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除年
跷着二郎腿,笑着盯着对面大汗淋漓的十七道:“十七爷,不是您唤月喜来,说要给月喜个明白。好让我也清楚,怎么姐姐我就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你们政治斗争里的一颗棋子了”
十七陪着笑:“月喜,再等等。十三哥马上就来了,他说由他来给你解释。”
愤怒地瞪了十七一眼,他早就摸清了我会因为十三的身体状况不佳,绝对不会对十三大动肝火才一定要等到十三来的。好,先忍你,咱俩的账有的是时间慢慢算。
也算十三及时,我才一动念,伴随着熟悉的咳嗽声,我家十三进得房来。看着一脸病容的十三,再大的火也发不出来了,也不急了。静待十三缓过气来,我才开口道:“十三爷,我”
十三摆手道:“月喜,什么也别说了,我全都会告诉你的。这件事真是也难为你了。”顿顿又道:“月喜,你还记得一月前弘历的事吗”
我垂眼想想:“就是弘历出宫遭到刺杀的事”
原来,在一个多月前,弘历代胤禛出宫探望十三,半道上遭人截杀,幸无大碍。但此事中,被抓住的蒙面人不仅全部服毒自尽,切面容尽毁,根本无迹可寻,找不到一丝线索。胤禛尽管震怒,却也无可奈何,这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灵光一现:“难不成是弘时指使的”
十三沉重的点点头,我道:“弘历不过十四岁,而且弘时也不可能知道四爷密立弘历为皇太子的事啊。”
十三道:“十片你告诉月喜,咱们查到的事。”
不复刚才的油头滑脑,十七郑重对我道:“月喜,也许咱们得从弘时出生说起了。”
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比弘历大七岁。他的额娘李氏时为胤禛的侧福晋,地位高于弘历的生母“格格”钮祜禄氏许多。而李氏也曾经得胤禛所宠,于康熙三十六年到四十三年之间,为胤禛来年生三个儿子,但除弘时之外,其余二子皆幼殇。
弘时十六岁时,娶尚书席尔达之女栋鄂氏为正妻,另有钟氏,田氏二人为妾。且胤禛继位后,还特为弘时请了名儒王懋宏为上书房师傅。可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胤禛对弘时不过泛泛。
在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册封首批亲王世子时,皇三子诚亲王允祉之子弘,皇五子恒亲王允祺之子弘升俱封为世子,惟独胤禛第三子弘时被冷落,极为难堪。
当时,康熙的二十四个儿子里面,最高宗室爵和硕亲王只有允祉,允祺,胤禛三人。弘升二人受旨封为世子,以承嗣亲王。而十九岁的弘时,业已娶妻生子,且生母为雍亲王侧福晋,又是胤禛见存长子的弘时为何会被冷落至此
十三忽然问向我:“月喜,你知道所为何事”
我笑道:“我又不是万事通,怎会知晓,但也不可能是为伤我那件事吧”
十三道:“不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我也曾装做无意问过四哥,他只是说弘时放纵不谨,脾气乖戾,不堪造就,故未请封。而弘历却得宠于圣祖,大家心知肚明,四哥的心中所属。”顿顿又道:“还有去年弘历代四哥祭景陵之事,想必也是促使弘时动手的原因之一。”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周年忌辰。因胤禛一年之中已经两次往谒陵寝,故众大臣奏请停止亲谒,“于诸王命一人恭代”。胤禛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在人选上他选择了年仅十三岁,没有任何爵号的弘历前往景陵祭祀。
祭陵大典,且还是康熙周年初祭,背后的意味深长,再加上平日里胤禛对弘历,弘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弘时狠下杀手再所难免。
十七这才道:“按规矩讲,弘历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弘时一直自视甚脯认为自己比弘历高贵,这么一来,必然怒火中烧,迁怒于弘历。只是月喜,你怕还有一件事不知道,弘历进宫除了圣祖眷爱之外,尚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我抬眼望向十片十七叹道:“弘历幼时在雍亲王府里,三天两头不是溺水便遭暗伤,又并非自身所为。虽然四哥疼他,但不可能见天抱着他。圣祖携弘历回宫养育,怕的就是当时还不懂的如何保护自己的弘历横遭惨死吧。”
手心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努力平复自己的绪道:“也是弘时干的”
十三轻叹:“怕还有他额娘哪。”
皇位,又是这个皇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这是场历经千年不变,万年不衰的伦常之变。此时就在我身边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发生着,甚至来年我自己都被卷了进去。不过我的确喜欢弘历,憎恶弘时,当下也觉得没所谓,只是问道:“那你们找我帮忙又是为什么”
十七笑道:“月喜,谁都不知道你不能生育的事,他们只看到三千宠爱集于你一身。若真有了孩子,还不是更大的威胁这宫里,什么事做不出来。”
十三也道:“弘历遇袭之事,我和十七就一直怀疑弘时。加之粘竿处也报告宫里有人极为关心你的事,四处打探,甚至还到敬事房翻过你侍寝的册子。我们就觉得,这未尝不是个好机会,一合计,便找你下这个了。”
我不解道:“别的我都能想通,可林太医和周太医不是是四爷的人吗,怎么会肯和你们联合起来瞒骗于他”
十七面带怒容:“若非弘时那个没人的东西,林太医和周太医已是儿女亲家了”
我吓一跳:“难道弘时他还”
十七点头道:“林太医的千金与周太医的公子从小青梅竹马,两相悦。两位太医也乐见其成,为他们订下了婚事,婚期正是本月二十八。没料想,林上月进香时,无意间遇到弘时。弘时见其貌美,色心一起,将她强抢到别苑。林子刚烈,不甘受辱,当晚就悬梁自尽了。可怜林太医,早年丧妻,膝下也就这么一个女儿。早上好端端地出门,晚上却见到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心中之痛自不待言。那周家公子,对林也是根深种,一听见这噩耗,当即病倒至今未愈。两位太医遭逢巨变,偏生下手之人又是当今皇上的三阿哥,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倒是便宜了我们,试探几次后,便拉拢到了他们为你做伪证。”
十七的这番话听的我咋舌,想不到这事还这么波澜起伏,节曲折,暗藏杀机呢。虽然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里的桥段,但在这个时代,这些事怕是随时都在发生,上演吧。
我还没惊讶完,十三又道:“正好弘时这时注意到了你,四哥对你宠爱有加,心里也始终想你有孩子。我们便让林太医在你日常喝的药里放了些催吐的药,分量很轻,但足以让你的表现如同怀孕一般。我们再在暗地里传播你已有了身孕的消息,弘时动手。而我们则随时监视他与他亲信的一举一动。”
我后怕道:“你们还真下心啦,不怕真的害死我啊。”
十三直视我道:“月喜,你忘了,在出事前,我和十七还专门找你证实,你是否真的怀孕。如若你真的有了身孕,我和十七无论如何只会保护你,决不会伤害你。”
我不道:“十三爷,你说你不会伤害我,月喜信你。可你又知不知道,你们伤害了四爷。这段时间以来,他天天愁眉不展,满怀心事。昨晚上说梦话,也说,也说他对不住我和孩子。”
十三与十七沉默下来,半晌十三才道:“月喜,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在调查弘时时,还发现他因失宠于皇父,早已和八爷党人暗渡陈仓,来往紧密,互通消息了。”
怪不得胤禛会偏偏把弘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祀为子,这完全有可能证明弘时与允祀在政治上是一个鼻孔出气。依胤禛的个,他会把有过误,甚至有罪但不便处置宅交由与他政治态度相同的人管束,是提示,也是警醒。
见我长吁短叹的,十七终于忍不住道:“月喜,你还不明白。以四哥那么精明的人,他会看不出弘时的狼子野心即使没有我们此举,总有一天,四哥也会有其他理由,他不会让弘时继续容于宫中的。”
我蓦然惊醒,不错,历史上正是雍正亲令赐死其子弘时的。胤禛从康熙晚年的争储之战中厮杀胜出,对储位纷争有着最深刻的理解,他是决不会让这场噩梦在弘历身上重演的。而月喜所谓的小产,也让他怒不可遏,更让他有了个顺水推舟,驱逐弘时出宫的理由。可是十三,你们难道也忘记了,即便长痛不如短痛,可那终究也是痛啊
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地看着桌上的辣椒向年妃大唱赞歌的时候,年妃却突然道:“月喜,也不知还能给你带几次辣椒回来”
年妃冒句这个话出来,真让我摸不着头脑了。当下便问道:“年姐姐,是不是月喜”
年妃道:“最近我总有个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而年家,破败也近在眼前了。”
不得有些惊叹年妃的直觉,现在权势熏天的年家的确威风不了多久了。但尽管早已得知年羹尧及年家日后的下场,对年妃我依然只能好言想慰:“姐姐多虑了。别说姐姐现下深受皇恩,就是年大将军平定青海,已师盖天下。皇上不是还下旨,让将军十月入京觐见受封吗”
年妃略带倦意道:“月喜,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句话你难道不知正是年家现在太过显赫,反而才更让我担心。”紧接着又道:“也许我大哥此次进京相见,便是永诀了。”长叹几声,不再言语。觉着有些冷场,让喜蝶拿上辣椒,向年妃道谢后告退而去。
回宫的路上,我吩咐喜蝶:“把辣椒全晒干,然后打磨成面样,和着芝麻搅在一起。用滚烫的菜油浇下去。做好之后,给我好生收着。只要我在屋里吃饭,就挑点出来,配上些调味的,端上桌子。”
我笑道:“十三爷,怒能伤肝,自己的身子自己看贵重些,免得您福晋找小的们麻烦。四爷,十七爷,您二位也别憋了,看你们那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哪像什么万岁,千岁的。”
十七不平道:“可那年羹尧也不像个奴才,他八成已经忘记自己的身份了。”
我道:“平日里不老夸奖自己英明神武,睿智无双吗这会子倒像急红了眼似的。”
胤禛这才开口道:“得了,月喜一来,看谁还能扔她看上的东西发火”
拾起散落一地的折子,叠好放在书桌上:“不就是个年羹尧吗,值得三位动怒吗”
十三骇笑道:“月喜,你的口气还真不小呢。你可知道,他现在被叫做西北王啦”
我“哦”了一声:“是吗可惜月喜只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别的,不需更多了。”
十七便道:“月喜,既然你这么厉害,那你说说该怎么对付年羹尧”
瞪了十七一眼道:“那还你来干嘛我干脆帮你上朝理政,代领俸禄得了。”
胤禛随手拿起最上面的奏折,皱眉道:“这封密折正是举报年羹尧,朕的上谕两到西宁,他不但不按制度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恭请圣安,根本就不拿朕的上谕当回事,甚至没有当场宣读。不仅如此,他在与川陕甘各督、抚、将军往来咨文中,擅用令谕,预期就当自己真是皇帝一般。此等僭越专权,居功自傲之事堪称多不胜数,朕如何不怒”
十七忙道:“月喜,还有呢。年羹尧管自己吃饭叫传膳,找女子陪他睡觉叫侍寝。真不拿自己当奴才看了。”
我轻笑道:“他没管这住的地方叫紫城已经很给面子了。”
十三制止我道:“月喜,你别开口乱说。你这也算不敬之罪的。”
胤禛放下折子:“你同月喜讲这个她的不敬之罪,从圣祖开始到现在,加起来足够杀几次头了。今天先议到这吧,你们下去派粘竿处继续查探。记住,特别是允祀,允禟,允礻我,允禵四人,更须严加注意。年羹尧目前在西北扎根极深,势力盘根错节,处置他一事不可之过急,小心为之。”
待十三、十七退出后,胤禛又拿起一本书递给我:“看看。”
定睛一看:陆宣公奏议,再一看,是年羹尧出资刻印的。便随口道:“年羹尧呈上来一本他出资刻印的书,是请四爷为他亲撰序言既然眼下尚不是铲除他的实际,四爷是否打算给他这个面子”
胤禛冷笑道:“朕给他面子只怕是他不肯给朕面子吧。这本书他早就送过来了,本来朕的想法还同你一样,也打算为此书作序。可你猜他怎么说不敢上烦圣心六个字做了借口,代朕拟就序言。这也就罢了,自己做了序,还要朕来颁布天下。这叫什么他真当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不成”
见胤禛动了真怒,我不由得道:“你不是还让十三爷他们不可急于求成吗怎么一下子又气成这样子。你只管放心,要不了多久,查处年羹尧的机会就来了。”
胤禛凝望着我道:“月喜,你的话一直都很灵验,希望这次也不例外。”又叹了口气道:“我若告诉你,年妃死的正是时候,死的正好,你会否觉得我薄寡义,冷酷不仁呢”
我有些语塞,江山、义,孰轻孰重只是胤禛,不管怎样也好,月喜再不会同你赌气,让你难受了。挽住他的手臂道:“四爷,该怎样做就怎么做吧。无论如何,月喜也一定会在你身边陪着你的,决不会有所改变。”
猛地抱住我,胤禛低声道:“月喜,也许遇到你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我笑笑,胤禛,你更是我在合适的时间里所遇见的那个最合适的人。
雍正二年十一月,朝廷罢免广西布政使刘廷琛,成为了年羹尧塌台的序曲。
胤禛与十三相对而坐,细细商讨着上谕。十三沉吟道:“刘廷琛本是由年羹尧举荐,而今行罢斥。在年羹尧,不过一时误举,无大关系;于皇上而言,却好似所用非人,倒费了无数焦劳。”想想又道:“且近日犒赏三军之事,众口皆传为年羹尧所请。但实并非如此,怕又是年选所为。何不将此一并写入上谕,警告年羹尧。”
胤禛道:“有理有据,甚好。只是朕还记得,早前朕处置阿灵阿,揆叙之事,也有谣言乃年羹尧之意。不如三罪并谕,十三,你知道怎样拟旨了”
十三心领神会而笑:“臣弟知晓,谨遵圣命。”
从此,年羹尧由外人眼中雍正帝跟前的红人,开始一步快似一步地下滑了。而终止符响起在雍正三年三月。
“啪”的一声,一个茶碗又在我面前光荣牺牲,粉身碎骨。看向一脸激动的十片微路笑意的十三,波澜不惊的胤禛,我不得叹息这兄弟三人是和这价值不菲的康熙官瓷过不去还是咋的不高兴扔它,太高兴也扔它。是这茶碗还是这茶碗的作者同他们八字相冲呐
可我还没开口,十三已然笑道:“这茶碗是老十七一激动给碰倒的,你要教育找他去,千万别烦我和四哥,有正事哩。”
看也不看十片我扬声道:“胜文,把这茶碗碎片拾掇好。待会交给十七爷,让他填筒子河去。”
十七咕哝道:“真把这养心殿里的物件全当她柜子里的收藏了。”
我媚笑道:“果郡王爷,麻烦您再讲一次,月喜没听清楚。”
十七顿时噤声,转向胤禛做深思熟虑沉思状。胤禛头也不抬道:“老十片早就跟你说过了,你是绝对斗不过月喜的。还老去找钉子碰,也不知道为什么”
瞧他们的模样,口气,心俱佳,又看到桌上的一叠贺表,便道:“哟哦,机会来了”
三人相视而笑,十三道:“圣祖爷果然眼光独到。月喜确有出众之处,非凡人所能赏识罢了。”
胤禛忽然问我:“月喜,你对前几日的日月合壁。,五星连珠有何看法”
我会有什么看法,既没达到彗星撞地球的精彩程度,也不是金钱雨可以让我有所收获,不过是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而已。当下只道:“不错,还算好看。”
面面相觑数秒后,三人不约而同长叹:“还算好看钦天监正恐怕听到会撞墙。”
我无所谓道:“我的看法气死钦天监也无妨,重要是年羹尧的贺表吧”
胤禛缓缓吐出四个字:“天授其柄。”
在几日前,天空中出现了“日月合壁,五星连珠”的所谓吉兆,为表忠诚,内外臣工均上表称颂。而年羹尧所上的贺疏中,本应是“朝乾夕惕”,不知他有心或无意,将其写做了“夕阳朝乾”。
“朝乾夕惕”出自周易,为勤勉努力,只争朝夕之意。而年羹尧所书四字却为“夕阳朝乾”,此四字之意便非彼四字之意了。说难听点,年羹尧这么写,完全可以说他觉得“朝乾夕惕”这个美名,雍正配不上或根本不打算将这个美名给雍正。这不异于挑战皇帝的权威;又也许他是借此展示自身的能力,试探胤禛对他的态度。
此恰逢胤禛意欲打压年羹尧之机,他的这张折子出现的倒真是时候,怪不得胤禛他们不怒反喜了。
十三放下手中的狼毫,将谕旨递于胤禛道:“四哥看看,臣弟依着您的意思拟的旨,可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胤禛念道:“年羹尧平日非粗心办事之人,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于朕耳。现此,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臣之迹。其乖戾之处,断非无心”沉思了一下方道:“不错,颁下去明发上谕吧。”
年羹尧被斥之后,胤禛又陆续撤换掉了川陕甘地区的年羹尧亲信党羽。显赫一时的年氏集团“年选”渐渐衰败,甚至有人自动请辞,或开始对年羹尧倒戈相向,划清界线了。到了四月时,胤禛又下令命年羹尧交出抚远大将军印,由其副将岳钟琪代管。而年羹尧则此调任杭州将军,但品阶,待遇不变。
一个月后,胤禛发了一道指斥隆科多的谕旨。说他包庇允祀的门人,屡参允祀,欲将其置之死地,将允祀多年结成的党羽收归己用。年羹尧,隆科多这两个曾经是胤禛左右臂膀的权臣,就此开始了由盛至衰,泰极否来的惨淡收场。
跷着二郎腿,笑着盯着对面大汗淋漓的十七道:“十七爷,不是您唤月喜来,说要给月喜个明白。好让我也清楚,怎么姐姐我就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你们政治斗争里的一颗棋子了”
十七陪着笑:“月喜,再等等。十三哥马上就来了,他说由他来给你解释。”
愤怒地瞪了十七一眼,他早就摸清了我会因为十三的身体状况不佳,绝对不会对十三大动肝火才一定要等到十三来的。好,先忍你,咱俩的账有的是时间慢慢算。
也算十三及时,我才一动念,伴随着熟悉的咳嗽声,我家十三进得房来。看着一脸病容的十三,再大的火也发不出来了,也不急了。静待十三缓过气来,我才开口道:“十三爷,我”
十三摆手道:“月喜,什么也别说了,我全都会告诉你的。这件事真是也难为你了。”顿顿又道:“月喜,你还记得一月前弘历的事吗”
我垂眼想想:“就是弘历出宫遭到刺杀的事”
原来,在一个多月前,弘历代胤禛出宫探望十三,半道上遭人截杀,幸无大碍。但此事中,被抓住的蒙面人不仅全部服毒自尽,切面容尽毁,根本无迹可寻,找不到一丝线索。胤禛尽管震怒,却也无可奈何,这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灵光一现:“难不成是弘时指使的”
十三沉重的点点头,我道:“弘历不过十四岁,而且弘时也不可能知道四爷密立弘历为皇太子的事啊。”
十三道:“十片你告诉月喜,咱们查到的事。”
不复刚才的油头滑脑,十七郑重对我道:“月喜,也许咱们得从弘时出生说起了。”
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比弘历大七岁。他的额娘李氏时为胤禛的侧福晋,地位高于弘历的生母“格格”钮祜禄氏许多。而李氏也曾经得胤禛所宠,于康熙三十六年到四十三年之间,为胤禛来年生三个儿子,但除弘时之外,其余二子皆幼殇。
弘时十六岁时,娶尚书席尔达之女栋鄂氏为正妻,另有钟氏,田氏二人为妾。且胤禛继位后,还特为弘时请了名儒王懋宏为上书房师傅。可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胤禛对弘时不过泛泛。
在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册封首批亲王世子时,皇三子诚亲王允祉之子弘,皇五子恒亲王允祺之子弘升俱封为世子,惟独胤禛第三子弘时被冷落,极为难堪。
当时,康熙的二十四个儿子里面,最高宗室爵和硕亲王只有允祉,允祺,胤禛三人。弘升二人受旨封为世子,以承嗣亲王。而十九岁的弘时,业已娶妻生子,且生母为雍亲王侧福晋,又是胤禛见存长子的弘时为何会被冷落至此
十三忽然问向我:“月喜,你知道所为何事”
我笑道:“我又不是万事通,怎会知晓,但也不可能是为伤我那件事吧”
十三道:“不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我也曾装做无意问过四哥,他只是说弘时放纵不谨,脾气乖戾,不堪造就,故未请封。而弘历却得宠于圣祖,大家心知肚明,四哥的心中所属。”顿顿又道:“还有去年弘历代四哥祭景陵之事,想必也是促使弘时动手的原因之一。”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周年忌辰。因胤禛一年之中已经两次往谒陵寝,故众大臣奏请停止亲谒,“于诸王命一人恭代”。胤禛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在人选上他选择了年仅十三岁,没有任何爵号的弘历前往景陵祭祀。
祭陵大典,且还是康熙周年初祭,背后的意味深长,再加上平日里胤禛对弘历,弘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弘时狠下杀手再所难免。
十七这才道:“按规矩讲,弘历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弘时一直自视甚脯认为自己比弘历高贵,这么一来,必然怒火中烧,迁怒于弘历。只是月喜,你怕还有一件事不知道,弘历进宫除了圣祖眷爱之外,尚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我抬眼望向十片十七叹道:“弘历幼时在雍亲王府里,三天两头不是溺水便遭暗伤,又并非自身所为。虽然四哥疼他,但不可能见天抱着他。圣祖携弘历回宫养育,怕的就是当时还不懂的如何保护自己的弘历横遭惨死吧。”
手心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努力平复自己的绪道:“也是弘时干的”
十三轻叹:“怕还有他额娘哪。”
皇位,又是这个皇位。父子反目,兄弟相残,这是场历经千年不变,万年不衰的伦常之变。此时就在我身边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发生着,甚至来年我自己都被卷了进去。不过我的确喜欢弘历,憎恶弘时,当下也觉得没所谓,只是问道:“那你们找我帮忙又是为什么”
十七笑道:“月喜,谁都不知道你不能生育的事,他们只看到三千宠爱集于你一身。若真有了孩子,还不是更大的威胁这宫里,什么事做不出来。”
十三也道:“弘历遇袭之事,我和十七就一直怀疑弘时。加之粘竿处也报告宫里有人极为关心你的事,四处打探,甚至还到敬事房翻过你侍寝的册子。我们就觉得,这未尝不是个好机会,一合计,便找你下这个了。”
我不解道:“别的我都能想通,可林太医和周太医不是是四爷的人吗,怎么会肯和你们联合起来瞒骗于他”
十七面带怒容:“若非弘时那个没人的东西,林太医和周太医已是儿女亲家了”
我吓一跳:“难道弘时他还”
十七点头道:“林太医的千金与周太医的公子从小青梅竹马,两相悦。两位太医也乐见其成,为他们订下了婚事,婚期正是本月二十八。没料想,林上月进香时,无意间遇到弘时。弘时见其貌美,色心一起,将她强抢到别苑。林子刚烈,不甘受辱,当晚就悬梁自尽了。可怜林太医,早年丧妻,膝下也就这么一个女儿。早上好端端地出门,晚上却见到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心中之痛自不待言。那周家公子,对林也是根深种,一听见这噩耗,当即病倒至今未愈。两位太医遭逢巨变,偏生下手之人又是当今皇上的三阿哥,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倒是便宜了我们,试探几次后,便拉拢到了他们为你做伪证。”
十七的这番话听的我咋舌,想不到这事还这么波澜起伏,节曲折,暗藏杀机呢。虽然听起来有点像电视剧里的桥段,但在这个时代,这些事怕是随时都在发生,上演吧。
我还没惊讶完,十三又道:“正好弘时这时注意到了你,四哥对你宠爱有加,心里也始终想你有孩子。我们便让林太医在你日常喝的药里放了些催吐的药,分量很轻,但足以让你的表现如同怀孕一般。我们再在暗地里传播你已有了身孕的消息,弘时动手。而我们则随时监视他与他亲信的一举一动。”
我后怕道:“你们还真下心啦,不怕真的害死我啊。”
十三直视我道:“月喜,你忘了,在出事前,我和十七还专门找你证实,你是否真的怀孕。如若你真的有了身孕,我和十七无论如何只会保护你,决不会伤害你。”
我不道:“十三爷,你说你不会伤害我,月喜信你。可你又知不知道,你们伤害了四爷。这段时间以来,他天天愁眉不展,满怀心事。昨晚上说梦话,也说,也说他对不住我和孩子。”
十三与十七沉默下来,半晌十三才道:“月喜,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在调查弘时时,还发现他因失宠于皇父,早已和八爷党人暗渡陈仓,来往紧密,互通消息了。”
怪不得胤禛会偏偏把弘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祀为子,这完全有可能证明弘时与允祀在政治上是一个鼻孔出气。依胤禛的个,他会把有过误,甚至有罪但不便处置宅交由与他政治态度相同的人管束,是提示,也是警醒。
见我长吁短叹的,十七终于忍不住道:“月喜,你还不明白。以四哥那么精明的人,他会看不出弘时的狼子野心即使没有我们此举,总有一天,四哥也会有其他理由,他不会让弘时继续容于宫中的。”
我蓦然惊醒,不错,历史上正是雍正亲令赐死其子弘时的。胤禛从康熙晚年的争储之战中厮杀胜出,对储位纷争有着最深刻的理解,他是决不会让这场噩梦在弘历身上重演的。而月喜所谓的小产,也让他怒不可遏,更让他有了个顺水推舟,驱逐弘时出宫的理由。可是十三,你们难道也忘记了,即便长痛不如短痛,可那终究也是痛啊
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地看着桌上的辣椒向年妃大唱赞歌的时候,年妃却突然道:“月喜,也不知还能给你带几次辣椒回来”
年妃冒句这个话出来,真让我摸不着头脑了。当下便问道:“年姐姐,是不是月喜”
年妃道:“最近我总有个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而年家,破败也近在眼前了。”
不得有些惊叹年妃的直觉,现在权势熏天的年家的确威风不了多久了。但尽管早已得知年羹尧及年家日后的下场,对年妃我依然只能好言想慰:“姐姐多虑了。别说姐姐现下深受皇恩,就是年大将军平定青海,已师盖天下。皇上不是还下旨,让将军十月入京觐见受封吗”
年妃略带倦意道:“月喜,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句话你难道不知正是年家现在太过显赫,反而才更让我担心。”紧接着又道:“也许我大哥此次进京相见,便是永诀了。”长叹几声,不再言语。觉着有些冷场,让喜蝶拿上辣椒,向年妃道谢后告退而去。
回宫的路上,我吩咐喜蝶:“把辣椒全晒干,然后打磨成面样,和着芝麻搅在一起。用滚烫的菜油浇下去。做好之后,给我好生收着。只要我在屋里吃饭,就挑点出来,配上些调味的,端上桌子。”
我笑道:“十三爷,怒能伤肝,自己的身子自己看贵重些,免得您福晋找小的们麻烦。四爷,十七爷,您二位也别憋了,看你们那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哪像什么万岁,千岁的。”
十七不平道:“可那年羹尧也不像个奴才,他八成已经忘记自己的身份了。”
我道:“平日里不老夸奖自己英明神武,睿智无双吗这会子倒像急红了眼似的。”
胤禛这才开口道:“得了,月喜一来,看谁还能扔她看上的东西发火”
拾起散落一地的折子,叠好放在书桌上:“不就是个年羹尧吗,值得三位动怒吗”
十三骇笑道:“月喜,你的口气还真不小呢。你可知道,他现在被叫做西北王啦”
我“哦”了一声:“是吗可惜月喜只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别的,不需更多了。”
十七便道:“月喜,既然你这么厉害,那你说说该怎么对付年羹尧”
瞪了十七一眼道:“那还你来干嘛我干脆帮你上朝理政,代领俸禄得了。”
胤禛随手拿起最上面的奏折,皱眉道:“这封密折正是举报年羹尧,朕的上谕两到西宁,他不但不按制度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恭请圣安,根本就不拿朕的上谕当回事,甚至没有当场宣读。不仅如此,他在与川陕甘各督、抚、将军往来咨文中,擅用令谕,预期就当自己真是皇帝一般。此等僭越专权,居功自傲之事堪称多不胜数,朕如何不怒”
十七忙道:“月喜,还有呢。年羹尧管自己吃饭叫传膳,找女子陪他睡觉叫侍寝。真不拿自己当奴才看了。”
我轻笑道:“他没管这住的地方叫紫城已经很给面子了。”
十三制止我道:“月喜,你别开口乱说。你这也算不敬之罪的。”
胤禛放下折子:“你同月喜讲这个她的不敬之罪,从圣祖开始到现在,加起来足够杀几次头了。今天先议到这吧,你们下去派粘竿处继续查探。记住,特别是允祀,允禟,允礻我,允禵四人,更须严加注意。年羹尧目前在西北扎根极深,势力盘根错节,处置他一事不可之过急,小心为之。”
待十三、十七退出后,胤禛又拿起一本书递给我:“看看。”
定睛一看:陆宣公奏议,再一看,是年羹尧出资刻印的。便随口道:“年羹尧呈上来一本他出资刻印的书,是请四爷为他亲撰序言既然眼下尚不是铲除他的实际,四爷是否打算给他这个面子”
胤禛冷笑道:“朕给他面子只怕是他不肯给朕面子吧。这本书他早就送过来了,本来朕的想法还同你一样,也打算为此书作序。可你猜他怎么说不敢上烦圣心六个字做了借口,代朕拟就序言。这也就罢了,自己做了序,还要朕来颁布天下。这叫什么他真当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不成”
见胤禛动了真怒,我不由得道:“你不是还让十三爷他们不可急于求成吗怎么一下子又气成这样子。你只管放心,要不了多久,查处年羹尧的机会就来了。”
胤禛凝望着我道:“月喜,你的话一直都很灵验,希望这次也不例外。”又叹了口气道:“我若告诉你,年妃死的正是时候,死的正好,你会否觉得我薄寡义,冷酷不仁呢”
我有些语塞,江山、义,孰轻孰重只是胤禛,不管怎样也好,月喜再不会同你赌气,让你难受了。挽住他的手臂道:“四爷,该怎样做就怎么做吧。无论如何,月喜也一定会在你身边陪着你的,决不会有所改变。”
猛地抱住我,胤禛低声道:“月喜,也许遇到你才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我笑笑,胤禛,你更是我在合适的时间里所遇见的那个最合适的人。
雍正二年十一月,朝廷罢免广西布政使刘廷琛,成为了年羹尧塌台的序曲。
胤禛与十三相对而坐,细细商讨着上谕。十三沉吟道:“刘廷琛本是由年羹尧举荐,而今行罢斥。在年羹尧,不过一时误举,无大关系;于皇上而言,却好似所用非人,倒费了无数焦劳。”想想又道:“且近日犒赏三军之事,众口皆传为年羹尧所请。但实并非如此,怕又是年选所为。何不将此一并写入上谕,警告年羹尧。”
胤禛道:“有理有据,甚好。只是朕还记得,早前朕处置阿灵阿,揆叙之事,也有谣言乃年羹尧之意。不如三罪并谕,十三,你知道怎样拟旨了”
十三心领神会而笑:“臣弟知晓,谨遵圣命。”
从此,年羹尧由外人眼中雍正帝跟前的红人,开始一步快似一步地下滑了。而终止符响起在雍正三年三月。
“啪”的一声,一个茶碗又在我面前光荣牺牲,粉身碎骨。看向一脸激动的十片微路笑意的十三,波澜不惊的胤禛,我不得叹息这兄弟三人是和这价值不菲的康熙官瓷过不去还是咋的不高兴扔它,太高兴也扔它。是这茶碗还是这茶碗的作者同他们八字相冲呐
可我还没开口,十三已然笑道:“这茶碗是老十七一激动给碰倒的,你要教育找他去,千万别烦我和四哥,有正事哩。”
看也不看十片我扬声道:“胜文,把这茶碗碎片拾掇好。待会交给十七爷,让他填筒子河去。”
十七咕哝道:“真把这养心殿里的物件全当她柜子里的收藏了。”
我媚笑道:“果郡王爷,麻烦您再讲一次,月喜没听清楚。”
十七顿时噤声,转向胤禛做深思熟虑沉思状。胤禛头也不抬道:“老十片早就跟你说过了,你是绝对斗不过月喜的。还老去找钉子碰,也不知道为什么”
瞧他们的模样,口气,心俱佳,又看到桌上的一叠贺表,便道:“哟哦,机会来了”
三人相视而笑,十三道:“圣祖爷果然眼光独到。月喜确有出众之处,非凡人所能赏识罢了。”
胤禛忽然问我:“月喜,你对前几日的日月合壁。,五星连珠有何看法”
我会有什么看法,既没达到彗星撞地球的精彩程度,也不是金钱雨可以让我有所收获,不过是比较罕见的天文现象而已。当下只道:“不错,还算好看。”
面面相觑数秒后,三人不约而同长叹:“还算好看钦天监正恐怕听到会撞墙。”
我无所谓道:“我的看法气死钦天监也无妨,重要是年羹尧的贺表吧”
胤禛缓缓吐出四个字:“天授其柄。”
在几日前,天空中出现了“日月合壁,五星连珠”的所谓吉兆,为表忠诚,内外臣工均上表称颂。而年羹尧所上的贺疏中,本应是“朝乾夕惕”,不知他有心或无意,将其写做了“夕阳朝乾”。
“朝乾夕惕”出自周易,为勤勉努力,只争朝夕之意。而年羹尧所书四字却为“夕阳朝乾”,此四字之意便非彼四字之意了。说难听点,年羹尧这么写,完全可以说他觉得“朝乾夕惕”这个美名,雍正配不上或根本不打算将这个美名给雍正。这不异于挑战皇帝的权威;又也许他是借此展示自身的能力,试探胤禛对他的态度。
此恰逢胤禛意欲打压年羹尧之机,他的这张折子出现的倒真是时候,怪不得胤禛他们不怒反喜了。
十三放下手中的狼毫,将谕旨递于胤禛道:“四哥看看,臣弟依着您的意思拟的旨,可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
胤禛念道:“年羹尧平日非粗心办事之人,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于朕耳。现此,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臣之迹。其乖戾之处,断非无心”沉思了一下方道:“不错,颁下去明发上谕吧。”
年羹尧被斥之后,胤禛又陆续撤换掉了川陕甘地区的年羹尧亲信党羽。显赫一时的年氏集团“年选”渐渐衰败,甚至有人自动请辞,或开始对年羹尧倒戈相向,划清界线了。到了四月时,胤禛又下令命年羹尧交出抚远大将军印,由其副将岳钟琪代管。而年羹尧则此调任杭州将军,但品阶,待遇不变。
一个月后,胤禛发了一道指斥隆科多的谕旨。说他包庇允祀的门人,屡参允祀,欲将其置之死地,将允祀多年结成的党羽收归己用。年羹尧,隆科多这两个曾经是胤禛左右臂膀的权臣,就此开始了由盛至衰,泰极否来的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