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侦探推理 步步惊心 正文 后记

正文 后记

小说:步步惊心| 作者:桐华| 类别:侦探推理

    雍正二年五月

    胤读到“马尔泰氏戴红盖入府”蹙了蹙眉,立即就想揉了手中的密件,耐着性子看下去,读到“马尔泰氏只称嫡福晋完颜氏为嫡福晋,不肯呼姐姐,不顾规矩,提早退席而去,甩下一席不满的福晋”胤眉头舒展,眼睛里不禁带了一丝笑意。

    这人连场面功夫都不肯做了,可见真是对老十四不上心,否则不会当面让他为难。

    雍正三年元月

    圆明园内几株梅花开得正好,坐在书房内,仍旧闻得到淡淡梅香。胤啪的一声把手中笺纸拍放在桌上,冷笑着对坐在下首的胤祥道:“你来看看”胤祥恭敬上前,拿起细看,“无赖刘邦主未央,英雄项羽垓下刎。自来豪杰空扼腕,嗟吁陵岗掩寸心。”

    胤祥心里觉得十分可笑,面上却不敢露分毫,这两兄弟倒真是一个娘生的,生气时都是嘴上先不饶人,寻思着如何说才能化解几分胤的怒气。忽发觉低头看密件的胤,脸色渐渐变得冷厉,猛然把手中纸张揉成一团,紧紧握住。胤祥琢磨着只为允不至于如此,因不知深浅,不敢贸然开口相劝,只静静站着。

    “你劝朕让她离开时,不是和朕说,她和十四弟只是个虚名吗”胤说着把手中的一团纸搁在了胤祥面前。胤祥忙打开,急急看去,上密信的人细细写着允侧福晋马尔泰氏观允舞剑,为允拭汗,允替其暖手,两人说笑,不顾忌世俗牵手而行。

    胤祥琢磨了半晌,方慎重开口道:“一则,若曦自小对男女之防都看得很淡,越是坦荡反而越不在意。二则,写信的人并不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什么,只听到笑声,看到动作,这些事情落在外人眼里仿似很亲密,也许当事人并不如此想。”

    雍正三年二月

    胤立在屋檐下看着飞泄而下的大雨,一动不动,雨水顺着风势,落在他身上,渐渐半个身子湿透。高无庸低声劝了两次,胤一语不发,高无庸不敢再劝,可事后又怕被皇后责骂,满腹愁绪中想着此时若曦姑姑在,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胤站了许久,心思好似百转千回,实际脑里翻来覆去就一句话“十四爷允夜宿于侧福晋马尔泰氏屋中,时闻欢娱笑声。”胤猛然转身进屋,提笔下密旨道:“从今尔后,尔等只需报奏允相关事宜,其侧福晋马尔泰事一概不许再奏。”

    雍正三年三月十三日

    允快步走进书房,看着手中的信,滋味莫辨,这四字写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我的侧福晋却写得一手和老四一模一样的字,传回京城,又是一个大笑话。轻叹口气,重新拿了个略大的信封,提笔挥毫道:“皇上亲启”,将原信装了进去。收好要上呈的奏折,和信一块递给一旁侍卫吩咐道:“尽快送到京城。”

    雍正三年三月十四日

    胤拿起允的信看了一眼,丢在一爆只顾拿折子看。不知道又写什么歪诗泄番朝中近日闹心事不少,实在没功夫理会他。

    雍正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允侧福晋马尔泰氏昨日殁。皇上曾训斥昔廉亲王焚化珍珠、金银器皿等物为母治丧,奢靡浪费,并于雍正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下旨:今后八旗办丧事有以馈粥为名,多备猪羊,大设肴馔宅严行禁止,违者题参治罪。,臣观允欲奢靡治丧,特参奏皇上”胤霎时如遭雷击,手中毛笔跌落在折子上。

    刚进屋准备请安的胤祥大惊,从未见过皇兄如此失态,立即问道:“皇兄,发生何事”胤目光定定,半日仍无一言,只有身子似乎在微微。

    胤祥忙端起桌上热茶递给胤,一面道:“皇兄,先喝口茶。”说着眼光瞟向桌上墨迹斑斑的折子,一行字立即蹦到胤祥眼中,“马尔泰氏昨日殁”心大力一抽,手一抖,茶盅跌落在地。

    胤惊醒,从龙椅上跳起,自语道:“朕不信,朕不信她会如此恨朕。”说着忽然醒悟,在书架上翻找起来,一本本折子被扔到地上,抓起上有允所书的皇上亲启四字的信,胤手微抖着拆开信封。又一个信封,皇上亲启,他不可能再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时,胤眼前一黑,身形晃动,胤祥忙一把扶住,看到皇兄手中的信封时,眼前变得迷蒙。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夜

    空落落的院子内,只几点微弱烛光隐约闪动,允不知隐在何处。领路侍卫对胤祥恭声道:“只爷一人在守灵,因爷说福晋喜静,不”随在胤祥身后,一身微服的胤冷声道:”闭嘴这里没有福晋。”侍卫一哆嗦,不明白为何十三爷的随从竟然比十三爷更加威势摄人,全身冷意逼人。不愿再在阴森森的院落内久呆,立即向胤祥行礼告退。

    席地坐于屋角的允闻声,心内微惊,紧了紧手中一直捏着的金钗,塞回怀里,拿起地上的酒壶大灌了一口,抚着怀中的罐子。若曦,他终究来了

    胤盯着灵堂外的白幕,半晌未动。胤祥也是怔怔出神,上次分别时还想着可以来看看她,总有机会再聚,未料竟是永别。想到此处心酸难耐,又觉得此时最伤心的人不是自己,忙打起精神轻声道:“四哥,我们进去吧”胤微一颔首,举步而进。

    灵堂内只有一个牌位,竟然没有棺柩。胤悲痛诧异之余,忽地心生一丝希望,她也许没有赚只是只是,想到此处,扭头四处找允,喝道:“允,出来见朕”

    允凝视着立在白烛旁的胤淡淡道:“我在这里。”胤,胤祥看向缩坐在一团黑暗中的模糊影子。胤祥问:“十四弟,为何不见棺柩,只有牌位”允起身走到桌旁,把怀中的瓷罐放于牌位后道:“若曦在这里。”

    坐于黑室中,披头散发的允笑道:“十三弟不在京城享福,怎么跑这里来了”往日养尊处优的九哥,面色青黄,屋内气味骚臭,唯一没变的就是眉梢眼角的桀骜,允祥心里本有的几分恨意散去,淡淡道:“我受人之托来给九哥送东西。”

    允看着从小窗内递进的小瓷瓶未动,允祥道:“鹤顶红。”允一愣,忙伸手接过,“为何难道皇上已经折磨够了终于肯给我们一个痛快了”允祥道:“皇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饶恕你。若非你,弘时怎么会和皇兄父子疏离玉檀怎么会死若曦的孩子能掉她又怎么会选择离皇兄而去以至最后天人永隔。十分心痛必要我们承受五分,你做到了”

    允笑着抛了抛手中的瓶子道:“那你这是为谁而来”允祥道:“若曦托我的。”允呆了一下道:“她已经走了多久了”允祥道:“她说如此做只为了自己妹妹,你可以依旧讨厌她。你若愿意领玉檀的情就留下药,若不愿意可以还给我。”

    允心内牵痛,女人对自己而言不过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穿的,身子怎么爽怎么来,一个胜粳笼络人心,消息。而这些女人对他的想法,他心中也一清二楚。可玉檀,他似乎懂又似乎不懂,还是能懂却不愿懂

    冰天雪地里,被鞭子抽得血迹斑斑却不肯松手的瘦丫头;握着笔,忽然被自己搂在怀里吓得浑身战抖的清秀少女;站在宫墙的角落处默默凝视自己的宫女。

    沉默半晌后低声道:“我领了”允祥从小窗内扔进一块布条,看了允一眼道:“就此别过”

    允直等到允祥脚步声消失良久,方捡起布条,“玉檀不悔无怨”不悔无怨为什么不是恨为什么允放声大笑起来,若曦,你不愧是老四的女人,比他还狠他只能折磨我们身子,我依旧谈笑以对,不过一死而已。可你居然让我连死都不能安心,要心带后悔怜惜。

    八月二十七日,胤逝,时年四十三岁。

    雍正四年九月

    允把玩着手中的小瓷瓶,笑问:“你这样一而再地帮我们,皇上不会责怒于你吗”允祥淡淡一笑道:“回头我告诉皇兄是若曦临终的意思,皇兄即使生气,也不会说什么的。毕竟皇兄连若曦想见他最后一面的愿望都未满足,这么点小心愿总不会再让若曦失望。”

    允静默了会道:“我去后,如果可以保住全尸,麻烦你将的骨灰与我合葬,如果是被粉骨扬灰,那也麻烦你把她的与我撒在一起吧生前我未能做到与她长相厮守,死后希望能遂了她的心愿。”允祥心中酸楚,用力点点头。

    允犹豫了下道:“弘旺”允祥郑重地道:“皇兄不会降罪于弘旺的。”想了想又道:“八哥请放心,我在一日必看顾他一日。”

    允道:“十三弟为我所做一切,今生是无以为报了”说着理了理长袍,向允祥行了一个大礼,允祥急得在窗外直说:“八哥,不可”

    允行完礼后,转身面朝墙壁而坐,再不回头。头发梳理的纹丝不乱,背脊虽瘦却依旧直挺。

    允祥凝视半晌,向允静静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九月十四日,允亡,时年四十六岁。

    雍正八年五月

    怡亲王允祥薨逝,胤谕令恢复原名允祥。下谕列举允祥一生功德,配享太庙,谥号曰贤,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号上,又用自己的藩邸积蓄,为允祥修建陵园。

    雍正八年腊月三十

    光线一丝丝收拢回西爆落日半躲在云后,撒出红橙黄金,映得朵朵暮云象熔了的金子般,将半边天空化成火海。又抖落赤朱丹彤,在紫禁城连绵起伏的琉璃瓦、金顶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白日里庄严肃穆的紫禁城笼罩在一团金碧辉煌中,宛若天宇琼台,华美不可方物。

    胤立在景山顶端,身子沐浴在轻柔的暖光中,俯瞰着横在他脚下的整个紫禁城,眼睛深处却空无一物,宛如荒漠上的天空:辽远、寂寞。

    爱与恨都已离去,只剩他了。

    注: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胤驾崩,时年五十八岁。庙号世宗,乾隆二年三月,葬清西陵。

    圣祖十子允礻我,乾隆二年,得释,封辅国公。乾隆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圣祖十四子允幽禁于寿皇殿内。乾隆十二年,得释。乾隆十三年,晋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卒。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