大臣们开始议事了,我便告诉胜文说自己的身子不大舒服。要是待会胤禛问起,就说我回去休息了。而后匆匆赶了回去。
假称自己要睡一会,让小多子,喜蝶他们下去歇着,别闹着我。见他们全出去之后,我按照老道的吩咐,将写有胤禛和自己准确点是月喜的八字的黄裱纸平铺在桌上,划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上边。再用包裹里老道给的一截红线将两张黄裱纸栓起来,和着我俩的头发一起烧掉。
烧掉黄裱纸,我又把老道交给我的一道符烧作灰烬,将两堆纸灰一起混合后用水吞下。要做重点事项了。
换了件最喜爱的淡红色宫装,细细化了妆,修饰一番后,又翻看了一遍所有胤禛送给我的东西团扇、鼻烟壶、步摇、银桩刀,小笺轻轻笑了笑,把给胤禛的信放在梳妆台上,仰头喝下早已准备好的药水。走到床边躺下,原来死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
渐渐的,如潮水般涌来的眩晕感包围了我。好困,在清朝奋斗了这么些年,我真该好好睡睡了。可一阵又一阵剧烈的摇晃让我不得不睁开眼睛:“四爷,你怎么来了”真是失策了,早就该料到,胤禛听见我病了一定会来的。还好,我已经做完所有要做的事了。
已经不太看得清楚胤禛的表情了:“是不是非到了不可挽回之时,朕才能来”扭头唤道:“太医来了没有”
无力的制止道:“四爷,别叫太医了。我服的是一钩吻,没得救的。”
胤禛惊道:“一钩吻你从哪里得来的”
我微笑道:“昨天从白云观回来的路上买的。”越来越困了,不行,赶快交代完好睡去。不等胤禛开口,我又道:“四爷,月喜所有的话都写在桌上的那封信里。但既然你来了,月喜再多罗嗦一次,以后是没机会的了。”
“四爷,月喜一死,你就找个理由把我从玉牒里除名,还有内务府,敬事房里也绝对不能再有我的名字。希望时间一长,所有人都会忘记曾经有过他他拉。月喜这个人。而四爷你,你答应月喜,今天之后,再不要来这个地方了。从今以后,也再没有君长驻这个词儿了。别问我为什么,你答应我好不好”胤禛困难地点头,我才道:“我死后,别大葬我,也不要留着日后与你同葬。马上将我火化,骨灰找人带回四川成都,抛入锦江之中。”
胤禛低声道:“你为何不肯与我合葬”
我:“你既然已经答应将我从玉牒中除名,你所册的后妃里再无月喜此人,怎能与你合葬四爷,你千万不可食言。”
胤禛抱起我,将头放在我肩膀处:“月喜,我答应你,我什么都答应了。”
也想伸手搂住胤禛,可惜一丝力气也使不上,只得放弃:“还有啊,你也知道我是个醋坛子。我死之后,你能不纳妃,尽量别纳了,省得我做鬼都做的一身的酸味儿。”
心跳越来越慢,视线越来越模糊,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了,我费劲地说道:“四爷,原谅月喜。月喜虽发过誓要和你同生共死,现在不能践约了。留你一人在世间,原谅我,我的确是个自私的女子。”
“四爷,月喜要走了,你放手吧,也许月喜还能赶着十三爷呐。四爷”撑着一口气,总算把遗言交代完毕,也可以安心休息了。意识逐渐淡去,只想一头栽进黑甜乡之中去。
胤禛起身取来我梳妆台上的胭脂,用手指挑起胭脂在我的脖子上曾受剑伤的地方画上一道红线。而我,在完全失去知觉之前,隐约听到胤禛的誓言:“月喜,你欠我的,死了一样得还。下世,再下世,我也一定会找到你的。”
胤禛没有食言,我死后,他立即下了一道谕旨:常在他他拉氏恃宠生骄,倚恩骄纵,品行不端,故勒令赐死,即日从玉牒中除名。封闭君长驻,任何人不得入内。他他啊拉氏既已除名皇室,便无合葬资格。尸体火化后骨灰交宗人府处置。
之后,胤禛又下了一道旨意:授果亲王允礼宗人府令,掌管户部。没多久,十七又奉命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沿途检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也是在这次去西藏的过程中,十七经过四川,才在四川留下了那么多的匾额对联。十七此事发生于雍正十一年,但此处为方便yy,故将其提前了三年
皇后那拉氏忧心忡忡地从东暖阁出来,一见到我便道:“月喜,陪我出去走走吧。”
和那拉氏并排走在甬道上,身后只跟着她的贴身宫女和玉华几人。那拉氏拉住我的手道:“月喜,我知道皇上的脾气,他一门心思全在政事上,对自己的身子难免疏忽。而宫里的妃嫔里,对你是格外相待。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现在皇上病着,我瞧着他也见得愿意我们见天守着他。就只能让你辛苦些,帮我们照顾皇上了。”
有些不安道:“娘娘,月喜自当尽力。但若要皇上放手政事,月喜怕无能为力。”
那拉氏停下脚步道:“月喜,我岂会为难你,你尽力也就是了。好了,我也没别的废话了,你回去好好照顾皇上。以前皇上两次病重,不都是你去服侍好的吗”
看着那拉氏充满诚意的眼睛,我却忍不住喉头发硬,使劲点点头,道了个万福转身离去。
坐在床边守着昏昏沉沉的胤禛,想着不久于人世的十三,实在憋闷的紧。心里明白,胤禛即使现下病的极重,他也还有五年时间;而十三,也就这一、两天的事了。
胤禛的手微微动了一下,缓缓张开眼睛。我忙道:“四爷,好些没有”
胤禛答非所问:“月喜,十三怎么样了”
咬咬唇:“十三爷身体好多了,比你还恢复的还好些。”
胤禛欣慰道:“还好。月喜,把这几天的折子拿过来。”
我不肯:“眼睛一睁开就是折子,你要不要睡到折子堆里去”
胤禛淡笑一下:“我知道你为我好,但国事不可废的。”
也知道拗不过胤禛,我只得妥协:“那你先把药喝了再批奏折吧。”
服侍胤禛喝了药,随手拿了几本奏折放到胤禛面前,自己坐到床尾看着他。胤禛一会皱眉,一会,一会沉默,在折子上不停书写着。
正要开口让胤禛歇歇,门突然被推开,十七未经通报冲了进来。一下子扑倒在胤禛的,痛声道:“四哥,十三哥,十三哥没了”
胤禛骤然楞住,数秒后才反应过来,掀起被子就要翻身下床。十七连忙上前搀扶,被胤禛一把揪住:“你说什么,十三去了”
十七强忍悲痛点头道:“刚走的。臣弟刚从怡亲王府赶过来。四哥,你还好吧”正欲扶胤禛躺下,胤禛却动也不动,直直注视了十七半晌,猛地一口鲜血喷出,溅了十七一身。
还没从十三过身的噩耗中恢复过来,胤禛这么一吐血,又吓得我手足无措。急急唤道:“胜文,快去叫太医,快呀”
很快,养心殿里便黑压压地站了一堆太医,而皇后,谦妃,熹妃也全数站在东暖阁门口,担心不已。
在听到十三过世的消息时,那拉氏感喟道:“莫说皇上有多难过了,我听了心里也难受的不得了,唉。这太医进去那么久了,怎么还没诊视完呐病得这么严重吗。”
我靠在窗边怔怔地发呆,十三走了,胤禛病了,这怎生的好清楚历史又怎样,至多只能让自己可以趋吉避凶,却一样无法改变每个人既定的命运。无意间瞟到一旁忧急的十片心里又是一痛。十片十七同他的四哥,十三哥一般命运,英年早逝,他离世之时也不过四十一岁,不过比胤禛二人晚走几年而已。为什么他们兄弟三人都是如此。不觉间,眼泪已大滴大滴滑落下来。
周太医与林太医一前一后退了出来,那拉氏连忙上前询问胤禛的病情。周、林二位太医互视一眼,带领着身后几个太医齐刷刷地全跪了下来:“皇后娘娘,奴才无能啊。”
那拉氏的脸一下子白了:“到底怎样了,你们老实说啊,别吞吞吐吐的啊。”
周太医斟酌道:“回禀娘娘,皇上的病比十三爷来只重不轻。十三爷是因为旧疾难愈,加之劳国事,导致身子极弱,终不胜重负。而皇上,身子虽较十三爷好些,但也称不上刚健。天天废寝忘食处理朝政,批阅奏章,业已积劳成疾,不过是一时间尚压得住,未曾发作出来而已。今次染病久治未愈也因如此,方才又乍闻十三爷的事,气急攻心,才会吐血。可皇上的病,恕奴才斗胆,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别说那拉氏腿一软差点倒下,我都被吓得把眼泪收了回去。胤禛会死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没有一本书上说过他死在雍正五年。没事的,历史绝不会骗我的。心里虽这样自我安慰着,脚步却不知不觉走到了在外间开药的周太医和林太医身边。
两人刚被那拉氏以胤禛如有何不测就将二人全家问斩的警告吓得魂不附体,正提心吊胆商量处方的时候,我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的身后,阴森森地问道:“皇上到底怎样了”
可怜两位太医当场惊的连笔都甩了,见到是我才拍着胸口道:“常在啊,你真吓死我们了。”
我轻声道:“求太医不要吓月喜好不好皇上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严重的,对不对他不会重到不治的,是不是”
周太医望向我道:“常在,此事关系我等身家性命,岂敢玩笑。”
我惧怕道:“那你们说的都是真的皇上真的会”
林太医叹道:“常在,你真当还是以前在圆明园的时候吗我们骗你又有何益处”
深深吸了口气道:“那你们讲实话,一点都不要隐瞒。”
十多年后故地重游,白云观仍然没多大变化。随着依稀的记忆走到了西路的元君殿。此时和当年一样,四周仍无一人。寻了半天也没找见那个老道。心里一苦,不得屈膝跪下:“若您真是月喜要找的人,就求您见见月喜。月喜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打扰您的清修的。求求您了。”
耳边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孩子,不是不肯见你。只是见了你,怕你会后悔啊。”
犹如见到救命稻草一般,急忙上前道:“道长,我”
老道说道:“先坐下吧。我说过,咱们还会见面的。”
依言跟着老道进房坐下,他道:“从康熙五十七年见到你至今也有十二年了吧。我当年说的可都应验了”
我使劲点头,哀求道:“道长,您这么灵验,求求您救他一命吧。他”
老道叹道:“你不用说,有些事不必讲的那么清楚。不错,我有办法救他,可救不救得了他,还得看你的。”
我忙道:“我要怎么做,您尽管吩咐,月喜一定照办。”
老道缓缓道:“倘是要你的命呢”
用我的命去换胤禛的命常在换皇帝的命,也还划算:“只要能救他,我的命尽管拿去。”我这几十年根本也是捡回来的。再说,我什么都赚到了,死也无所谓了。
老道方道:“既然你这么说,我也老实告诉你,此人杀孽过重,阳寿将尽。你若要他活下去,就只能用自己的命去续他的命,不过必须出自于自愿,否则死一百,一千,一万个人也是于事无补的。而且,能续上多久的命,我也不知道。也许几十年,也许就只有几年,你可要想清楚了。”
冲着老道坚定地点点头,即便我的五十年寿命只能为胤禛续上五年命,我也要他活下去。胤禛,月喜不会让你死,也不会让十三失望。
拿着老道给我的一包东西回到了紫禁城。包里有一颗丸药,那老道说先让胤禛服下它恢复元气,我才好进行后面的工作。
趁人不注意将丸药放在胤禛的药里,守着他喝下去。当晚胤禛睡的很好,自他患病以来,还没这么舒心地睡过。第二天,精神好了很多,太医们诊视后脸露喜色。说是脉象有力了,已渐无生命之虞。我很开心,一切都和那老道说的一样,剩下的事就得我自己动手了。
看胤禛又召进一帮子大臣们开始议事了,我便告诉胜文说自己的身子不大舒服。要是待会胤禛问起,就说我回去休息了。而后匆匆赶了回去。
假称自己要睡一会,让小多子,喜蝶他们下去歇着,别闹着我。见他们全出去之后,我按照老道的吩咐,将写有胤禛和自己准确点是月喜的八字的黄裱纸平铺在桌上,划破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上边。再用包裹里老道给的一截红线将两张黄裱纸栓起来,和着我俩的头发一起烧掉。
烧掉黄裱纸,我又把老道交给我的一道符烧作灰烬,将两堆纸灰一起混合后用水吞下。要做重点事项了。
换了件最喜爱的淡红色宫装,细细化了妆,修饰一番后,又翻看了一遍所有胤禛送给我的东西团扇、鼻烟壶、步摇、银桩刀,小笺轻轻笑了笑,把给胤禛的信放在梳妆台上,仰头喝下早已准备好的药水。走到床边躺下,原来死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
渐渐的,如潮水般涌来的眩晕感包围了我。好困,在清朝奋斗了这么些年,我真该好好睡睡了。可一阵又一阵剧烈的摇晃让我不得不睁开眼睛:“四爷,你怎么来了”真是失策了,早就该料到,胤禛听见我病了一定会来的。还好,我已经做完所有要做的事了。
已经不太看得清楚胤禛的表情了:“是不是非到了不可挽回之时,朕才能来”扭头唤道:“太医来了没有”
无力的制止道:“四爷,别叫太医了。我服的是一钩吻,没得救的。”
胤禛惊道:“一钩吻你从哪里得来的”
我微笑道:“昨天从白云观回来的路上买的。”越来越困了,不行,赶快交代完好睡去。不等胤禛开口,我又道:“四爷,月喜所有的话都写在桌上的那封信里。但既然你来了,月喜再多罗嗦一次,以后是没机会的了。”
“四爷,月喜一死,你就找个理由把我从玉牒里除名,还有内务府,敬事房里也绝对不能再有我的名字。希望时间一长,所有人都会忘记曾经有过他他拉。月喜这个人。而四爷你,你答应月喜,今天之后,再不要来这个地方了。从今以后,也再没有君长驻这个词儿了。别问我为什么,你答应我好不好”胤禛困难地点头,我才道:“我死后,别大葬我,也不要留着日后与你同葬。马上将我火化,骨灰找人带回四川成都,抛入锦江之中。”
胤禛低声道:“你为何不肯与我合葬”
我:“你既然已经答应将我从玉牒中除名,你所册的后妃里再无月喜此人,怎能与你合葬四爷,你千万不可食言。”
胤禛抱起我,将头放在我肩膀处:“月喜,我答应你,我什么都答应了。”
也想伸手搂住胤禛,可惜一丝力气也使不上,只得放弃:“还有啊,你也知道我是个醋坛子。我死之后,你能不纳妃,尽量别纳了,省得我做鬼都做的一身的酸味儿。”
心跳越来越慢,视线越来越模糊,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了,我费劲地说道:“四爷,原谅月喜。月喜虽发过誓要和你同生共死,现在不能践约了。留你一人在世间,原谅我,我的确是个自私的女子。”
“四爷,月喜要走了,你放手吧,也许月喜还能赶着十三爷呐。四爷”撑着一口气,总算把遗言交代完毕,也可以安心休息了。意识逐渐淡去,只想一头栽进黑甜乡之中去。
胤禛起身取来我梳妆台上的胭脂,用手指挑起胭脂在我的脖子上曾受剑伤的地方画上一道红线。而我,在完全失去知觉之前,隐约听到胤禛的誓言:“月喜,你欠我的,死了一样得还。下世,再下世,我也一定会找到你的。”
胤禛没有食言,我死后,他立即下了一道谕旨:常在他他拉氏恃宠生骄,倚恩骄纵,品行不端,故勒令赐死,即日从玉牒中除名。封闭君长驻,任何人不得入内。他他啊拉氏既已除名皇室,便无合葬资格。尸体火化后骨灰交宗人府处置。
之后,胤禛又下了一道旨意:授果亲王允礼宗人府令,掌管户部。没多久,十七又奉命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沿途检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也是在这次去西藏的过程中,十七经过四川,才在四川留下了那么多的匾额对联。十七此事发生于雍正十一年,但此处为方便yy,故将其提前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