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书库 侦探推理 步步惊心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小说:步步惊心| 作者:桐华| 类别:侦探推理

    第二日再见十三,如果眼光可以杀人,十三现在肯定不死也重伤。十三被我看得完全不敢和我对视。目光只是游移在别处。我盯着他看了会,忽觉得不对,一看四阿哥正淡淡看着我,心里一慌,忙收回目光,乖乖立在一旁。

    最后看大家都目注着场中射箭的太子爷,我装着去换水,经过十三身边时,步子依旧,只是低低说道:“今儿晚上我去找你。”说完,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

    走近十三时,十三的贴身小厮三才忙请安说道:“爷正等着呢”我笑说:“烦劳你了”他忙陪笑道:“姑娘这说的是哪里话,都是奴才该做的。”我笑笑,自进了。

    十三正坐在羊毛毯上,斜靠着软垫看书,看我进来,忙扔了手中的书。我瞪了他一眼,随手拿了两个软垫,也把自己舒服地安置好,又从几案上倒了杯茶给自己。

    十三挨着坐近了些,陪笑道:“我究竟是哪里得罪了你”我冷哼了一声说:“你一个阿哥若不想教我,做奴婢的不敢有半句怨言,可你犯不着再三戏弄我”他整了整脸色道:“这可是你误会我了,头一晚是被太子爷叫住了,虽是闲聊,可不好驳了太子爷的面子,才打发了小厮去找四哥;第二次是被”他顿住没有继续说下去,只说道:“的确是有事,绝没有哄你。”我冷哼一声道:“除了皇上、太子爷,还能有谁绊住你”他有点无奈,尴尬地笑了笑:“敏敏格格。”我一听,看他满脸无奈,满肚子的火中也不禁透出几丝笑意。想着既然这样的确不好再说什么,可想着昨晚上的事,又觉得满肚子的怒气怨气无处可去,只得一仰脖子恶狠狠地灌了一大口茶。

    十三看我信了,复又懒洋洋地靠回软垫上,带着笑意说:“不过你应该高兴才是呀怎么一肚子火呢”我侧头盯着他,气声道:“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他移前了些,盯着我眼睛说:“你难道心里没四哥吗”我听完此话,怔了一会,气极反笑,干笑了几声后问:“我何时告诉你我心里有四爷了”他笑着一面,一面道:“自从你在殿前奉茶,我就觉得你一见四哥就怪怪的。你对太子爷都是淡淡的,可对四哥却极其小心谨慎,当时心里就存了纳闷。半年前,你升了领头女官,又向我打听四哥的喜好避讳。平时端上的茶具点心一应都是四哥中意的。这五年来你也很是留心四哥的言谈举止。你若没想着四哥,那我可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了。也不见你如此待别的阿哥。”

    我越听,心越静,只觉得自作孽不可活。我实在没什么可怨天尤人的。十三见他一席话,说得我只是低垂着头默默坐着,不禁得意一笑,轻搡了我一下,轻笑道:“别不好意思了我看四哥对你也有点子意思。回头记着敬我谢媒酒我可没少在四哥面前夸你。”他敛了敛笑意,认真说道:“四哥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你看他对我就知道了。”我没有搭腔,默默坐了半天,忽然站起道:“我要回去了。”然后看着十三,郑重地说:“反正我心里绝对没有四阿哥”说完,转身快步离去。

    一路走着,一路想,其实自己打听四阿哥的喜好避讳时就担心引人注意,还特地把别的阿哥平日饮茶喜好也顺便打听了一下,可是毕竟一个上了心,别的只是敷衍而已,一般人倒看不出异样,可十三和四阿哥朝夕相处,又和我要好,我对四阿哥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难怪他会误会。既然他如此想了,那四阿哥误会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而且自己只以为在打听私事上会引人注意,却不料三年来的时时小心谨慎,和处处留心观察落在十三眼里全是其他原因了。我该如何去解释这个长达三年的误会呢

    自那日后,我下定决心,马是万万不能再学,十三有时提起话头,都被我顾左右而言它给支开。他笑笑地看着我,也就不再提起。一日正在康熙大帐里当班,突然一个军士快步跑来,递给李德全一个快马急件,李德全不敢怠慢,立即呈给康熙,我心里暗想,莫非和太子有关,因为知道太子就在这次塞外之行中被废,可具体发生什么事情让康熙下定决心废他却是模模糊糊的。

    康熙一面看着,一面脸色渐渐凝重,最后猛地站起说:“吩咐快马每日来报信”外头跪着的军士,高声应道:“喳”磕完头,转身快跑而去。康熙坐下后沉声说道:“传旨”李德全忙跪下。“十八皇子胤病重,三日后准备回京。”又接着道:“朕要见苏完瓜尔佳。”李德全身子一抖,磕头领旨后,匆匆而去。

    帐内当班的宫女太监都大气不敢喘地静立着。我心里惴惴,虽知道结果,可事情在细节上怎么发展却是一点头绪也无。拼命想了半天却一点记不起有关十八阿哥的任何事情。只得提醒自己一切小心。

    好不容易熬到换班,才发觉自己竟然一直站着一动没动,现在走起路来全身还是僵硬的。康熙接见蒙古王爷苏完瓜尔佳时,已说明要提前回京,蒙古人后日就赚也开始收拾东西。一路上,周围虽人来人往,忙着准备行囊,却都压着声音,全无前几日的热闹。我静静地往回赚想着该如何快速把东西都整好。

    我一惊,觉得太子爷真是越来越沉不住气,李德全一直近身服侍康熙,很得康熙信赖,为人也一向公正宽厚,这宫里宫外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当面却都是李公公李谙达的叫着。今日太子爷竟然当这么多人的面直呼其名

    王喜也是一呆,想了想,陪笑回道:“我师傅正在伺候皇上,恐怕不得空。”太子爷冷哼了一声道:“不是说皇阿玛已经歇下了吗既然已经安歇了,他出来说两句话又有什么打紧”王喜愣在一旁,不知该如何回话。转头看我,我向后缩了缩身子,朝他皱了皱眉头,表示无可奈何。我可不想现在和太子爷扯上任何关系。

    王喜只得转回头,想再劝几句,可话未出口,太子爷一面提步向前走着,一面道:“我倒是要看看你们这帮奴才倒底在搞什么鬼”两边的侍卫忙把他拦在了门外,他呵斥道:“让开瞎了你们的狗眼,也不看看我是谁”侍卫却绝不肯让路,众位阿哥都有些动容,忙上前半真半假地劝太子爷。

    正在喧闹,李德全拉开了门,康熙神情憔悴地看着众位迅速沉默着跪倒在地上的阿哥,疲惫地道:“让随行文武官员都过来”王喜忙应喳,匆匆跑了。

    康熙神色死寂,定定瞅着太子爷,太子被看得满脸惊惶,低垂着头,伏在地上,纹丝不动。一会的功夫,此次随行的文武官员已都到齐,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康熙慢慢巡视了一圈,最后眼光仍落在了太子爷身上,他痛心愤怒哀伤地盯了太子半晌,最后一字一顿地沉声道:“胤不听教诲,目无法度,朕包容二十多年,他不但不改悔,反而愈演愈烈,实难承祖宗的宏业”话未完,泪已流了下来。底下的大臣只知道磕头,再三奏请:“皇上请三思”康熙缓缓开始历数胤的罪状:

    二十九年,朕在亲征噶尔丹的归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特召他至行宫。胤在行宫侍疾时毫无忧色;朕已看出皇太子无忠君爱父之念,实属不孝。

    胤对十八皇子胤之死,无忧痛之色,毫无兄弟友爱之情。

    胤平时对臣民百姓,稍有不从便任意殴打,其侍从肆意敲诈勒索,仗势欺人,激起公愤。

    康熙一面落泪,一面痛述着,最后竟一时气急攻心,再加上几日来的伤心,昏厥过去。全场又是一片忙乱,请太医的,叫皇上的。最后,康熙缓缓醒了过来,却再无精力说什么,只是吩咐让大阿哥领人先把胤看管起来,然后挥手,让大家全部退下去。

    我默默立在外面,心里也是一片哀伤,这个结局我早已知道,这在当年对我而言,只是打发闲余时间的一个故事而已。甚至当时我觉得康熙在太子事件上处理得很是不明智,明知道胤不堪大用,却总是举棋不定,反反复复。如果他能早日下定决心,也不至于出现九龙夺嫡的惨烈情景。

    如今亲眼目睹,不知是因为在康熙身边服侍久了已有感情,还是感受到康熙心中作为父亲对胤的偏爱,以及现在的心痛无奈愤恨,只觉得康熙的落泪深深震撼了我,作为一个皇上,他也许没有处理妥当,可作为一个父亲,无可非议。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回书页]  [下一章](快捷键→)